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國
摘 要:隨著廣電網絡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化,結合各類新業務、新需求的大量產生和發展,積極推動“智慧廣電”建設進程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圍繞“智慧廣電”建設展開探討,其中,提出了一些有助于推動“智慧廣電”建設,強化廣電網絡傳統能力的措施,以期為提高我國“智慧廣電”建設整體水平做出貢獻。
關鍵詞:智慧廣電;廣電網絡;傳播能力;建設措施
基于十九大相關內容,積極推動創新型國家建設進程,為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奠定扎實基礎十分具有必要性。2015年,國家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著手開展“智慧廣電”建設部署工作,為我國廣電網絡的升級轉型提供了方向,各相關企業單位開始積極開展各類轉型發展操作,基于智能化、智慧化方面開展了較多的嘗試,并取得了優良成果。
一、“智慧廣電”新模式分析
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和廣電網絡傳輸根本優勢的有效融合,即為智慧廣電新技術的基本性質。廣電產業在未來發展過程中,不再僅發揮信息的傳播和生產職能,也發揮提供群眾信息服務的作用。通過長時間的變革和實踐,廣電的轉型升級已經進入到關鍵階段,網絡智能化發展主要指基于“互聯網+”及各類新型媒體影響,在有線電視規模迅速縮小的艱難環境下開展改革創新。用戶規模迅速縮小等問題,對廣電產業的轉型升級造成了較大阻礙,加大了轉型壓力和困難。
只有積極推動“智慧廣電”建設進程,才刻意實現用戶服務質量的提升,及服務體驗的優化,此為現階段廣大排除萬難,創新發展的必經之路。網絡時代的來臨和發展,為廣電產業帶來挑戰的同時,也為其提供了機會,只有將眼光放長遠,摒棄傳統發展模式中的各種不良、無效的部分,才可以確保自身的市場核心競爭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揮優勢。
二、“智慧廣電”建設,強化廣電網絡傳播能力的措施分析
有關領導在推動全國智慧廣電建設會議上指出,需要重視并積極推動智慧廣電網絡的發展,有效開展廣播電視傳播能力的優化及加強操作,對于推動我國廣電行業的發展存在積極影響。
(一)優化服務質量,加強和用戶間的聯系
想要達到有效擴大業務范圍、增強傳播能力的目的,就需要更多的接觸社會、融入社會,對經濟、社會、生活等方面開展更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不僅需要積極調查和掌握用戶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有針對性的優化和更新網絡功能,通過市場及文化精神需求的有效融合,以廣大用戶的醫療、出行、飲食、穿衣、居住、教育等為中心,研究和探索出更多符合社會需求,可優化用戶服務體驗的功能。
另外,應對政府業務提起關注,定期和相關黨政機關開展信息資源的對接操作,充分發揮廣電網絡引導性、安全性較強以及傳輸便捷性高等優勢,通過合理協調的方式,積極爭取黨委政府的支持,努力促使廣電網絡成為當地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橫向延伸至省級各部門、縱向到鄉鎮的信息化快速傳輸通道,和黨政府共同開展和完善政務服務系統,將相應政策和服務民生加以合理融合,將所提供服務和公民素質優化加以合理融合,提升信息傳播的準確性,以及各項公共服務的整體水平。
(二)推動意識形態陣地建設,擴大新聞輿論影響
十九大相關內容指出,應該深入挖掘和正確認識到意識形態工作關鍵作用,積極推動意識形態建設,強化相關工作政治責任,創設牢固的宣傳思想及新聞輿論陣地,對優化和創新傳播手段提起高度重視,擴大新聞輿論傳播影響力及傳播引導力。同時,經由廣播電視傳播相關信息,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決定權和引導權,以充分發揮宣傳思想及新聞輿論陣地建設實效性為目標,最大化的增強引導作用。此外,重視推動村鎮級區域廣電及相關服務的整體水平,從根本上優化意識形態工作質量,發揮其掌握及引導作用。
(三)重視融合創新,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實效性
重視在廣電網絡中利用移動互聯、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化信息技術開展各環節部署及應用操作,加快端、云等資源要素的有機結合及智能調配。將現代化大數據機房具有的數據存儲及承載功能有效發揮出來,創建完善的信息化服務及管理平臺,且相應管理平臺需要具備優良的數據云儲存功能,構成安徽省宿松縣涼亭鎮文化廣電的“大腦”,對海量的數據信息開展高效的智能劃分、擇選、挖掘及處理操作,且可以在未來發展過程中,經由大數據及AI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有效開展自我更新及成長的操作,推動數據智慧化發展。
此外,需要積極優化4K智能機頂盒,研究和創新出有助于優化用戶服務體驗的服務和功能,基于4K智能機頂盒開展信息的獲取操作,通過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了解用戶的消費、收視習慣及需求變化等,實現服務、產品和用戶需求的智能配置。
(四)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實現網絡的協同覆蓋
需要基于已創設網絡,開展更有效的資源配置工作,推動到鄉鎮的無線及有線交互協同覆蓋網絡創設進程,同時,加快廣電網絡雙向化改革優化速度,加大廣電網絡物聯網技術科研力度,擴大其業務范圍,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重視針對廣電網絡開展IPv6升級改造操作,著重于優化交互業務、寬帶業務等相關業務的技術承載能力服務質量,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符合新時代網絡的各種需求,強化廣電企業核心競爭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安徽省廣電網絡的不斷發展,基于不斷趨于激烈化的市場競爭環境下,通過積極的探索和努力,結合新的形勢和市場發展動態,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及手段,優化基礎網絡,強化核心產業,推動功能型廣電網絡發展,提升廣電傳播能力,全力推進“智慧廣電”建設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王健.城市家風文化的活化與傳播——以泰州廣電《親語連廉》六集專題片為例[J].新聞世界,2019(12):21-23.
[2]趙仝華.依托平臺孵化價值求新求變大道同行寧夏廣電活動營銷闖出經營新思路[J].聲屏世界·廣告人,2019(12):183-184.
[3]王衛軍.從“身體后靠”到“身體前傾”——《經濟學人》的新媒體轉型對廣電媒體的啟示[J].視聽界212,2019(06):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