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凱譽
摘 要: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是我國的重要發展資源之一,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了推動性作用。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對資源需求率越來越高,人們關注的問題逐漸的向如何實現森林質量的提升方向看重,因此自然保護區工作者應當結合現代森林發展模式,明確森林經營分類與森林培育的對于森林資源質量提高的重要性,并不斷加強對森林資源管護問題的關注力度。
關鍵詞: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策略分析
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在實現經濟的平衡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于自然保護區的整體質量提升也有著促進作用。目前在我國森林資源管護工作中仍然存在這一些問題,這樣的問題是自然保護區可持續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其中最為嚴重的就是有關自然保護區部門對于森林保護工作的重視程度,而對于自然保護區的資源管護工作卻關注的少之又少。這些問題的出現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國森林資源比較匱乏,人均森林資源占有率遠遠低于世界標準水平,所以為了讓自然保護去森林經營發揮出其應有的重要作用,林業工作人員應加強對資源管護的相關工作,為自然保護區經濟效益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的意義
(一)有利于自然保護區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全球范圍來看,自然保護區的森林是生態環境建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對于森林的功能性來說,其在實際人們生活生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自然保護區的功能具體包括:美化環境功能、生態平衡功能、林木產品的生產提升功能等。基于這些重要的功能可以看出,在全球生態體系中,自然保護區的森無法被替代。自然保護器的功能性保證了環境可持續發展,所以在自然保護區森林經營管理中應當加強對森林資源管護的重視。
(二)有利于自然保護區各類資源的有效管理
自然保護區森林是由多種樹種和其他植物種類組成,資源比較豐富,在維護生態平衡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森林面積分布較廣,各地區的氣候變化差異較大,這樣的基礎導致了森林的形態和林間植被種類都比較復雜。同時,自然保護區森林中不光存在植被,其中還有很多動物及微生物的存在,這樣整個森林系統都呈現了十分復雜的態勢,基于此背景,在森林管護中對森林資源的管護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森林資源的功能性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植物葉子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既能提供人們足夠的氧氣,還可以凈化周邊的空氣。長成的林木產品,是工程建設的主要材料,任何工程都離不開林木的輔助作用。所以加強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控對于我國的生態發展和經濟發展具有著重大的意義。
二、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的策略
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每個自然保護區的森林區域建設都應該考慮到地質具體情況和對于主要功能的要求,因此,應根據當地的社會經濟條件、生態狀況和種植場地情況制定相對應的森林資源管護方案。
(一)改變自然保護區森林經營模式
自然傲虎去森林集約化管理模式是我國未來森林管理模式發展的必然趨勢。自然保護區種植具有總體生長周期和經濟效益良好的特點,在我國要求林業改革的趨勢中,合作模式是根據林業的具體特點所必然要經歷的一種有效的管理模式。其多元化管理合作可以提升抗風險的管理能力,在員工在林業工作中擁有固定的資金收入,這樣可以保證林業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使其對自身工作效率和質量的完成具有更高要求,對于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將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因此,在生態環保以及自然保護區森林經濟效益的雙重基礎上,實行集約化的經營模式是森林管理中必然的發展方向。
(二)制定合理科學的管理制度
對于自然保護區的管理來說,很多地方都會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而進行砍伐工作,這樣的行為不僅違法還直接的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和生態平衡。生態環境平衡會受到合理管護強度的影響,同時及時處理病蟲害問題也是自然保護區森林中幼樹生長的必要步驟。在此基礎上,國家相關林業部門和地方政府應當對當地的森林總體結構和密度進行深入調查,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管理工作,使自然保護區森林始終保持著蓬勃生長的狀態。同時,對森林根系和吸水性問題考慮上,應當進行合理的種植,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為基礎,進一步加快樹木的生長。
(三)運用科學合理的樹木采集方式
在自然保護區森林的種植和伐木生產過程中,集體管理模式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森林的生態環境的發展。對于采集方式而言,只有科學性、合理的采集才能保證樹木的正常健康生長,對于樹木、幼苗、幼樹的保護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同時,在自然保護區森林植被的保護和防止土壤侵蝕,保持森林生產力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應盡量利用動物資源,使其能夠在地表面上拖拽木材,省去人工成本和物力成本,在此基礎上增加自然更新的頻率,使森林物種生長建立在相對平衡的基礎上,保證自然自動更新的可靠性。
(四)完善自然保護區森林培育監督系統
從我國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與森林管理的現狀可以看出,在相關資源管護上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所以對于加強森林資源管護的重要性是每個林業工作者和相關林業部門應當重視的問題。基于此原因,相關林業建設部門可以建立有效的森林資源管護監督系統。為了營林面積的有效科學增加,需要加強自然保護區林業工作人員對森林資源管護頻次和管護時間,以此保證森林資源管護的工作質量。同時,相關監管部門應當按照技術方案對護理工作的質量進行嚴格檢查,并在營林評價工作中將森林資源管護工作作為首要的評價指標,另外對于林業工作人員建立有效的獎罰制度,對培育人員制定相關的培育任務,并且按照管護區域的具體范圍進行責任劃分,與該區域的管理人員進行有效溝通與合作,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區域的樹木生長質量和效果,進而激發林業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升自然保護區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的質量。
三、結束語
從我國自然保護區森林發展來看,應結合可持續發展的先進理念提高資源管護效率。自然保護區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應當堅持新時期的改革理念,將強自然資源保護區森林管理建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資源管護專業素養。對于種類方案和森林資源管護方法在實際工作中加強落實力度,為我國經濟發展和自然保護區森林經濟效益做出重大的貢獻,全面實現我國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建社.森林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分析[J].中國農業信息,2017(19):35-36.
[2]劉飛,劉元剛.基層林場森林資源管理保護工作研究[J].鄉村科技,2017(16):35-36.
[3]徐學杰,馬玉春,劉紅虹,etal.昆明市森林管護分析與對策[J].林業建設,201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