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衡?李艷杰?陳永利?王小玲?徐冬平?張秀菊

摘 要:本文以具體的試驗為例,準備試驗相關材料與設備,設計試驗方法,分析試驗結果,研究有機無機配施對連作玉米土壤微生物特性、酶及養分的影響,主要體現為對微生物量碳、氮的影響,對玉米土壤酶的影響,對土壤微生物數量的影響,對pH值以及土壤養分以及玉米產量的影響,對農業作物種植中有機無機肥料長期配施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有機無機肥料長期配施;土壤微生物學;土壤酶;土壤酶
作物生長過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為土壤與肥料,因此在促進農業增產過程中要求有效施肥,提升土壤肥力。有機無機肥料在長期適配之下對土壤肥料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會改變土壤中的部分生物學特征,本文以具體的試驗為例進行分析。
一、試驗
1.試驗相關材料與設備
(1)試驗地基本情況。試驗田位于我區別山鎮大官場村區良種繁殖場試驗地,N117°28′35.0″,E39°54′42.8″,山前洪積平原,試驗地基本代表當地生產水平,土壤為重壤質濕潮土,土壤養分水平中等,基礎肥力構成為有機質17.6g/kg,堿解氮109mg/kg,有效磷16.2mg/kg,速效鉀176mg/kg,pH值為5.37。
(2)試驗作物品種。本次試驗選擇的作物為玉米,品種京農科728。
(3)試驗肥料。主要包括氮肥(尿素46%)、磷肥(磷酸二銨N:18%、P2O5:46%)、鉀肥(硫酸鉀K2O:50%)、有機肥(牛糞堆肥N:2.69%;P2O5:0.96%;K2O:0.49%)。
2.試驗方法
本次試驗過程中在5月份進行作物播種,施肥選擇大型精準機械作業方式,進行氮、磷、鉀試驗,具有150kg/hm2(N)總施氮量,75kg/hm2(P2O5)總施磷量, 90kg/hm2(K2O)總施鉀量。
作物總體具有400m2播種面積,在播種中設置60m壟長、0.67m壟寬,共計10壟,采用6.75萬株/公頃種植密度,設置7/3基追比。分別為拔節期、播種前期、抽雄期以及成熟期。
二、結果
從上表中能夠看到采用有機無機肥料方式能夠提升玉米產量,與單一施用有機肥處理方式相比,采用配施處理方式能夠達到更為良好的施肥效果,加上20%數值配比對提升玉米產量作用更高顯著。
三、有機無機配施對連作玉米土壤微生物特性、酶及養分的影響
1.對微生物量碳、氮的影響
本次試驗研究過程中采用機無機肥料長期配施方式,與不施肥以及單一施肥方式相比,顯著提升了土壤生物量中的碳、氮養份。采用20%配和有機肥比例對增加碳、氮含量能夠達到最佳效果。
2.對玉米土壤酶的影響
本次研究中可見,有機無機配合施肥方式的運用顯著提升了土壤中脲酶活性,促進了土壤中養分的轉化,采用20%配和有機肥比例對提升脲酶活性能夠達到最佳效果。
3.對土壤微生物數量的影響
在土壤中具有較為合理的微生物數量的情況下能夠有效活化養分,使得作物生長能夠更好地吸收養分,對提升玉米產量具有重要意義。植物根系生長過程中能夠有效釋放分泌物,對土壤養分活化起到一定作用。
4.對pH值以及土壤養分的影響
通過配施有機肥的施加能夠加強對土壤中氮、磷、鉀的有效利用。長期單一施用化肥方式下,容易影響土壤酸堿度,出現土壤板結現象,對玉米吸收養分造成不良影響。與單一的施肥處理相比,運用配施處理方式能夠顯著緩解氮的緩慢釋放。
四、結束語
本文通過具體的試驗研究有機無機配施對連作玉米土壤微生物特性、酶及養分的影響,選擇京農科728玉米,以氮肥、磷肥、鉀肥、有機肥作為主要的施肥肥料,從對微生物量碳、氮、玉米土壤酶、土壤微生物數量、pH值以及土壤養分等層面進行研究與分析,對改善土壤肥力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戚瑞敏,溫延臣,趙秉強,等.長期不同施肥潮土活性有機氮庫組分與酶活性對外源牛糞的響應[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9(8).
[2]于冰,宋阿琳,李冬初,etal.長期施用有機和無機肥對紅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功能的影響[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7(6):5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