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煜


2014年6月,由原內蒙古邊防總隊組建的第二支赴利比里亞維和警察防暴隊出征。聯合國利比里亞任務區地處熱帶叢林,遍地毒蛇蟲蟻,攜帶瘧原蟲的毒蚊子更是橫行肆虐。更可怕的是,防暴隊進駐任務區時,正值利比里亞大規模暴發埃博拉疫情。
疫情肆虐,要與病毒死戰
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已知對人類最致命的疾病之一,致死率高達90%。它可以通過接觸,在動物和人、人與人之間傳播,目前世界上還沒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療藥物。2014年埃博拉疫情是埃博拉病毒出現40多年來,最大規模、最為嚴重和最為復雜的一次。2014年8月6日,利比里亞國家政府宣布進入為期90天的緊急狀態。8月7日,利比里亞軍方展開“白盾行動”,控制從疫區進入首都蒙羅維亞的道路,并限制各州之間的人員流動。8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非洲埃博拉病毒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同時,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指出,埃博拉疫情已經嚴重威脅到國際和平與穩定。聯合國利比里亞特派團負責人聯合國秘書長特別代表蘭德格林稱利比里亞正面臨自2003年內戰結束以來的最嚴重威脅。利比里亞民眾防疫意識淡薄,醫療基礎設施落后,政府應對不力,任務區疫情形勢愈加嚴峻,整個國家衛生系統處于癱瘓狀態。我作為防暴隊指揮中心值勤官隨隊出征,在利比里亞的八個月里,我和我的戰友們就是在這種惡劣、危險的環境中,圓滿完成了聯利團賦予的各項任務。事實上,在利比里亞的每一天都在埃博拉疫情下度過,時時刻刻經歷著生與死的考驗。
疫情危急,要與死神周旋
防暴隊全體隊員在派出任務區前都經過嚴格的專業訓練,綜合素質較高,刀光劍影的正面交鋒我們并不怕,而那些看不見的死亡威脅卻讓人防不勝防,死神往往就在剎那間與我們不期而遇。
2014年8月16日下午,防暴隊赴外執行通信測試任務的車隊發現一輛黃色裝載機迎面駛來,車外懸梯上站著一個穿著白色防護服的人,當車隊與裝載機會車時,隊員們發現原來裝載機鏟斗里有一具用裹尸袋包裹的尸體。隨后對講機中機場哨位報告:一輛黃色裝載機鏟著的一具尸體被埋在了機場哨位西北方向距離哨位約120米的地方。8月20日凌晨1時45分,聯利團格林維爾分部向防暴隊通報,16日在機場附近掩埋的尸體,經檢驗為埃博拉確診死亡病例,這是防暴隊駐地錫諾州首例埃博拉病例,這標志著防暴隊駐地錫諾州已經成為疫區。防暴隊黨總支立即召集總支成員、分隊領導及各業務組負責人連夜召開緊急會議,通報疫情情況,宣布整個防暴隊立即進入埃博拉防控二級響應。
作為駐守在錫諾州的唯一一支成建制隊伍,防暴隊除了執行聯合巡邏勤務外,還承擔著聯利團分部及機場、油庫的定點駐守任務,受到了疫情的威脅。而且,防暴隊工作和生活不是處于絕對的封閉真空狀態,難免與外界發生接觸,存在著感染病毒的幾率,每次勤務對于我們來說都是生與死的考驗。為保證在埃博拉疫情下安全順利開展工作,防暴隊扎實落實防疫措施,制定完整科學的勤務守則,嚴格執行出入營門“消殺”制度,每日定時對營區“消殺”。在140名隊員共同的努力下,全體隊員無一人感染,平安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疫情無情,要展現大國作為
防暴隊身處疫區,面臨防疫物資短缺、防疫壓力大等問題,但防暴隊還是向有需要、最困難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防暴隊發揮一級醫院優勢,主動為駐地聯合國工作人員提供中醫理療服務和醫療支持,總結防疫經驗,形成了《預防埃博拉守則》,在聯利團格林維爾分部得到推廣。提出埃博拉疫情下的聯合巡邏、應急處突規范建議在聯利團廣泛共享。
我們了解到疫情期間,當地的情況非常嚴峻。在隔離帳篷治愈的埃博拉患者的衣物等生活用品在治療期間被銷毀,沒有衣物回家。醫院缺乏藥品、警員缺乏防疫裝備不能充分履行職責。教會學校的埃博拉孤兒沒有學習用品。得知以上情況后,防暴隊決定為錫諾州埃博拉特別工作組,為警察局、學校捐款捐物,盡己所能幫助當地人民抗擊埃博拉病毒,此舉受到了聯利團警察總監、駐地錫諾州州長和警察局長的稱贊與感謝。埃博拉疫情期間,防暴隊深入社區、為駐地群眾提供消防及道路救援、法律宣傳、安全教育支持。在勤務中宣講埃博拉防疫知識,提升防疫信心,加深了解,增進友誼。防暴隊積極展現大國作為,樹立大國形象,贏得了當地民眾的贊賞,外出執勤,總有當地群眾向防暴隊豎起大拇指,口中喊著“China,China”。
疫情面前,你我都不是旁觀者,無國界人種之分,防暴隊全體隊員不退縮、不慌亂,不言苦、不言棄,能夠站穩腳跟,見縫插針顯示存在,隨機應變展示作為,這都是因為有偉大祖國做后盾,給予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病毒無情,生活不易,經歷過與死神擦肩而過的日子后,才知和平之寶貴。愿世界的每個角落不再有疫情,愿你我學會努力生活,善待人生。
(作者為第二支赴利比里亞維和警察防暴隊指揮中心值勤官,現任職于內蒙古邊檢總站)
(責任編輯:張敏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