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敏?張英?閆玉鳳
摘 要:目前,國內外都在積極探索荒山綠化造林新技術,本著抗旱、保水、提高成活率為目標來恢復植被,利用植被所具有的涵養水源和儲存地下水的功能改變人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長期以來國內外把荒山綠化作為政府的重要工作來抓,各地在當地的立地條件下形成了荒山綠化的技術體系。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庫爾勒市、阿爾泰市等地均開展了荒山綠化工程的實施。為此,筆者從本文對新疆石河子市南山荒山綠化過程中植物的選擇、提高植物成活率等技術措施技術要點進行了分析。以期改善當前我國荒山綠化現狀,進一步促進我國林業經濟發展。
關鍵詞:石河子市;南山;荒山綠化
荒山綠化是我國林業部提出并大力倡導的一項以生態環境修復為目標的大舉措。荒山占有一定數量的國土面積,是城市發展的限制因素,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資源。荒山也是我國重要的國土資源,其在歷史上的綠化價值并不突出。但是當前社會環境中,隨著可持續發展觀念的逐漸深入,對荒山進行綠化開發迫在眉睫。開展荒山植樹造林活動,能有效提升我國國土的綠化程度,不僅能促進我國林業的發展,而且能大大改善我國生態環境,對于人類社會文明建設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一、石河子荒山綠化的意義
由于石河子市屬荒漠化地區,荒山裸地多,植被稀少,綠化覆蓋率低,抵御自然界風沙揚塵的能力較弱,夏季干旱酷熱,冬季多雪嚴寒,春秋不明顯,為此,荒山綠化是改善石河子大環境、大綠化的一個重要舉措。在城鎮周圍的荒山、荒地始終是石河子城鎮發展的限制因素,而且已經成功綠化的將軍山紅色旅游點由于綠化樹種稀少,景觀單調,生態功能較差,仍然不能充分體現景點特色。石河子市最終要發展為50萬人的大城市,南山位于遠景規劃的邊緣,是綠色屏障也是防風林帶,不但減少風沙,沙塵暴等天氣的危害,使市區的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用材林、經濟林的建設可增加當地農民的收入,脫貧致富,總結出適合本地荒山造林系統的技術體系,逐步培育森林資源,牧草資源,藥物資源,大力發展經濟林業建設,最終治理好南山水土流失,改善瑪河水質資源,減少汛期洪水災害,同時形成石河子市南部開發區的綠色屏障,發展成為經濟果林基地和郊區旅游休閑地具有重要意義。
二、荒山綠化新技術
1.樹種的選擇。在荒山植樹造林工程中,最基礎且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樹種的選擇。通過對本地荒山立地條件數據采集與分析,篩選出適合本地荒山立地條件的植物品種包括喬木、灌木、藤本植物、宿根花卉和中草藥的多樣性植物,根據石河子荒山的立地條件,可選擇較強抗寒、抗旱、抗高溫、抗鹽堿能力的沙棗、白榆、文冠果等11種喬木;扶芳藤、砂地柏、梭梭等12種灌木;二月蘭、馬藺、宿根天人菊等10種宿根花卉;五葉地錦和臺爾曼忍冬2種藤本植物和紅花、牛蒡和甘草3種藥材進行植物進行挑選混交,這樣能獲得良好的荒山綠化效果。
2.因地栽種。一般荒山植樹造林技術分為植苗、播種和分殖3種技術手段,具體應使用何種手段需依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植苗是大部分地區應用的主要方法,其操作便捷,應用廣泛,樹木的成活率較高。播種手段雖然也較為常見,但是對于荒山營林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其坡度大且陡峭,播種效果不是特別理想。而分殖造林是一種針對于生存能力較強的樹種進行栽種的重要手段,其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于灌木及闊葉喬木等具有應用意義。對石河子市南山來說,可以選擇植苗和分殖相結合的栽種技術,保證苗木成活率,進而逐步提升荒山植樹造林項目的建設效果。
3.主要關鍵技術。(1)采用魚鱗坑、竹節溝整地。采用魚鱗坑、竹節溝整地可明顯改善林地水分狀況,顯著提高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儲水量。隨著林地土壤水分條件的改善,造林保存率、林木生長量、林地生產力、郁閉成林的速度隨之提高。對于干旱缺水、造林困難、生長更加困難的黃土高原而言,其生態作用和經濟價值不言而喻。(2)密植宿根花。網格式密植(播)宿根花卉形成雨、雪水截留帶,運用樹木截頭留干和多功能保水營養緩釋劑的技術措施,為滿足其健康生長,后期做好除草,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植物的成活率。(3)利用節水滴灌技術。利用節水滴灌幫助植物度過春旱危險期,結束了以往荒山重復綠化又重復荒山的局面。在干旱山地造林和生產中,應用節水滴灌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干旱山區坡地造林成活率低的難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及社會效益。
三、結束語
首先做好對植物的生物學特性、生態適應性和抗逆性進行細致的研究,做好定期物候觀測記錄,然后篩選出適合本地荒山立地條件的植物品種,以及保水劑的用法,為山地、陡坡及水資源缺乏的不易綠化的地區提供科學理論依據。荒山綠化不僅可以將閑散的土地有效利用,而且可以達到綠化環境的雙重效果,在堅守“荒山造林綠化”各項原則的基礎上,合理運用荒山造林綠化技術,認真控制綠化技術運用中的要點,這樣有助于提高荒山造林綠化技術運用效果、改善當地森林覆蓋率,也為城鎮的區域性開發奠定基礎,不僅具有重大生態效益,也具有拉動旅游開發、經濟林建設等經濟效益和廣泛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馬莉.關于荒山造林綠化技術要點的分析[J].農家參謀,2019(17):71-72.
[2]何仕旺.試析荒山植樹造林新技術的應用[J].綠色科技,2018(11):181-182.
[3]李煜.荒山植樹造林新技術[J].江西農業,2019(08):89.
作者簡介:鐘敏,女,1978年河南新蔡縣人,本科,中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綠化和技術推廣工作。
1.《石河子荒山綠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編號2014CZ02;
2.《樹狀花木培育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編號2013CZ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