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岳
最近與公司同事們經常一起加班加點,觀察到很多女同事連續幾天熬通宵,但戰斗力依然旺盛,這個時候鮮少意識到她們的性別,或者說沒有意識到女同事與男同事的性別差異。在平時,她們也是端莊大方的專業女性,不僅注重形象,也很有“女人味”。
傳統觀念所說的女人味等同于淑女,謙遜內斂、端莊自持、整潔秀氣、穿戴有致、含羞有禮;女人味需要一點示弱,帶點兒低眉順目,知道男女有別,不和男性拼力氣,也不和他們爭場子。如果說某某女孩女人味足,我們的腦海中會浮現出一個大半與上述描述相似的肖像,而如果說一個女性“女人味不足”呢,那可能意味著她比較強勢、比較高調、比較不會甘居下風、比較不拘小節。
我在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腦海中就浮現出好幾個人的形象。比如我的母親,就是那么一位強勢、高調、不甘居下風、不拘小節的女性,做事不甘于比男性少,從小就見她在別人家遇到爭長爭短的事兒的時候,就會請她去說理,訓孩子高聲大氣,碰到其他人做得不好的事,她馬上一口氣把事情做了,算是給人的示范。說起我的母親,一直到她晚年,周圍的人都會說,你媽這身板、這力氣、這做派,其他人真的學不了。其實在很多女性身上,我都看到了這樣的特點,她們優秀、脫穎而出、受人尊敬、形成地位、帶給人榜樣力量,并不是靠她們的所謂女人味。恰恰相反,她們往往不具備過某些人愛強調的“女人味”,但在她們與眾不同的“味道”前面,很多男性也感到她們的魅力、可信任感,以及一起前進的信心。很多時候,她們并不需要旁人強調她們的女性身份,甚至也不那么在乎是否是傳統價值觀中的優秀女性,但她們做著自信也暢快的自己。
當然,并不是說有“女人味”的女性就不如沒有“女人味”的女性。很多女性在自己年輕時就已經非常講究自己的形象維護,不僅具備傳統意義上的女人味,也有自己的女性主張,這也絲毫不影響她們成為在各自領域杰出代表。最終要的是,她們認為自己可以有形象上的女人味,但也可以在過往被認為是男性優勢的領域上做到巾幗不讓須眉。
既然有沒有所謂的“女人味”不再那么絕對,那也就不再那么有計較的必要了,最重要的是,那是否是發自女性內心的自主選擇,是否具備了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覺悟,是否是在她們有充分的見識、確切的自我省思和必要的自我探索以后所做出的決定,而不是聽人說、聽媽說、聽爸說、聽老師說的乖乖女的做派。
要不要“女人味”只是一個風格之別、選項之別,不用擔心這是主流還是非主流,因為流派、流行本身更加流動,重要的是有所選擇,而不是隨波逐流和隨風而去。女性在今天的世界上得到的認可正在變得更豐富:自己所在的專業圈、社交圈、公益圈、朋友圈、愛好圈等等,對女性的認可正逐漸弱化了性別,而是從“人”的角度評價,她想去做某事并做出了特色;做出特色的同時還嘗試了新的事情;在自己嘗試的同時帶動其他人一同嘗試。正因如此,女性豐富了世界,世界也回饋女性更為豐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