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華
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相關研究起步于21世紀初,2002—2009年間相繼制定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地方性法律政策,這些為水產品可追溯體系的建設提供了相應的制度保障。2002年以后,國內部分地區如福建、廣東、山東等地區逐漸開始試點建立水產品可追溯體系,某些水產品加工企業也建立起自己產品的可追溯體系,其中2006年開始廣東省與國家科技部共同開展合作試點,進行了水產品追蹤與溯源示范項目,此后又經過四五年的發展,通過政府多個部門的共同合作,建立了省級的較為先進的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趶V東省水產品可追溯體系的成功試點及相關的推廣研究,2012—2014年間農業部、全國漁技推廣總站等相關部門陸續在山東、遼寧、福建、北京、天津、河北、寧夏等19個?。ㄗ灾螀^、直轄市)開展試點工作。
在地方性層面上,許多沿海城市在水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上發展較快,山東省作為2012年列入試點的省份,以煙臺為重點,開展了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的部分工作,并將水產品質量追溯工程列為山東省水產品質量安全“十三五”規劃重點工程之一,擬通過加快建設追溯管理基本制度建設等舉措,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國家農產品追溯平臺相對接的省、市、縣水產品追溯管理平臺。而作為內陸城市的臨沂市,在水產品可追溯體系的建立并不完善,雖然我國2004年6月便已經發布了《出境養殖水產品檢驗檢疫和監管要求(試行)》《出境水產品追溯規程(試行)》實施的水產品可追溯制度,但臨沂市在實際應用中卻與相關標準有較大差距,直到2019年,臨沂市只有一家水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借助農業部門設立的可追溯管理系統進行可追溯化生產加工,其余生產加工企業均未加入水產品可追溯管理系統。
一、臨沂市水產品可追溯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政府管理方面
水產品的安全問題由多個部門監管,但是部門之間存在監管重疊現象,漁業部門的執法權被收走,交由市場監管局行使,漁業部門作為專業部門既無抽檢權力,也無執法權力。在水產品抽檢上,市場監管局則因其非專業性,只能按照原有的抽檢標準進行,對新形勢下的新問題無法及時跟進,而抽檢的過程也因為其非專業性而出現簡化趨勢,例如抽檢的樣品多由各抽檢地自己提供,而非隨機抽檢。在水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中,水產品監管相關的部門需要轉變職能,由負責水產品抽檢等轉變為監管可追溯標識和水產品生產流通各環節的水產品抽檢,這一職能將對水產品執法部門的要求提高很多,抽檢的環節不僅集中在生產和銷售兩個方面,同時流通環節也需要進行抽檢,抽檢的過程要與標識的記錄過程相配合,而臨沂市在水產品的政府監管方面還停留在“三品一標”階段。
(二)法律、法規方面
在法律法規的制定上,臨沂市沿用了山東省的各方面標準,顯然,這是遠遠不夠的,其一是因為山東省作為水產大省,在法律法規的制定上更加依據沿海城市的情況,但是臨沂市作為內陸城市應有符合自身的條例。其二是因為臨沂市的水產品養殖多以水庫養殖為主,這與海洋捕撈、湖泊養殖都有較大差異,這樣的差異要求臨沂市應有符合自身情況的條例準則。
(三)可追溯體系建設方面
水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可以分為標準體系建設和系統構建,在標準體系建設上,臨沂市也是沿用山東省的標準規范,但是這一標準規范在不同省之間往往差異較大,與國際標準差異更大,再者,這樣的標準體系的可操作性往往不強,因而沒有建立一種統一且可行性強的標準體系不僅是臨沂市這樣的地方性城市的問題,也是我國在水產品可追溯體系建設上的一大問題。在系統構建上,由臨沂市現有的惟一一家參與水產品可追溯體系的企業可見,企業對可追溯系統的認同感并不強,這一系統由山東省統一構建,但是對水產品的追溯只停留在生產者方面,對流通方面的追溯是缺失的,這樣的追溯過程是不完整的。
二、臨沂市水產品可追溯體系問題存在的原因
臨沂市在水產品可追溯體系的建設上存在著諸多制約因素,這些因素不僅存在于政府方面,也存在于水產產業方面,還存在于水產品從業者的觀念方面。
(一)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
在沒有“質優價高”的利益驅動下,企業加入質量追溯體系,不僅沒有更多的利潤回報,反而增加了因錄入信息、印制追溯標簽等帶來的勞動成本,故參與范圍不廣、熱情不高。
(二)消費者認可度不高
在前期的平臺構建及推廣過程中,僅通過市級海洋與漁業微信平臺、網站和高速廣告牌推廣,沒有在電視、電臺廣播中大范圍推廣,群眾知曉率不高。
(三)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僅靠臨沂市漁業局的項目扶持,資金有限,除招標構建追溯平臺外,對參與的企業并無額外的獎勵或政策、資金支持。
(四)缺乏制度保障
在水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的構建推廣過程中,山東省擬在“十三五”期間出臺《山東省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法》,但針對水產品質量追溯工作并無嚴格相關的地方標準或法律支撐,導致追溯工作推進緩慢,無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呂青,王海波,顧紹平.可追溯體系及其在水產品安全控制中的作用[J].漁業現代化2006(3):8-9.
[2]宋亮,羅永康,沈慧星.水產品安全生產的現狀和對策[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6(5):445-449.
[3]趙蕾,楊子江,宋懌.水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構建中的政府職能定位[J].中國水產2010(8):27-29.
[4]王媛,蔡友瓊,徐捷.國內外可追溯體系現狀及我國水產品可追溯存在的問題[J].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12(6):75-77.
[5]王鶴,李戰軍,王文豪,譚婷婷,史文凱,姜作真.山東省水產品質量安全的技術支撐現狀分析[J].中國漁業質量與標準.2017.(7):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