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珠西繞
摘要:人類發展史上,環境問題一直是不斷被提及又難以被攻克的存在。現如今,生態環境的急速惡化更是讓人類意識環境保護是刻不容緩的,因此,世界上的各個國家紛紛掀起了環保浪潮,在這樣的背景下,擁有著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優越的生態環境的中國西藏自治區成為了我們國家重點保護地區之一。不僅如此,由于歷史以及地理位置的原因,導致了西藏的發展一直處于中低水平。對此,為了響應國家提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身處西藏學習的我們提出需在保證不破壞西藏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對其合理地展開經濟發展戰略。
關鍵詞:環保;西藏;發展
西藏擁有其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遼闊的占地面積,本該是國家重點發展經濟的地區,但由于地理位置、地勢結構、氣候復雜的獨特性,此前政府一直缺乏對其的經濟發展。雖說西藏地區也因此未被過度開發,但由于西藏人民缺乏對草原生態系統的保護意識,西藏的生態環境還是遭受到了一些破壞。為保證發展經濟的同時不破壞西藏的生態平衡,我們認為應正確了解西藏生態環境的現狀以及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這樣才能從根源入手解決問題,從而達到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建設發展的同步前行。
一、了解現狀,找出原因
據2018年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我們了解到西藏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的十分順利,各類環境質量,例如水環境、大氣環境、聲環境、固體廢物、輻射環境等也都達到了標準,但西藏的生態環境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
1.全球變暖,冰川融化
全球變暖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環境問題了,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深受其困擾。由于氣候變暖,西藏的冰川漸漸融化、湖泊面積不斷縮減、湖泊水位持續下降、水資源也出現分布不均的問題。
2.土地被占用,草場退化
為了建設發展城市,以及沒能全面地認識到草原生態系統重要性,西藏人民不斷地增加對土地的利用,將其發展成耕地、建造居住區以及工場。這種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的行為,導致植被被破壞、水土流失、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環境走上了下坡路。不僅如此,由于西藏人民大部分是農牧民,這就意味著他們的主要生活方式是游牧。西藏的草地雖然十分遼闊,但是由于其牧草的生長期十分短暫,僅僅只有五到六個月,因此能夠承載的畜牧有限。但是迫于生活壓力,牧民們在草場上過度地放牧,畜牧們也對草場進行了瘋狂的掠奪,草場失去了正常生長的機會,草畜矛盾不斷地被激化,這也就導致了草原生態系統遭受到嚴重地破壞,開始走向荒漠化。
3.自然災害頻發
西藏一直是自然災害的頻發區,西藏地區的人民也因此飽受著自然災害的困擾。例如由于常年缺少降雨而出現的干旱;由于地勢結構導致晝夜溫差較大、夜晚的低氣溫和終日的大風而出現的霜凍和風蝕;由于鼠蟲繁殖能力與適應能力都十分的強悍而導致的鼠蟲害,在災情嚴重的地區,近三分之一的草地都存在著草原鼠所筑造的洞穴。打造洞穴所產生的沙土會將草地覆蓋,從而使牧草失去養分干枯而死。不僅如此,草原害蟲中基數最大的草原毛蟲不但會與牲畜搶食牧草還會在被牲畜誤食后導致其死亡;還有不斷增加且危害性極大的地震、雪災等都是不可忽視的。
二、根源著手,解決問題
其實,無論是全球變暖造成的冰川融化、湖面下降還是過度使用土地造成的草場退化,又或是頻繁發生、威脅著人們生命的自然災害,從本質上來說都是由于人類對環境的濫用和破壞造成的,而就這些問題本身來說都是可以被減少甚至避免的。只要解決了西藏的生態環境問題,維護了生態環境的健康,再對西藏的發展重新做出合理規劃,我們認為西藏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經濟建設計劃就可以被完美實施。
首先,我們需要先給西藏人民普及環境保護的知識,讓他們意識到草原資源是會被消耗的,不是用之不竭的,他們的做法已經嚴重危害到了他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甚至會對他們的生命造成威脅,只有良好的生態環境才能讓他們的經濟水平得到發展。待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認識后,再將科學用草、放牧的知識傳授給他們,引導他們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從根本上避免破壞情況再度發生。
其次,政府應當加大對草原生態的修復工作,西藏問題不僅是西藏地區人民的問題,還是全國人民的問題。西藏的地區經濟雖然不足以解決草原修復建設,但從長遠目標來說,國家應設立西藏生態問題的專項基金,幫助西藏問題得到解決。
最后,政府還應制定落實一些相對于的行政舉措。例如給每家每戶劃分草地的使用范圍,以不同質量條件的草地規定不同的放牧數量。政府還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環境問題下發環境補助金,幫助人民度過難關。
三、緊跟發展,做出改變
隨著西藏人口數量的增加以及西藏人民對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一些不合理的、違背了自然生態理念的行為導致了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建設的計劃遭受了嚴重的阻礙。而我們所倡導的便是緊跟時代發展,作出合理改變,完成扶貧攻堅和環境保護同步前進的目標。
根據調查,發現西藏人民主要收入來源都與自然環境相關,這也就導致了他們不得不與環境做抗爭。通過討論,我們認為可以從基礎建設以及旅游發展方面著手讓部分西藏人民從農牧業中脫離出來。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一項很大規模的工程,無論是前期建設所還是后期的設施投入使用的都脫離不開人力資源的應用。而西藏地區優美的自然景觀和和諧的風土風情是發展西藏生態旅游事業最好的資源,旅游事業一旦被帶動發展起來,西藏的經濟水平也就自然而然的發展起來了。
由于西藏的地質結構還有自然氣候都十分特殊,因此在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和開發建設經濟發展中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做到既保護了環境又保障了人民。就西藏來說,無論是生態問題還是建設問題,都值得我們再去不斷地探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天華.關于正確處理西藏生態保護與富民利民關系的幾點思考[J].中國藏學,2020 (01):5-10.
[2]席蒙蒙,陳樸.環境友好 社會進步 經濟發展:西藏生態現代化的三維審視[J].西藏研究,2019 (06):135-143.
[3]曲扎.保護生態環境 建設美麗西藏[N].西藏日報(漢),2019-11-07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