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芳?張文貞
摘 要:本文詳細闡述了永靖縣地理位置、蘋果蠹蛾傳入時間、防控物資來源、合理布置監測點及防控技術策略,防控成效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關鍵詞:蘋果蠹蛾; 防控策略
永靖縣位于甘肅中部西南,臨夏回族自治州北部,東北與蘭州市接壤,南瀕劉家峽水庫,西北與青海省民和縣為鄰。全縣總面積1863.6平方千米,年平均降雨量260毫米,年蒸發量在15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氣溫10℃,絕對最高溫度39.1℃,絕對最低溫度-23.1℃,日照時數2535小時左右,≧10℃日照時數為1300小時,屬大陸性氣候,生態類型有川塬區、高寒陰濕區和干旱半干旱區,無霜期167天,農作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界限溫度為≧0℃的活動積溫為2522℃~3645℃,持續日數為235~268天;≧5℃的活動積溫為2342℃~3509℃,持續日數為187~225天;≧10℃的活動積溫為1723℃~3030℃,持續日數為120~172天。較大的溫差有利于農作物干物質和糖分的積累。
該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地域條件差別較大。自然條件十分嚴酷,山大溝深,十年九旱,山區11個鄉鎮是典型的雨養農業區,群眾生活非常困難。而以黃河、湟水河兩岸為主的川塬區6個鄉鎮條件較好,水資源豐富,景色秀麗,土地肥沃,素有小江南之稱。黃河在該縣境內形成三大階梯水庫,即劉家峽水庫、鹽鍋峽水庫、八盤峽水庫,境內流程13千米。永靖境內河流縱橫,人工湖泊相連,水資源豐富。境內有黃河、洮河、湟水等河流,有炳靈湖、太極湖、毛公湖三座湖泊,水域面積10萬畝,總庫容59.7億立方米。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使這里生產的蘋果味甜、色正,深受消費者青睞,產品遠銷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一、蘋果蠹蛾基本特征
蘋果蠹蛾屬鱗翅目,小卷蛾科,又名蘋果小卷蛾,蘋果卷葉蛾。該蟲適應性強,繁殖力高,為害嚴重,防治難度大,在田間最大飛行距離只有500米左右,自身擴散能力較差,主要以幼蟲隨果品、果制品、包裝物及運輸工具遠距離傳播。主要為害蘋果和梨,也零星危害桃、杏等,是我國重點檢疫對象。
二、傳入時間
該蟲自2013年7月23日在永靖縣鹽鍋峽鎮陳家村監測點誘捕到第一頭成蟲后,引起該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同時各級業務部門在物資、技術上也給予了大力支持。通過多年年來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三、監測點合理布置
該縣現有蘋果園面積1.53萬畝,主要分布在鹽鍋峽、劉鎮、峴塬等鄉鎮,蘋果蠹蛾發生面積僅15畝,且零星分散。為了有效遏制該蟲擴散蔓延,該縣采取點面結合,植保技術人員在交通要道、集貿市場、果園、部分旅游景區,設置監測點76處,覆蓋6個鄉鎮的15個村,懸掛誘捕器200套,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一處,防控一處。
四、防控物資來源
由于該縣是國列貧困縣,縣財政經濟困難,只能靠省州業務部門下達防控物資和群眾自籌防治該蟲,2019年業務部門下撥防控物資,甲氨基阿維菌素甲酸鹽可濕性粉劑134件,誘捕器200套,迷向條800條。
五、防控策略
1.加強組織領導,實行目標管理。該縣農業農村局與相關鄉(鎮)簽訂目標責任書,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并依據蘋果蠹蛾發生的實際情況,及時制定下發防控工作方案。農業農村局發揮技術部門優勢,涉及鄉鎮積極協作配合,將疫情防控的每項措施都落到了實處。
