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琴斯
摘要 科研經費是農業科研單位主要的經費來源,科研經費的管理與核算是農業科研單位財務部門的日常工作,也是重點工作,關系著農科科研單位科研工作的順利推進。2016年國務院出臺了“放管服意見”后,對農業科研單位科研經費的管理和結算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在“放管服”改革下,農業科研單位財務部門如何落實科研經費管理和核算,避免出現“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局面,是農業科學研究單位需要面對的一道難題。鑒于此,對“放管服”改革下農業科研經費管理和核算工作進行思考。
關鍵詞 農業科研經費;“放管服”;管理;核算
中圖分類號:F8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20)08–0–02
Abstract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are the main source of funds for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e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s not only the daily work but also the key work of the financial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which is more related to the smooth promo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in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particular, after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opinions on the releas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in 2016, more requirements were put forward for the management and settl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Under the reform of “releas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how to implement the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by the financial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o be faced.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funds under the reform of “releas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research funds; Releas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Management; Accounting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8.090
1 科研經費“放管服”內涵
1.1 簡政放權
“放管服”科研經費改革的前提是放,改革目的是通過采取對一些預算科目和預算編制方式進行優化調整、下調和刪除一些預算比例條款、下放一些預算調配權利等措施,使科研單位或科研項目帶頭人獲得更多的財務支配權利。“意見”指出:在制定科研項目經費預算方案時,如果科研項目預算經費額度沒有高出科研項目總預算經費的10%,無須再次出示測算憑據;交流、合作、會議、差旅等經費可依規進行統籌利用和整合編制;上調間接經費比例,取消績效預算經費和勞務經費的比例限制,在執行預算時,將大部分直接經費的預算支配權利轉移給科研單位;會議和差旅經費由科研項目單位本著節約、簡單、高效的原則自行管理;項目基礎建設和科研裝備購置審批程序盡可能簡單化,確保科研項目負責單位充分擁有對剩余經費的自主支配權利。
1.2 明確管理權責,規范內部管理
“放管服”科研經費改革的關鍵是管,改革目的在于通過制定科研單位內部經費管理制度,提高科研單位自身控制經費和防御風險的能力,踐行經費支配內部公示等措施增強科研單位負責人經費管理支配規范性、責任感和自我約束力。內部管理的中心思想是明確項目經費支出審批權力、間接經費調配利用、科研項目預算調配、勞務經費配置管理、剩余經費內部支配權力以及經費管理權責落實等,明確和規范科研經費內部管理權力。
1.3 優化服務,實現經費高效管理
“放管服”科研經費改革的要務是服,改革指出,利用簡化檢查評審流程和更新服務方式等措施為科研工作者爭取更多的時間用于科研工作。要想簡化檢查評審流程,科研項目責任部門要優化檢查方式,刪減檢查數目,盡可能省去重復過度等檢查項目。服務創新的一個迫切需求是實行財務助理制度,把專業的工作交給專業的人員去做,發揮信息技術優勢,提升經費管理的便捷性和效率,構建不僅符合財務核算處理要求,還順應科研規律的經費內部管控機制。
2 農業科研經費管理工作“放管服”改革下的思考
2.1 農業科研經費管理現狀
當前,我國農業科研經費管理存在諸多弊端,科研經費日常管理中問題頻發。隨著近年來農業科研經費不斷增長,農業科研單位承擔的壓力更大,為了提升科研經費管理規范性,農業科研單位陸續出臺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是這些管理制度太過于行政化,并不太關注科研項目遇到的實際問題和管理制度與科研項目的實際適應性,脫離了科研工作的發展規律,科研工作者的信任感和滿意度不高,進而不利于科研工作者全身心地進行科研創新。
2.2 “放管服”改革下農業科研經費管理面臨的困難
