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社會發展進步速度非常快,伴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許多企業都對整體的業務模式做出了根本的變革,也有很多的企業因引入新的技術理論獲得了快速發展,從而走向上市之路。在市場化發行背景下,本文試圖結合市場化發展的實際情況,談IPO抑價現象的具體成因以及解決策略,為實際業務的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IPO抑價? 市場化? 理論基礎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4(a)--02
IPO抑價是世界各國證券市場上存在的普遍現象,隨著市場化發展的推進,企業上市過程中出現IPO抑價現象,對于企業發展是不利的。因此學術界和業界都在共同探討解決策略。筆者試圖結合IPO現象的解釋及出現原因給出相關的應對策略,以此為邏輯框架去介紹和探討,進而為實際業務的推進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1 IPO內涵及抑價現象
1.1 IPO內涵
IPO指的是相關企業在上市過程中所必須面對的首次公開募股。首次公開募股是程序性、系統性、完整性的業務,需要結合上市企業及即將上市的證券市場要求來進行相應的規范性操作。大部分的證券交易所都要求公開募股公司向監管部門提交招股說明書,招股說明書需要涉及企業的經營情況、上市情況和一些必要的說明。在通過之后才可以被允許繼續向社會公開募股。接下來,想要上市的企業必須要結合自己業務的實際情況來到相關的地區做出路演,向外界廣泛地宣傳、推廣實際業務,使得一些相關的從業公司或大規模的企業及金融機構對該公司感興趣,因而樂意去承擔相關的費用。
特別是在市場化發行的前提下,很多的企業在IPO環節都會聘請社會專業的承銷商來負責其推廣的業務。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IPO的實際價值就在于其新股定價的問題,如果定價過高,會導致很多潛在的投資企業望而卻步,如果定價過低,又將直接影響自己的上市計劃,也沒有辦法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在新股定價過程中,市場化環境下,大部分公司都承包給了相關的承銷商。承銷商需要結合業界成熟的相關估算模式來對此做出合理的估值,有責任去保證發行價的正確性以及發行后股價的穩定性。
IPO新股定價過程,在新時期大體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結合估值對上市公司的理論價值做出相關的計算和公布。二是應當選擇合適的方式來給市場提供相關的供給,以此為依據來合理確定最終的價格。
1.2 IPO抑價現象
IPO抑價指的是在相關企業上市過程中,股票首次公開發行的價格明顯低于上市首日的交易價格。在具體的表現上,股票上市的首日,如果能夠獲得合理的估算,將會獲得十分豐厚的收益,但也會導致整體收益的大打折扣。
IPO抑價現象在資本市場確實比較多見,特別是在世界范圍內,近年來隨著市場化的發行,很多企業都遭遇了相關的影響,在我國情況尤為嚴重。結合相關的統計數據顯示,20世紀90年代到2015年,在近25年間,中國A股IPO的平均溢價率接近150%,西方發達國家成熟市場的IPO抑價幅度只有10%~20%,即使是在一些歐美非發達國家地區整體的IPO溢價幅度也不超過50%。由此可以看出,中國證券市場的IPO抑價水平確實過高,比泰國、馬來西亞、巴西等國家地區高出許多。這是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對于市場化環境下整體金融市場的穩定性而言也是不利影響因素。因此,對于實際的從業者和相關的理論研究者而言,必須要結合理論研究,找出其成因及具體影響因素,給出相關的解決策略。
2 IPO抑價原因
結合筆者的實際研究來看,在市場環境下會出現IPO抑價的現象,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 信息不對稱引發相關問題
新時期信息發展速度極快,由此帶來的信息技術推廣和應用,使得很多行業都享受到了時代的紅利。不過信息技術的廣泛推廣和應用也會為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一些影響,特別是對于很多企業以及相關業務而言,在首次公開募股過程中,因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影響也是十分顯著的,特別是會造成IPO定價相對較低。投資者不能辨別公司的實際業績究竟是好還是壞,對于很多的上市公司而言,其公司股票在市場上的購買意愿情況大體是相同的。即使它們的業績好壞不一,這就會使得很多業績十分優秀的公司有動力向外界去宣傳自己、推廣自己,提升業務的成熟性、可靠性、在市場中占有率,也會提供一些真實可靠的投資信息來供相關的投資者做出甄別,進而吸引更多投資者加入到企業業務股票購買行列中。想要達到這個目的,IPO抑價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企業的高層能以此為策略去選擇合適的議價幅度和具體的比例,進而使得自己的股票能夠和績差股有所區別,不過這個信號傳遞方式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性。
2.2 承銷商與公司利益不一致
在實際的經營以及推廣過程中,承銷商和公司之間利益不一致的情況十分多見,這會導致整體上的業務推進存在很多的問題,也是IPO抑價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