2.開展疫情監測,準確掌握疫情現狀。植保技術人員從4月19日開始,在果園、集貿市場、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公路沿線、部分景區設立監測點,開展蘋果蠹蛾疫情日常監測工作。設立固定監測點76處,涉及6個鄉鎮15個村,嚴格做到每半月更換一次粘板,兩月更換一次誘芯。
3.加強宣傳培訓,增強防控意識。為提高群眾對蘋果蠹蛾認知水平和防控技能,共開展蘋果蠹蛾防治培訓班10期,培訓果農達到3400人(次),做到戶戶又一個防控技術明白人,有效提高了廣大果農對蘋果蠹蛾危害認識和提高了果農防治能力、防治水平,增強了果農對蘋果蠹蛾防范的積極性,鞏固了多年來的防控成果。
4.狠抓關鍵時期,全面落實綜合防治技術措施。根據該縣技術人員摸清的蘋果蠹蛾發生規律和生活習性,開展分階段落實防治技術措施。一是1~4月份,采取越冬期間農業防治和成蟲羽化期間的物理防治措施,大力動員群眾及時刮除樹干老翹皮、樹干涂白、全面徹底清理果園內雜物等農業防治措施,徹底消滅老熟幼蟲,鼓勵農合組織、種植大戶購買安裝頻振式殺蟲燈、懸掛性誘捕器誘殺成蟲。二是5~8月份,組織果農開展大規模的化學防治。以所屬鄉鎮、村社、農合組織、種植大戶等為單位,利用農合組織組建的機防隊,開展統一部署、統一指揮、統一行動、統一藥械、統一技術的統防統治工作,統防統治面積達1.05萬畝(次),輻射帶動防治3.2萬畝(次)。三是建立疫情阻截帶,在峴塬鎮劉家村,建立疫情阻截帶各1處,計懸掛誘捕器120套,迷向條800條,面積100畝,用于監測、阻截、誘殺成蟲。
5.加強檢疫執法力度,有效遏制疫情擴散勢頭。在果品成熟期的9-10月份,開展現場檢疫執法,借以防止不符合調運條件的果品外運。按照《植物檢疫條例》,加強市場檢疫檢查,宣傳培訓,嚴禁蟲蛀果品上市流通,禁止果農走鄉串戶兌換果品。
6.加強物資監管,確保下撥物資發揮最大效益。為加強防控物資監管,該縣農業農村局對下發的防控物資嚴格實行出入庫登記制度,給鹽鍋峽鎮、峴塬鎮、劉家峽鎮的6個村的果農發放的防控物資,由所屬村“黨建+合作社”發放,并對發放農戶的防控物資,由鄉鎮、“黨建+合作社”負責人現場發放,并由農戶現場簽字確認、鄉(鎮)村蓋章(黨建+合作社),確保物資發揮最大效益。現場為三個鄉鎮6個村1400戶果農免費發放防控農藥甲氨基阿維菌素笨甲酸鹽可濕性粉劑134件,全縣累計防治面積4.25萬畝(次)。
六、防控成效
通過化學防治、性誘劑誘殺、農業措施等防控措施的全面實施,7月18日,省農業農村廳派出督察組,由省植保植檢站檢疫科帶隊,對該縣蘋果蠹蛾防控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督察組通過聽取書面匯報、深入現場實地查看、詢問群眾、查閱資料等,檢查結束后,對該縣蘋果蠹蛾防控給予了很好評價,領導重視、防控措施得力,防控成效明顯。10月份,技術人員詳細抽查收獲后的部分蘋果,蟲蛀果率僅為0.01%以下,達到防控要求。
七、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1.蘋果蠹蛾疫情統防統治工作,涉及鄉鎮、農戶較多,面廣量大,需要多部門聯合開展工作,才能取得實效。
2.防控資金、物資嚴重短缺,該縣果樹種植區的群眾多數是庫區移民,群眾生活困難,蠹蛾疫情防控籌資難度較大,加之果園生產集約化程度不高,組織開展全面的統防統治比較困難。
作者簡介:馬忠芳(1984-)女,甘肅永靖人,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技推廣工作。
通訊作者:張文貞(1972-)男,甘肅永靖人,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技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