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的管理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狀況,而部分班主任仍側重于剛性管理,與素質教育理念不相一致。針對高中班級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文章探討高中班主任柔性管理的措施。要堅持以生為本,體現人性關懷;堅持民主管理,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堅持統一規則,制定合理的懲戒制度;堅持情感激勵,提高管理效果。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柔性管理;措施;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0-0034-02
班級是學校管理的基本單位,班級管理效果如何直接影響學生身心發展狀況。當前,部分班主任仍側重于剛性管理,這與素質教育理念不相一致。高中學生正處于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班主任需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基本原則,將更能觸動學生心靈的柔性管理措施運用到班級管理之中。只要合理運用柔性管理措施,必能構建更為和諧的班集體,為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下面基于班主任工作實際,對班級管理工作中的柔性管理進行深入探討。
一、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柔性管理是在剛性管理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它強調以人為本、以德為先是圍繞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而采用的一種管理方式,具有較強的說服力。班主任以學生的心理、行為特點、情感需求、個性特點等為基礎,靈活運用柔性管理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歸屬感,增強班級凝聚力,取得“化無聲為有聲”的管理效果。而在以往的班級管理過程中,很多班主任習慣于運用剛性管理的方法,認為只要不斷約束、懲罰與監督學生,就能取得理想的班級管理效果。但此種剛性管理措施如果長期推行下去,就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忽視學生的情感,壓抑學生的個性,使得學生產生逆反及抵觸心理,這對于學生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柔性管理強調以生為本,以德為先。柔性管理能讓學生主動接受管理與自我管理,取得理想的班級管理效果,真正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
二、高中班級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師生間的溝通較少。班級管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以生為本,給學生創設一個有利于學習成長的環境。但一些班主任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總是扮演控制學生的角色。這樣的班級管理方式,弱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管理的情緒。在這樣的管理方式下,學生普遍比較害怕班主任,自然也不敢與班主任多交流與互動,而班主任也難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其次,管理方式過于僵硬。眾所周知,班級管理是一門藝術,只有采取藝術性的管理方式,才能確保班級管理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一些班主任仍受傳統思想影響,采取硬性管理方式。這種過于簡單粗暴的方式,會形成緊張、缺乏活力的班級氣氛,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降低班級管理效果。
三、高中班主任柔性管理的措施
1.堅持以生為本,體現人性關懷
在新時期的高中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必須從以往的剛性管理中走出來,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柔性管理的有效落實奠基。當代高中生生活的環境、接受的教育與以往相比有較大的差異,自然思想行為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班主任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在進行班級管理之前,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學生,分析每個學生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見,班主任所扮演的角色是較多的,除了需要扮演好傳遞知識技能的基本角色之外,還需要扮演好幫助學生解惑、消除人生障礙的角色。另外,還要利用課下時間開展一些討論活動、競賽活動,在活動中更好地發現學生存在的思想、心理、行為等問題,采取一對一談心的方式,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堅持民主管理,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不僅課堂教學要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班級管理也應強調學生的“自我管理”,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班級管理效果。為此,作為高中班級管理者,需要及時改變班級管理理念,根據學生渴望參與班級管理的特點,開展民主管理,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班主任可以根據班級管理的實情,設置管理組、當值小組長、糾正小組。對于管理組而言,需要在班級中以民主的方式開展選舉活動,并在班主任引導下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對于當值小組長而言,也需要以民主的方式進行選舉,主要職責是檢測與評價班級管理工作情況,并將每天的詳細數據進行記錄;剩下的學生就是糾正小組成員,負責對管理組、當值小組長進行監督與指正。這樣的班級管理方式,使得全班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都有自己的職責,能真正實現民主管理,取得顯著的柔性管理效果。
3.堅持統一規則,制定合理的懲戒制度
在高中班級管理過程中實施柔性管理,并不代表就不需要懲戒。懲戒制度是班級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有了合理的懲戒,才能取得理想的柔性管理效果。為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初期,就需要對學生的素養及認知能力等進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礎上制定合理的懲罰制度。此制度不能僅局限于單一的學習或者生活某方面,而要確保面面俱到。為了確保制度方面體現出較強的柔性色彩,每項制度后面都可以備注“特殊情況酌情處理”。這種合理的懲罰制度,能為學生營造統一的管理氛圍,讓學生更好地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端正自己的思想,規范自己的不良行為。另外,針對那些有特殊情況的學生,班主任要基于學生的實情靈活處理,或者由全體學生共同決定處理方式,這樣的班級管理方式能使被管理者心服口服。
4.堅持情感激勵,提高管理效果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始終關注全體學生的健康發展。要密切關注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了解學生的情感需求,用情感凝聚人,用情感強化柔性管理效果。具體而言,班主任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言行,當學生遇到學習、生活上的困難時,要及時幫助其解決。另外,無論學生的哪一方面有了微小的進步,班主任都要及時在全班同學面前對其進行表揚。這樣的情感激勵,能讓學生越來越喜歡班主任,從而更好地構建和諧的班集體,提高柔性管理效果。
綜上所述,柔性管理在高中班級管理中是極為重要的。班主任需要更新教育觀念,探尋適合本班學生的柔性管理策略。要堅持以生為本,體現人性關懷;堅持民主管理,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堅持統一規則,制定合理的懲戒制度;堅持情感激勵,提高管理效果。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和諧的班集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得以真正意義上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大山.“以人為本”的班級柔性管理研究[J].管理觀察,2017(36).
[2]李月榮.柔性管理模式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實踐[J].基礎教育研究,2016(16).
[3]王紅明.淺議高中班主任的柔性管理[J].黑河教育,2011(10).
作者簡介:孫瑞昌(1981-),男,甘肅通渭人,中學一級教師,從事物理教學和班級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