2.2.1 自主權“下放”,分寸難以拿捏 “意見” 雖然已經出臺,但基層主管單位還未出臺對應的詳細準則,加之相關部門制度和“意見”沒有有機銜接,農業科研單位在執行時對科研經費自主權下放的分寸難以拿捏,拿捏不當很可能造成局面失控,與改革的初衷相違背,反而會害了科研工作者。
2.2.2 使用權管控能力還需驗證 “管”目的是讓科研經費支配符合科研規律,讓科研經費滿足科研項目責任人支配需要。當前,科研項目責任由科研單位法人承擔,在自主權下放后,科研單位法人“管”的責任變得更大。以往農業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屬于“加壓收緊”的性質,現在要往“減壓放松”的性質轉變,這需要面臨考驗。長期以來農業科研單位依賴于上級部門的管理政策,“不愿管、不敢管、不會管”,如何讓農業科研單位變得敢于管、管得住、管得好還需要驗證。
2.2.3 “服務”水平需要提升 “服務”不是財務審核放松,也不是方便科研工作者,而應是手續和流程的簡化與優化;“服務”也不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還需要領導的支持、相關部門的配合、科研工作者的理解配合以及客觀條件的支持。因此,農業科研單位需要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2.3 “放管服”改革下推進農業科研經費管理的建議
2.3.1 深入理解“意見”內涵,創造改革環境 農業科研單位要加強“意見”內部學習,營造出良好的改革氛圍,讓科研工作者清楚地認識到“放”是在有關的制度下“放”,改革是轉變管理方式和理念,而不是“不管”,“管”的目的是保障和促進科研工作。“服務”不是放棄原則而是通過簡化手續流程和利用信息等措施提高效率,最終實現服務促進科研。
2.3.2 提升責任感,抓好頂層規劃設計 單位領導層要提升管理責任感,抓好頂層規劃設計,組織協調內部相關部門共同制定經費管理及其他規章制度,在各級“放管服”意見允許的前提下進行規章制度的完善優化,不斷提升經費的管理水平,做到接得住和管得好,調動科研工作者的創造力和積極性[1]。
2.3.3 轉變管理作風,提升服務水平 單位還要積極轉變管理作風提升服務水平,通過簡化程序和改進制度去除多余的環節。例如,簡化內部檢查評審,積極優化工作方式,重視政策宣講,實行財務助理制度等,把專業的工作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減輕科研工作者的負擔,讓科研工作者專心開展科研創新工作,有效挖掘科研經費的相關效益。
3 農業科研經費核算工作“放管服”改革下的思考
3.1 農業科研經費核算工作現狀
我國農業科研單位基本都屬于非營利性質事業單位,農業科研單位的工作目標是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經費主要來自國家財政補助,然而國家給予農業科研單位的財政支持比較有限,單位應當做好經費核算工作,對科研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由于當前農業科研單位經費管理機制的限制,當前農業科研單位缺少信息化科研經費管理與核算控制體系,直接使農業科研經費核算問題日益凸顯,科研經費運作規律也得不到體現。究其原因:一方面,沒有形成系統化和科學化的科研經費核算流程,當前,在核算農業科研經費時,一般把、將直接成本與項目成本畫等號,沒有把間接成本充分分配在各個項目中,也沒有將間接經費支出充分算到科研經費中,這樣的方法比較簡單化;另一方面,開展科研項目過程中忽略了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相關經費從科研單位財政補助中扣除,開展科研項目產生的有關人力成本沒有完全反映出來,造成事業經費與科研經費二者配置比例不均衡,科研經費往往有多余,而事業經費往往存在空缺,單位應當盡快構建起一整套完善的科研經費核算體系[2]。
3.2“放管服”改革下推進農業科研經費核算工作思路
作業成本法為農業科研單位建設全新的科研經費核算體系指明了思路,作業成本法根據成本動因和資源動因配置間接資源,相比傳統計算法成本配置更科學。以某農業科研項目經費核算為例進行作業成本核算,作業成本核算具體包括六步:第一為資源,資源具體指的是科研項目開展過程中所用到的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第二為作業,作業是該科研項目從開始實施到實施結束各個環節工作的總和,具體指的是科研人員在消耗一定資源基礎上所開展的科研工作;第三為資源動因,也叫作將作業動因;第四為作業動因,第五為作業中心,第六為成本庫,成本庫具體指的是科研項目所需的材料試劑、儀器設備和人員經費等,這些可直接作為作業成本核算對象。當前,項目成本核算只包括項目產生的直接經費,基本不包括期間經費和間接經費。“放管服”后分攤比例雖稍有升上,項目成本核算仍然不是全部費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核算成本時應當對間接經費所占比例引起重視,合理核算應計卻未計的間接成本,完全核算科研項目經費。
4 結語
科研經費是農業科研單位開展科研工作的基礎保障,也反映了農業科研單位的科研實力。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農業科研單位需要繼續深挖“放管服”精髓,并根據科研工作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多種措施,切實推進“放管服”改革下農業科研經費管理和核算工作,為農業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的經費支配權利,真正實現為農業科研工作者減負,從而調動農業科研工作者的科研創新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舒軍,徐娥.淺談放管服改革下農業科研經費管理與核算[J].財經界,2018(12):19–21.
[2] 沈云飛,吳昊,王露.農業科研單位科研經費管理“放管服”思考[J].財經界,2017(12):104–105.
責任編輯:黃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