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1952年建校以來,始終堅守航空報國的辦學傳統,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不懈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鑄魂育人,抓牢五個導向,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著力在培養時代新人上下功夫。
抓牢以責任為導向的德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以責任為導向的德育,就是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南航的發展與國家發展同步同行,愛國情懷和責任意識,始終是學校培養的人才的首要品質和鮮亮底色。在教育過程中,學校堅持把責任擔當放在首位,通過開展生命教育、挫折教育,來強化學生對自身責任的認同;通過開展感恩教育,來強化學生對家庭責任的認同;通過深挖“課程思政”元素,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前行,來強化學生對社會責任的認同;通過深挖社會資源和校友資源,開設“愛國奮斗·南航擔當”校友總師思政公開課,開展國防企業面對面、師生“行走的課堂”等實踐活動,來強化學生對國家和航空事業的責任認同,將立德樹人貫徹到人才培養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之中,構筑育人大格局,激發學生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他們立鴻鵠報國志、做愛國奮斗者。
抓牢以能力為導向的智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通過學習知識,掌握事物發展規律,通曉天下道理,豐富學識,增長見識。以能力為導向的智育,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大學生既要打牢基礎知識又要及時更新知識,既要刻苦鉆研理論又要積極掌握各類技能,教育引導學生培養綜合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學校秉承辦學傳統,聚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科教結合、產學融合及校企合作,面向特色行業培養工程專業人才,努力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航空航天特色新工科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在傳授學生知識、技能的同時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開發,在創新的智育環境和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整合學科資源,加強通識教育,促進人文和科學精神融合,提升學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研判思維能力,致力于把學生培養成為知識廣博、視野開闊、人格完整的人。
抓牢以健康為導向的體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以健康為導向的體育,不僅包含了身體健康,也包括了心理健康。學校通過體育活動,幫助學生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做到健康生活、健康學習、健康運動。學校遵循體育運動規律、身心發展規律,既重視強身健體教育,也關注心理健康教育,確保學生以舒暢的鍛煉、愉悅的心理從網絡沉湎等負能量中解放出來,以強健學生體魄,培養學生堅強意志和團隊精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抓牢以素質為導向的美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以素質為導向的美育,就是引導學生欣賞、感受事物的美,以真善美陶冶情操、升華思想;涵養學生的包容之心,容納、體悟對真善美不同的理解;能使學生以一定的方式表現、創造真善美。學校先后成立了藝術學院、大學生文化藝術指導委員會,統籌協調全校美育資源,開展了多元型、立體化、開放式的公共藝術教育研究與實踐,為培養時代新人營造了濃厚的人文藝術氛圍。
抓牢以實踐為導向的勞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馬克思認為,教育與勞動相結合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以實踐為導向的勞育,應該將提升青年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生存能力作為重點。現在的南航已經構建起了包含創新實踐、實驗教學、企業實習、社會實踐等在內的實踐教育體系:實施本科生創新實踐工程,建立內外結合、分層覆蓋的實踐創新訓練平臺;發揮學校優勢學科、優秀師資、優質資源的協同效應,構建全方位、全過程的實驗教學工作格局,持續提升實驗教學質量;開設企業課程,聘任企業導師,建立校企實習實踐基地,探索施行“企業出題、校企解題、學生做題”的項目式實習新模式;完善社會實踐育人工作體系,促進“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深度融合,不斷提高育人實效。
進入新時代,結合自身定位與發展特色,學校提出了“培養具有責任意識、創新精神、國際視野、人文情懷的社會棟梁和工程英才”的培養目標。通過抓好、抓牢、抓實責任、能力、健康、素質、實踐五個關鍵點,實現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的有機統一,以點帶面、整體提升,為工業化、信息化、國防現代化建設,為中國夢的實現培養更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者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