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通過對高黎貢山生物走廊帶保山茜物候監測的調查,探索植物發育過程的周期性規律,及其對周圍環境條件的依賴關系,進而了解氣候的變化規律,及其對植物的影響。得出了保山茜開花期及果期,但是保山茜結果率不高,沒有統計開花的數量和結果量,指出了保護區工作人員鑒定水平有限、提出了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知識水平。
關鍵詞:高黎貢山;保山茜;監測;周期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這些自然現象,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為物候。物候知識在中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為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了解隨著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為建立和完善科學、長效的自然保護區資源監測制度和運行機制,推進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監測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和信息化,提高保護管理水平,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保山管理局,根據省林業廳批準的《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監測計劃》,于2017年開展了轄區生物多樣性監測工作,植物物候監測調查是該監測項目中的一部分,目的是掌握保護區內保山茜主要通過觀測和記錄一段時間內植物的生長榮枯,比較其時空分布的差異,探索植物發育過程的周期性規律,及其對周圍環境條件的依賴關系,進而了解氣候的變化規律,及其對植物的影響。為自然保護區針對特有和珍稀的物種保護管理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一、監測區基本情況
監測區為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段東坡(保山)生物走廊帶赧亢管理站轄區內,地處東經98°43'58”~98°47'55”,北緯24°49'20”~24°58'10”之間,最高海拔2668m,最低海拔1653m,總面積4847.9km。是云南保山、龍陵、騰沖之間高黎貢山山脈主體南延部分,生物走廊內森林茂密,地形多樣,蘊藏著許多寶貴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保山茜就是走廊帶內比較珍稀和具有代表性的物種。
二、監測時間、對象及方法
根據《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監測計劃》的要求,此次物候監測主要以赧亢管理站轄區中保山茜(保山茜LY01、保山茜LY02、保山茜LY03)為監測對象,每15d開展1次物候調查工作。
三、物候調查情況結果
此次物候監測主要以赧亢管理站轄區保山茜(保山茜LY01、保山茜LY02、保山茜LY03)共3棵為監測對象,保山茜監測周期為15d/次。具體監測情況如下:
從2017年5月11日至2018年12月30日物候監測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在赧亢生物走廊帶內監測的3棵保山茜開花期、果期相差不大。
2月至6月初為保山茜的開花期。其中保山茜LY01在2017年、2018年開花期監測時有花果同株現象,果實多年生;保山茜LY02在2017年、2018年只開花,未見果。保山茜LY03在2018年監測的時候只開花,未見果,2017年6月份全株出現一個果實。
四、監測目的
物候觀測主要通過觀測和記錄一段時間內植物的生長榮枯,比較其時空分布的差異,探索植物發育過程的周期性規律,及其對周圍環境條件的依賴關系,進而了解氣候的變化規律,及其對植物的影響。
此次物候監測主要以赧亢管理站轄區中保山茜(保山茜LY01、保山茜LY02、保山茜LY03)3棵為監測對象,從物候監測統計可以看出,保山茜LY01全部監測周期都有幼果和成熟果,其中5月11日和5月26日監測時還有花果同株現象;保山茜LY02、LY03則只開花,未見果。此次物候監測工作,詳盡了解保山茜開花結果等生活周期,保山茜的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加強工作人員專業科技能力的鍛煉,提升保護區科技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科技水平。
五、存在問題
1.只對監測對象的開花期和果期進行監測,其他物候期沒有具體監測,數據不全面。
2.保山茜結果率不高,沒有統計開花的數量和結果量,反映不夠全面。
3.保山茜為多年生果實,監測中沒有固定花或果來進行物候監測,果實成熟期和脫落期把握不準確。
4.物候監測數據的收集需要規范和統一。
六、意見與建議
1.繼續加強宣傳,加強執法力度,加強入區人員管理,加強巡護力度和頻次,遏制和減少違法行為,努力降低人為活動對保護區野生動植物的干擾。
2.加強培訓,提高監測人員的業務素質,同時聘請咨詢專家現場指導,提高監測的科學性,既保證巡護監測的數量質量又減少監測巡護對保護區造成的干擾。
3.配備必要的監測設備,增加所采集的各種數據的精確程度。
參考文獻:
[1]西南林學院、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云南省林業廳等主編;《高黎貢山國家自然保護區》[M];中國林業出版社:北京;1995:212-234.
[2]薛紀如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5:152-160.
作者簡介:鄭水維(1989-1),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省市):云南省保山市,學歷:大學本科,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監測,從事的工作: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