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為了更好地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注重評價方式的多元結合,為學生建立語文學習的檔案冊,能有效地在教學和評價中診斷出學生的短板,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指導。真正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看到自己的進步過程,使得語文水平的提升有切實針對性。這項研究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意識;另一方面能夠將學生語文學習的成果呈現出來,展現語文學習提升的過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育。
關鍵詞:學習檔案冊;過程性評價;個性化指導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目前的語文課程評價,多數為靜態的,目標只限于鑒定和分等的總結性評價,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經歷,忽視了學生在語文學科中的個性問題。評價方式應該是動態的,更是能讓教師了解學生個性問題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的。在實際語文教學中,學生反饋語文成績很難提升,那是因為不明確自己的短板在哪里,那就無從下手。每個學生存在的薄弱環節也是不一樣的,那么解決的方案和對策也應該是不同的。為這些學生建立語文學習的檔案冊,從而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指導。讓學生一起參與到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來,在檔案冊中看到自己的進步。
一、 核心概念的界定
高中語文學習檔案冊指的是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成果以一定的形式呈現并保存起來,記錄學生各大板塊的學習情況及成績反饋,從多次成果反饋及試卷比對中診斷出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短板。建立學生“學習檔案冊”,可以促使其經常反思學習方法和成果,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加深對學科知識技能的學習,也讓教師有針對性地實施指導。
二、 研究設計
(一)研究對象的確立
選取班中7名語文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因初次嘗試檔案冊的研究及使用,不把面鋪得較大。而這7名學生符合幾個條件:語文成績均處于班級中下游,學習中問題較大,需要盡快大幅度提升;這些學生均有想提高成績的意愿,但對語文學科的提升不知如何入手;經與學生談話,學生愿意跟著老師做這次實驗,愿意在語文學科上比其他同學付出更多的努力。
(二)學生自我診斷設計步驟
學生的語文薄弱點需要通過檔案冊來診斷,那么如何設計變量來診斷出學生問題就尤其關鍵。因語文學科的知識點較為龐雜,以語文卷的知識分布來診斷學生的模塊問題,是比較直觀的角度。通過全區統測卷,初步分析出問題比較嚴重的模塊,以各模塊的班級均分及個人得分進行差值比較,診斷問題模塊,差值越大,問題越大。
通過比對,確定問題嚴重的板塊。自身判斷失分是否嚴重,那么造成嚴重失分是因為知識的缺失還是能力的欠缺,詳細分析失分原因,找出問題。通過使用表1,自身審視是否分數能反映問題,是否是平時自己的問題所在。
然后使用表2,歸納問題模塊的常見題型,比如社科文、文學類文本、詩歌鑒賞、史傳類文言文等大的模塊中在曾經考試中遇到過的典型題型。歸納的過程其實是化為學生自己總結、消化的過程。通過第一學期的樣本試卷,學生例數典型題型的考查頻率,看看自己典型題型的得分情況,在大的語文板塊中找到自身存在問題的知識點。
最后將短板題型進行自我分析,摘抄短板題型,分解答案的得分點和自己缺失的得分點,最終得出解題技巧,提升自己的短板題型解題能力,補足短板,以表格呈現歸納:短板題型、這類題型中的典型試題、分解答案的分點、得出解題技巧。
(三)教師證實診斷
教師就將學習小組7人的學習檔案冊收齊,老師進行數據比對,老師根據對學生實際的了解,結合學生自我分析,及時對他們進行一一面談,證實并診斷出學生的短板。
(四)建立檔案冊,設計個性化指導
1. 共性問題學習方案
通過診斷,在7人中出現了共性短板和個性短板。文言文部分是他們普遍的薄弱環節。文言文主要檢測的是學生的文言字詞、句子翻譯、文意理解等古文基礎性題型。從中可以看出文言文的共性問題在于缺少字詞積累、對文意理解問題較大。因此共性問題的學習方案:
(1)每天布置一段斷句練習。斷句練習的語段從語文課本中來,選取的都是高中所有課內文言文,將課文中的句讀全部去除,在無句讀文本中閱讀提升學生的文言文語感。
(2)強化文言文語段練習。每周多給學習小組布置兩篇文言文,主要為近十年文言文語段真題和經過篩選的各區模擬題。每周五中午為文言文補習時間,積累語段做題經驗。
2. 個性問題學習方案
通過診斷,7人中有4人對現代文一(社科文板塊)較為薄弱,2人對積累與應用(默寫板塊)較為薄弱,1人作文審題一直存在偏題情況。對于個性問題要進行個別化指導。
(1)針對社科文板塊補缺,延續現代文整理的辦法,繼續結合聽課筆記做整理歸納。其次,每次列出社科文的文本結構圖,老師整理社科文十大典型題型給小組進行歸納講解。
(2)針對默寫板塊補缺,更強調對詩詞的理解,來應對理解性默寫。
(3)針對作文審題存在偏題補缺,除了課堂作文教學指導之外,額外讓這位學生進行單獨的審題訓練,找出經常偏題的奇怪思路,判別正確的審題思路。
3. 學生與教師共建學習檔案冊
