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彬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四川省農業農村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農業農村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春季農業生產,省、市、縣、鄉農業農村四級行政和技術力量主動下沉,深入基層一線、深入田間地頭,加強服務指導,幫助解決困難,確保不誤春耕農時,努力奪取農業豐收。
推動力量下沉 深入基層了解實情
省農業農村廳由11名廳領導帶隊,與20個廳屬技術單位一道,組成21個明察暗訪組,下沉21個市(州)、84個涉農縣(市、區),對農村疫情防控、春耕生產、生豬恢復生產等,先后開展兩輪調研摸排,梳理出涉及農業生產用工難、生豬項目復工難和農產品銷售難等8個方面、22個具體問題,并督促加快解決落實。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又出臺《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增強工作執行力“1+5”工作方案》,派出21個工作組,由1名廳領導任組長,聯系1—2個市(州)“三農”工作,圍繞“糧豬生產、農田農業項目建設、‘10+3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宜居鄉村建設、農民增收與農業產業扶貧”五大重點工作開展為期一年的調研指導,明確要求每月在基層一線工作10天以上。
各市(州)、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積極響應號召,主動融入基層,深入調查研究問題。阿壩州開展黨員亮責任、亮身份、亮關懷“三亮”行動,扎實開展農村疫情防控及消毒滅源工作。內江市逐級建立政策宣傳、技術指導、農資保障、農產品質量監管、產銷對接5個工作小分隊,全覆蓋指導春耕生產。
開展四項服務 搶抓農時不誤春耕
省農業農村廳出臺《加強疫情科學防控統籌抓好春耕生產的緊急通知》,組織行業內黨員干部、技術專家、生產大戶等,在傳統的“農資保障、農技指導、農機作業”三項服務基礎上,創新開展“特殊困難農戶生產幫扶”服務,確保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不誤春耕農時。針對省內部分地區農資和農產品運輸不暢問題,廳領導帶隊主動前往事發地,指導當地部門建立“點對點”保供和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
各市(州)、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同向發力,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千方百計保障春季農業生產。樂山市派出5個工作組140人次,農技專家服務團、駐村農技員1800余人次,加強對小涼山彝區春耕指導。自貢市220名專家和農技員線上培訓經營主體和小農戶11.7萬人次,解決農技入戶難的問題。甘孜州組建18個州、縣專家服務團隊,并抽派農技人員進村指導1000余人次,檢修農機具2850臺。
協調解決困難 加快推動生豬復產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省農業農村廳從發展穩定大局出發,想方設法加快恢復生豬生產,確保穩產保供。同時,及時成立生豬生產協調辦公室,組成工作組,赴21個市(州)和63個生豬重點縣,逐一摸排養殖企業復產、規模豬場建設情況。實行“一廠一組”專班聯絡機制,精準協調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原材料和生產設備、職工返崗和招工用工、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大宗商品物流等困難。兌現新增能繁母豬補助資金3億元,指導貧困縣將生豬產業發展和農業產業扶貧緊密結合,用好用活扶貧資金,建設一批標準化養豬場。
各市(州)、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迅速行動,同頻共振,加快推進生豬產能恢復。巴中市出臺恢復生豬生產“十二條”措施,大力實施市上聯系區縣重點項目、區縣聯系鄉鎮龍頭企業、鄉鎮聯系村上養殖場戶、村干部聯系散養戶的“四沉四聯”行動。瀘州市組建7支復工復產服務小分隊,對94個重點企業和11個重點項目上門服務,向服務企業發放“聯系卡”,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生豬養殖企業已全部復產。
抓好疫病防控 全力保障農業安全
在落實落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圍繞年出欄生豬6000萬頭和糧食播種面積擴大100萬畝的目標任務,省農業農村廳統籌推進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成立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專班,下沉到21個市(州)全覆蓋開展“大消毒、大培訓、大宣傳”春季行動。赴攀枝花市、涼山州等地明察暗訪草地貪夜蛾防治情況,組織20余名專家研究應對沙漠蝗蟲預案,協調4家蝗蟲防治農藥企業先行供貨,調集5家大型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時刻做好防治準備。
各市(州)、縣(市、區)農業農村部門主動作為,同步推進,深入田間地頭、養殖場戶,靠前抓細動植物疫病防控工作。廣元市組建春季防疫黨員先鋒隊,以散養禽類禽流感強制免疫為重點,累計免疫家禽1037萬羽。遂寧市建立“獸醫+網格員+執法人員”防疫突擊隊5500多支,全覆蓋排查禽類交易市場近4500個(次)、養殖場戶近2萬個(次)。
截至4月14日,四川小春糧油作物長勢良好,已播栽大春糧食2492.3萬畝,同比增加50.9萬畝。生豬復產勢頭持續向好,3月全省規模豬場生豬存欄、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分別增長8.92%、7.52%,屠宰、飼料、獸藥企業基本復工,生豬養殖場建設項目復工率達到99%,已基本實現全面復工。(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責編/范吳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