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當前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圖書館的地位與角色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關鍵的作用,而目前的圖書館正在著重于創新公共服務職能,為廣大用戶群體提供更加優質的圖書館服務。因為圖書館服務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改善區域性的文化軟實力,進而促進整體社會的穩定發展,所以說創新圖書館公共服務職能對于整體社會的發展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文結合當前的圖書館服務現狀介紹了幾種服務職能創新路徑,希望能夠對圖書館的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圖書館;公共服務職能;創新路徑
1.前言
我國正在從傳統的經濟時代朝著知識經濟時代邁進,所以圖書館在整個社會的文明發展過程中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圖書館可以被看作是社會知識資源的載體和傳播媒介,對于文化建設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目前的圖書館職能已經逐漸轉變為公共服務,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如何更好的實現公共服務職能對于當前社會文明的建設與發展都有較大影響,進而才能夠更好的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
2.圖書館實現公共服務職能的路徑
2.1建立完善的知識資源保障系統
擁有完善的知識資源庫是公共圖書館提供"公共智慧"服務的前提和基礎,包括圖書、期刊、論文等所有的文獻性知識資源。離開了這些知識資源,公共圖書館的智慧服務只是一句空話。因而建立完善的知識資源保障系統是公共智慧服務實現的必然途徑。現實中,我國公共圖書館人均館藏資源遠低于國際規定的標準。隨著社會經濟、文化、技術等的迅猛發展,人們對于知識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但是傳統公共無法滿足群眾知識需求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所以說建立一個完善的知識資源服務體系是當前發展的必要措施,可以有效滿足讀者對于資源的傳輸共享以及購買等目的,最大化的為人類的發展進行服務。在整體的知識資源保障框架建立過程中,其覆蓋的領域應該是層次多元化的,主要應該以區域聯盟、行業聯盟、聯盟與聯盟的協同發展為主要形式,然后將不同的社會、用戶以及各個平臺進行有效嵌入。知識資源保障系統的建立與現有的數字化網絡資源是密不可分的,它能夠快速、全面、準確地將有效知識資源充實進公共圖書館資源庫。
2.2創新公共圖書館個性化知識服務
區域性公共圖書館的建立必然要包含本區域內的特點和特色,從而有針對性地服務于本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等的發展與進步。依據本區域的發展情況,創新符合本區域現狀的個性化公共智慧服務模式是擺在各公共圖書館面前的重要課題,這決定著公共圖書館自身的發展和區域經濟、文化、科技等的進步。個性化知識服務還要求公共圖書館能夠根據使用者的特點與偏好建立相應模式。所以說加大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創新服務模式研究,是未來圖書館公共服務職能改善的主要方式,個性化知識服務平臺的建立主要是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開展,其堅持的根本目的和原則在于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知識服務,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
2.3樹立以人為本的館員管理觀念
文化管理是圖書館管理的最高境界,它將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作為圖書館管理的核心內容,館員作為圖書館事業的靈魂、發展的主體和文化的載體,圖書館文化建設首先應努力圍繞以人為本構建圖書館價值體系,將館員視為圖書館最重要的資源,尊重館員、關心館員、信任館員、激勵館員、培養館員,對館員進行合理授權,促進館員實行自主管理,積極參與服務創新,改善館員的行為模式,提高館員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將館員的個人成長融入到崗位工作之中,努力把館員的價值觀統一到圖書館核心價值觀上來,讓圖書館的服務創新成為館員的自覺行動。其次要將圖書館文化融入到館員的教育培訓中,幫助和指導館員設計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促進館員能力的開發,提高館員的創新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學習能力、概念思維能力、管理能力,培養館員良好的職業意識,增強館員對圖書館文化和戰略舉措的認同,保證服務創新目標的實現。
2.4積極開展講座工作,為讀者提供優質的知識產品
在圖書館建設過程中也應該根據當地的文化特色開展工作,通過不斷開展各種講堂講座等活動來拓寬整體群眾的知識獲取渠道,加大構建領導,專家、學者與普通大眾廣泛交流的平臺,從而真正形成一個人人共享的知識網絡平臺,使得用戶能夠真正感受到知識產品的優質,從而不斷提升用戶群體的知識力量,進而形成該城市的地區性特色文化標簽,滿足不同用戶的發展需求。在開展講座選題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選題內容的大與小,可以是當今重大國際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熱點討論問題,應該以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文學藝術、科學普及、休閑娛樂等多種選題角度進行作品的開創。同時圖書館還應適當引進各種著名作家進行大講堂,使得大作家的文化思想精神能夠深刻影響到圖書館的受眾群體,另外還要加大圖書館與其他平臺機構的有效合作,從而有效提高圖書館的影響力,不斷擴寬群眾對于圖書館的喜愛程度,真正將圖書館學習列為一項文娛活動。
3.結語
綜上所述,圖書館公共服務職能的轉變與創新對于整個社會的文明建設與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必須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對知識傳播與共享形式進行有效創新,不斷擴寬整個知識的受眾群體。公共服務職能的創新與發展是社會文明的體現,因此應堅持以社會發展趨勢為導向,努力發揮自身圖書館的優勢與價值,進而不斷推進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瑞楠.創新圖書館公共服務職能的路徑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037 (12):221-222.
[2]徐潔.論公共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創新和發展[J].卷宗(21).
[3]黃尤精.創新公共圖書館管理技術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v.38;No.216 (4):26-27.
作者簡介:鄧霞(1976.11-)女,漢族,重慶市人,大學本科,重慶圖書館圖書資料館員,從事圖書資料整理與收藏、讀者公共服務等圖情專業有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