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詩原


盡管嘉年華集團憑借最多樣的品牌數和絕對領先的船隊陣容,在郵輪界長期穩居龍頭老大的地位,且地位在短期內難以被撼動(和萬豪在酒店界的地位一致),但競爭對手的威脅依然不容小視。郵輪界目前從船隊規模、市場份額和營收表現來看,除了絕對領先的嘉年華集團,還有皇家加勒比、NCL和MSC分別包攬了郵輪界四大家族的其余四席。
在四大家族中排名第二的皇家加勒比在娛樂美學上自有一套強有力的體系,且擅長締造巨無霸郵輪,其運作的26艘中,綠洲系列的4艘郵輪艘艘達到了22萬噸級,全系保持著世界最大郵輪的紀錄。量子系列的4艘16萬噸級郵輪則率先提出了智能郵輪理念,帶有電子海景窗的內艙房和機器人酒吧駐守的酒吧無不讓人眼前一亮,此外,皇家還在營收業績上常年穩坐第一寶座,兼具創作和經營才能。

圖 / 皇家加勒比游輪

量子系列郵輪的北極星懸臂觀景艙(類似摩天輪的懸臂版)、安有模擬海景窗的內艙房,無不預演了下一代郵輪的無限可能與魅力。資料圖

NCL 在娛樂上也推陳出新,其率先將卡丁車賽道搬上了甲板。資料圖

地中海郵輪(MSC) 資料圖
上世紀60年代創立之初時,諾唯真郵輪(NCL)就率先廢除了艙等制度,讓郵輪體驗更具性價比,由此吸納了大批中產階級加入郵輪客群。此后,諾唯真郵輪又大舉廢除了郵輪體驗中諸如固定餐位、固定用餐時段、Dress Code等刻板條款,率先提出Freestyle Cruising理念。讓乘客以真正閑適、隨性、從容的狀態投身郵輪體驗。這一理念自然獲得了大批視郵輪傳統規則束縛為痛點的客群的響應。諾唯真的母公司NCLH如今在郵輪四大家族中排名第三。
相對美式郵輪主導的大型郵輪界,家族企業運作、排行第四的地中海郵輪(MSC)拿出了有別于主流的歐式船風貌(相比意大利歌詩達顯然格調更輕盈舒緩),盡管公主也在MSC主戰場歐洲做出了屢獲殊榮的航線,但相較公主擅長的長航線,MSC長短各異的多元線路選擇,顯然給了崇尚變通和時間寶貴的客群提供了更多可行方案。

圖 / 麗晶七海(RegentSeven Seas)游輪

Seabourn 充分演繹了私人游艇和郵輪交融的魅力,賓客可以直接透過后延展甲板開展水上活動,也可以在與海上餐桌前大快朵頤。資料圖

銀海旗下的銀云號穿越倫敦塔橋。資料圖

曾有媒體將水晶郵輪比作法國獅子狗,因為他們都擅長在各種評選中奪魁。資料圖

植根亞洲、始終憑借麗星郵輪主攻郵輪界的云頂集團曾一度掌控NCL的大量股份,但最終脫手。相形之下,云頂在2015年收購奢華郵輪品牌水晶郵輪,傳達了更多有趣的信號。幾乎與云頂對水晶下手同期,NCLH也對Oceania和麗晶七海郵輪的母公司Prestige Cruise Holdings發起了收購,為家族成功收取了奢牌麗晶七海(Regent Seven Seas,前身為Radisson Seven Seas,曾是卡爾森集團的一部分,隨卡爾森獲得麗晶酒店品牌而更名為Regent Seven Seas)。收購奢牌顯然為皇家加勒比集團和NCLH在奢牌Seabourn在手的嘉年華集團面前擁有更多底氣和話語權。

還原古帆船航海方式的 Sea Cloud。資料圖

Sea Cloud 的船艙與巴黎 Le Bristol 酒店的客房無異。資料圖

Hapag Lloyd 旗下的歐羅巴號和歐羅巴 2 號。資料圖

同樣主打游艇概念的 Sea Dream。資料圖
至于怎樣的郵輪才該算奢船,在Berlitz郵輪指南中獲得五星或超五星評級算是必要條件。而其他獲得郵輪界“米其林三星”評級的奢船還包括,將德式務實和匠心藝術展現得絲絲入扣的Hapag Lloyd旗下的歐羅巴號和歐羅巴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