摘 要:廣西近年來的林業資源得到了大幅度的進步,這離不開桂林林場等全省一百多個國有林場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生態先進、綠色發展的科學發展理念。桂林林場在近幾年的林業建設中,通過經驗的積累,科技的投入,總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林業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本文對其進行了系統概述,如有不周之處,還望斧正。
關鍵詞:林業技術;病蟲害;防治措施
廣西地處兩廣丘陵腹地,位于我國熱帶與亞熱帶交匯之處,再加上西南季風影響,全年濕熱多雨,非常適宜林業經濟的發展,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堅決實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通過一系列諸如退耕還林、退牧還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政策措施,其林業資源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據統計,廣西的人工林、速豐林常年穩居全國第一,其森林覆蓋率從改革開放之初的25%提高到如今的62.8%,廣西經濟也實現了綠色和諧,生態環保的高質量發展。
一、桂林林場關于林業技術的應用分析
(一)科學開展林業種植
在林業種植方面,桂林林場首先,加強與廣西乃至全國著名的林業科研機構的合作力度,邀請進行實地考察,結合林場的氣候、土壤等綜合條件開展針對性的苗種培育工作,用生物改良技術來提升樹苗的抗病蟲能力,并讓其適宜廣西的綜合環境,實現以較小的水、地、肥等資源的利用來最快地促進其生長成材。在樹苗的選擇上要實現生態效應與經濟效益相平衡,這樣才能夠既保障林場的林業資源的穩定性,又能夠讓林農有持續增收的空間。其次,在林苗種植中,桂林林場采取了新型林木種植觀念,通過科學的林木采伐管理規劃,實現夏秋季節對已經規劃好的區域進行砍伐,然后在冬季進行土地翻耕作業,春季再進行合理比例的種植,這樣就實現了砍伐與種植同步,保證林地始終得到持續利用的目的。另外在冬春季節種植業符合樹苗的生長規律,能夠提升存活率。
(二)利用先進技術加強林業管理
林業管理是提升其整體質量,從而推動綜合價值提升的最關鍵因素,為此桂林林場積極引進當前先進的林業綜合管理技術,并加強員工的相關應用能力培育,實現人才與技術的無縫銜接,最終促進林業管理的高質高效。其主要的應用技術包含以下幾種:一是基于對林場整體進行把控的“3S”技術,分別是通過多波段成像技術來分析整個林場森林生長情況,水土保持情況的遙感技術,通過GPS全球定位系統來進行林場資源清查工作的定位技術,通過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來開展林場整體植物綜合信息,地理綜合信息統計,測算來尋找生長規律的地理信息系統;二是基于計算機開發技術構建的“互聯網+”林業綜合應用系統,實現林業管理信息化,資源利用信息化,災害防范信息化等一站式在線管理,這樣改變了以往人工管理的低效,實現了對林場整體的數據化運營,有利于實現自身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
(三)精心推行林業養護技術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的不穩定性越來越大,使得我國林業自然災害和病蟲害呈現出無規律,多頻次,危害性越來越嚴重的特點。為此,林場工作人員以科學的態度和方法:一是做好水肥管理,讓林木生長有充足的營養;二是對林木進行合理的修枝,并及時鏟除那些枯死病死的樹木,移栽新樹苗,提升整個林場林業資源的質量;三是提升林場的生物多樣性,不定期投放一些益蟲益鳥,來讓林業生態保持平衡;四是通過遙感技術對林場實行病蟲害預警,一旦發現病蟲害的苗頭及時果斷采取針對性的物理防治,化學防治措施,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
二、桂林林場關于林業病蟲害防治方案的分析
(一)科學統籌合理規劃
林業病蟲害具有不確定性,種類多,危害大等特點,做好防治工作的關鍵在于提前制定全面的治理方案,針對所有可能造成潛在林業損失的病蟲害,通過專業治理人員事前演練掌握應對的本領,并提前儲備好各種應對的物資。因為林場面積大,病蟲害種類多,需要的防治物資量大、種類多,如果不提前預備好,就會錯失治理的最佳時機。
病蟲害防治除了林場的防控之外,關鍵在于林木栽培和管理要讓其生長的健康,自身有足夠的免疫力,為此林場在林苗種植時通過合理的樹間距讓其有充分的生長空間和光熱吸收條件,通過交叉性樹種的種植來避免了病蟲害在單一樹種的大面積流行。
(二)做好各項防治技術工作
一是做好生物防治工作,生物防治是一種生態環保無污染的可持續化的病蟲害控制技術,是核心理念是利用天敵來抑制蟲害,比如鳥類對有害昆蟲就能夠起到很好的消滅作用,生物之間的相生相克,保證了林場的生態平衡。二是做好物理防治工作,物理防治是利用光、溫度、氣味對有害昆蟲的刺激來達到控制的目的,林場常用的物理方法有利用蚊蠅的趨光性布置太陽能燈光誘殺,利用金龜子、卷葉蛾對糖醋液的味覺吸引來進行食物誘殺,利用昆蟲交配期間的性需求在林間投放誘捕器,在誘捕器上涂上性信息素類化學成分來吸引昆蟲進行誘殺。三是當病蟲害突如其來并規模性,危害性都十分巨大時,可以通過化學藥劑進行果斷的噴灑來將損失減少到最小。在選擇藥物時,首先要判斷具體的病狀,是蟲害還是病害,然后在專業管護人員的指導下,選擇對應的化學藥劑,科學混配劑量,合理控制次數,最后還要在確保工作人員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對防治效果進行追蹤,確保達到既定的效果。
(三)及時阻斷外來有害生物的入侵
外來生物在林場由于沒有天敵,非常容易造成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使其數量規模大量繁殖,會給林業帶來致命打擊。為此,桂林林場對此開展了綜合性的防范:一是加強外來車輛和人員的排查工作;二是定期組織人員對林區進行排查;三是利用無人機、視頻監控等技術實現林場全區域的監控覆蓋;四是與出入境部門合作加強外來有害生物生態危害的宣傳工作。在這種多管齊下的立體式策略中,有效杜絕了給林場帶來的威脅。
三、結束語
從桂林林場近幾年來的林業綜合治理情況來看,我國的林業種植與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和林業發展理念均實現了巨大的進步。但是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還存在在林業發展中人工化因素過多,智能化、自動化因素薄弱的短板。為此,在日后的林業發展中要實現粗放式向集約式的轉型升級,就要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培養力度,這樣才能讓我國的森林資源又好又快地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閆玉紅.林業技術與病蟲害長效防治方案初探[J].吉林農業,2019(08):95.
[2]王東.林業技術與病蟲防治的方案探究[J].科技資訊,2019,17(04):95+97.
[3]潘志新.林業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方案探討[J].南方農業,2019,13(11):60-61.
作者簡介:李明元(1972-)漢族,廣西興安縣人,中專,助理工程師,主要負責林業糾紛方面的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