承銷商和相關企業之間是委托代理的關系,如果他們的目標利益是一致的,那么可以獲得雙贏的局面;如果他們的目標利益不一致,就會導致很多問題的出現。因此企業的管理層在實際的股票發行設定過程中希望有很高的發行價格,這樣不僅可以使公司的利益獲得極大的提升,也可以使得他們手中的股票擁有很高的市值。承銷商有時不會發行價格過高的股票,發行價格過高的股票會給他們的承銷帶來很大的壓力。他們有責任盡力保證整體股票發行后的穩定性,如果定價過高,可能會造成一些市場的不認可局面,對于整體的穩定性保障是不利的,所以為了規避風險,承銷商不會同意在IPO股票交易首日就推出過高的價格,以造成價格破發的現象,因此他們會存在著一些蓄意壓低價格的做法,這就會導致相互之間的沖突。
2.3 外界投資者和公司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外界投資者無法掌握公司的完全信息,對于公司的股票經營策略而言,這都屬于商業機密,因此沒有辦法對股票做出相對完整及合理的判斷。他們在實際的投資決策做出時,大部分都會受到先行投資者的影響,特別是市場對于股票的預期,根據先行者以及市場的整體預測來做出自己的決策,也會結合掌握的信息,對相關的股票做出預期性的判斷。企業為了規避整體的發行失敗,因此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參與認購,發布很多的消息來證明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價格是最好的吸引因素,企業在努力證明的同時,也會選擇以較低的價格去推進,這樣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關注,特別是中小規模的投資者,這類操作就會逐步構建起相對較好的慣性,進而保持整體投資持續可靠地推進,結合串聯優勢來做出相關推廣。
3 IPO抑價的對策
3.1 推行相關的制度
結合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以及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政府所采取的核準制存在著很多的弊端。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和整體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適時地推出新的制度,以制度模式來引領實際業務的發展和改革,進而在根本上去規避那些業務存在的本質問題,使得資本市場能夠得到真正的完善。在IPO公開發行過程中,相應的保薦機構需要向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以及投資者做出相關的說明,也需要在詢價階段結合初步詢價和累計投標詢價等來滿足相關的業務要求。因此中小企業投資者需要更深入了解實際公司經營狀況和投資價值,這對于整體的IPO定價而言會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也會使得相關的數據足夠真實、可靠。
3.2 優化結構
對于我國的投資者而言,證券市場的主要交易者是一些中小規模的企業以及個人投資者,他們的慣性操作和樂觀情緒以及對于打新中簽的樂此不疲,會造成整體證券市場交易的混亂,也會因此影響IPO的抑價。中小投資者的研判投資規范以及投資風格和成熟的機構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因此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應當優化市場結構,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促進整體的機構投資者向著全面、真實、立體的角度發展,提升整體的投資者素質,提高機構投資的比重。隨著詢價制度的完善,大力將投資機構作為入手點來解決相關的問題,結合推進開放式基金等模式來做出相應的保障。此外,推動保險機構、信托機構以及合格的境外投資者入市,也會逐步構建起相對多元而可靠的投資者群體,這對于IPO抑價問題的解決也很有幫助。
3.3 倡導理性投資
投資者心理成熟度會直接受限于其信息的知識量,以及整體的知識結構。在具體的改革過程中需要漫長的時間積累和循序漸進。對于中國的資本市場而言,在市場化發行的前提下,整體的成熟度相對還不是很高,發展時間比較短,規則變化比較大,信息流動的效率相對較低。因此對于投資者的成熟成長而言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新時期,政府和相關的機構應當引導投資者向著更加成熟的角度邁進,倡導正確的投資,以客觀理性的心態去面對相關的IPO抑價問題。結合投資決策教育、個人資產管理、教育市場參與等方面開展相關的教育工作,幫助投資者構建起正確的投資理念,特別是一些企業和承銷商聯合起來的IPO抑價欺詐,要給予糾正和懲罰措施,保證整體上市場的可靠有序。
4 結語
我國在市場化實際發展過程中,對于相關的IPO存在抑價現象是可以理解的,需要結合實際的經營情況和市場的發展情況給出相關的解決策略,保證整體的市場發展可靠有序。
參考文獻
唐玨,王春萍.信息不對稱對IPO抑價影響機理研究——基于信息披露視角[J].價值工程,2019(29).
周仕盈,楊朝軍.漲幅限制、中國式IPO抑價與炒新頑疾——基于中美對比與生存分析的視角[J].系統管理學報,2019(05).
張前程,曹娜.投資者情緒對IPO抑價的影響——基于創業板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19(04).
作者簡介:劉衛(1984-),男,漢族,湖南衡陽人,中山大學經濟學本科,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計量經濟學、金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