學生與教師共同制定學習方案后,將共性問題與個性問題學習資料裝訂成冊,在使用過程中記錄下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同時也建立了每個學生的檔案冊,記錄對學生每一次學習任務完成后的評價,及時調整學生個體的學習方案。
三、 實驗研究結果分析——T檢驗
T檢驗,亦稱student t檢驗(Student's t test),主要用于樣本含量較小(例如n<30),總體標準差σ未知的正態分布。T檢驗是用t分布理論來推論差異發生的概率,從而比較兩個平均數的差異是否顯著。七位學生的均分和全班學生的均分,試檢驗此平均數差異的顯著性,推斷實驗學生的均分有無進步。
從圖表1很清晰地看出,7位實驗學生的均分在區統測時相差班級均分近8.3分,這個小群體在班中確實處于中下游段,語文學習上有很大的問題和困難。經過半年多的實驗,對其進行了個別化指導,最終的秋季高考中,他們7位學生的語文均分達到94.6,差班級均分僅2.4分,提升非常顯著,小群體的均分上升了,那么也對班級總體均分的上升有所幫助。
四、 效果與反思
(一)語文學習檔案冊的建立與應用的有效性分析
1. 能準確找到癥結
通過學習檔案冊的建立,學生進行自查,教師進行分析比對,兩方進行證實找到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癥結所在。這是一個學生認清自己的過程,也是教師整體評價一個學生的途徑。學習檔案冊幫助尋找的癥結所在小到知識點,在有限時間內找準靶心。
2. 對癥下藥
真正做到針對學生的問題做個性化指導,設計不同的補缺方案,切實對癥下藥,不同癥狀開不同藥方,讓學生在有限時間內做到最大化的提升。
3. 特別受關注的心理
語文學習檔案冊的使用并沒有在全班鋪開使用,而是選取了七位學生進行實驗,在平時得到老師更多關注,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積極性,也是促進學生進步的內驅力。
4. 引來全班學生的參與欲望
當班中有小組學生嘗試一項新鮮事物,并且能得到老師的特別幫助,當給小組下發練習、資料時,很多周邊的學生會產生羨慕和好奇心,繼而引起了班級大群體的學習參與感。這對整個班級的語文學習成績提升也是不容小覷的因素。
(二)基于學習檔案冊建立與應用的學生學習特點分析
1. 師生雙向細化監控
不僅僅學生自己有一份學習檔案冊,在教師這里也有一本學生學習檔案冊,用來記錄學生的變化過程,包括談話記錄、診斷結果、設計的方案、監控的模塊、每次的考試成績。非常全面詳細地記錄了學生的提升變化,數據很直觀,細化到弱項模塊的起伏觀察。
2. 對自身問題有清晰認識
通過語文學習檔案冊的建立,能有效診斷出學生語文學習中的問題和缺失,從而有的放矢,在有效時間內,能夠讓老師對癥下藥。實驗小組的學生大部分認為通過診斷,對自己的語文的問題有較為清晰的認識,知道自己應該在哪方面努力,應該在哪方面尋求老師的幫助。
3. 學生學習動力與教師關注度有關
通過此次實驗發現,學生的提升不僅僅是因為在知識缺失上有所彌補,還因為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與教師對其的關注度有關。教師對學生的這門學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關注,學生自然更為重視,學習的積極性有所提高,希望能在學習中得到肯定和反饋,從而語文成績得到提升。因此,學生的心理因素不容小覷,學習動力一部分來自教師的關注度。
4. 個別化指導的有效性因人而異
從前測與后測的成績數據比對來看,對七位學生進行個別化指導是有普遍提升的。但如此評價并不全面,因為前測與后測所用試卷不同,存在難易度的差異。仔細分析他們每一個人的成績數據,就會發現有些成效明顯,而有些提升不多。
(三)存在的問題與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教師確實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當然也獲得了學生的進步,效果讓人滿意。個別化指導確實從方法上給予學生指導,更多的還給予學生心理上的關心,讓他們重燃對語文學習的熱情。但回想整個實驗過程,還是有一些問題需要探究和商討,只看分數差值是否科學?因為每次試卷難易度會影響到分值。還有如何記錄一系列評價體系,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鋪開使用,如何在記錄上不那么繁復還有待商榷。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選取的樣本比較小,時間也比較短。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想嘗試放到不同學段中進行實驗,并且擴大樣本惠及更多學生。
為學生建立語文學習的檔案冊,在教學和評價反饋中診斷出學生的短板,從而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個性化指導。使得學生一起參與到語文學習中,語文能力提升有切實針對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育。這個實驗嘗試僅僅在班中小部分人中進行使用,效果較為明顯,如此對今后教學也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江彬,邱立中.科學認識檔案袋評價[J].上海教育科研,2003(11):37-39.
[2]張民生,金寶成.現代教師:走進教育科研[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3]潘靈學.語文學習檔案袋評價的實踐[J].教學與管理,2005(5):58-59.
[4]劉朋.美國教師教學檔案袋評定的基本理念及實施策略[J].基礎教育參考,2004(Z1):18-21.
[5]王斌華.教師評價模式:教學檔案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13):24-28.
作者簡介:
仇瑾,上海市,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