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西安、洛陽考古旅游產品設計

2020-05-12 05:42:54李艷花
資源開發與市場 2020年5期
關鍵詞:洛陽博物館旅游

李艷花,寇 磊

(西安財經大學 商學院 現代企業管理研究中心 陜西 西安 710061)

“歷史不是考古學家的私有藏品,考古學資料是全人類的財富”[1],當前世界考古發展的一個共同趨勢是走向公眾,而旅游是實現考古走向公眾的一條天然途徑。考古旅游是以考古活動、考古發現的古代物質文化遺存為旅游吸引物,具有游覽觀光、學習求知、參與體驗、休閑娛樂等功能的專項旅游,其中不僅包括考古活動旅游、考古遺跡旅游和考古遺物旅游,還衍生出修學旅游、科普旅游和探險旅游等不同類型的旅游活動[2]。西安、洛陽作為我國歷史上重要的古都,歷史遺產豐富,它們的城市建設和發展也始終同遺址和文物親密相伴。西安坐擁周、秦、漢、唐的華貴,洛陽涵納夏、商、東周、漢魏的風姿,成為我國大遺址保護的“先鋒片區”[3]。在文化旅游融合的背景下,科學發展考古旅游,顯化兩座城市源遠流長、厚重博大的文化積淀,打造跨省發展的“雙城記”,不僅可以促進兩座城市實現良性互動發展,還可以促進考古領域與旅游業相互滲透,以豐富考古學和旅游學的學科內涵。

1 研究背景

西安、洛陽曾經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曾是世界上最繁華、最開放的大都市,是中華文化的見證者和親歷者,它們的遺存和遺物應該走出考古學的象牙塔,實現全民共享。

1.1 古代都城中的重要“雙都”

眾多專家學者對中國古都問題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4]:中國古代統一王朝與分裂時期和近現代的首都,主要設在現在的西安、洛陽、北京、南京與開封5個城市或其附近。作為古都,西安與洛陽是一對命運與共的城市,在中華民族最繁盛的時候一個是西京,一個是東都,共同譜寫了漢唐氣象[5]。西安具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朝代在此建都;洛陽作為我國建都時間最長的古都,先后有夏、商、西周、東周、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晉等王朝在此建都。兩座城市在歷史上長期互為首都和陪都,在西周時期,洛陽就是與鎬京并立的都城,鎬京是宗周,洛邑為成周,含有陪都之意。正如譚其驤先生所言“自西周至隋唐,長安洛陽往往二都并建,同時作為帝王的東西二宅”[6]。

1.2 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雙城”

西安、洛陽是漢代絲綢之路的東起點。2012年,我國聯合中亞五國向世界遺產中心申報“絲綢之路”世界遺產,西安、洛陽均有眾多遺跡入圍。其中,西安的漢長安城遺址、唐長安城遺址(包括大明宮遺址、西市遺址、天壇遺址、明德門遺址、延平門遺址、興慶宮遺址、含光門遺址、大雁塔、小雁塔)、鳩摩羅什舍利塔、興教寺塔、大秦寺塔、西安清真寺等6處14個文物點入選申遺名單;洛陽的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白馬寺和漢函谷關4處遺跡入選申遺名單。2014年,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古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其中,西安的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和洛陽的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新安漢函谷關遺址入選。

1.3 古都旅游的特殊“節點”

古都旅游在我國的旅游發展中一直占據重要位置。“古都”的稱號既是對古都歷史地位的承認,也是獨特的城市名片,為旅游業發展提供了獨特的資源。就東西向而言,西安、洛陽幾乎在一條直線上,這也是歷史上建都的一條東西向軸線。元代大一統以前,歷朝歷代建都幾乎就在西安、洛陽之間徘徊。歷史上,很多王朝進取則定都長安,守成則建都洛陽。如劉邦曾定都洛陽三四個月,后來接受婁敬和張良的建議,西遷長安。東漢時由于國力衰敗,很難戰勝匈奴和羌,只能建都洛陽以求自保。因此,西安和洛陽具有歷史的一脈相承,成為我國古都中的特殊節點。

1.4 “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新發展機遇之雙城

隋唐之后,隨著經濟重心逐漸南移,政治中心逐漸東移,西安、洛陽逐漸失去了往日的輝煌,雙城相伴在孤獨中沉睡。2013年,我國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提出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西安、洛陽應乘勢而上,抓住新的發展機遇,依托雄厚的古都文化資源,發展考古旅游,促進城市現代化發展與傳統文化復興,打造絲路“雙城”。

2 西安、洛陽旅游資源優勢

長期的古都發展史,為西安、洛陽城市留下了豐富的遺址、遺物與古跡。兩城市的考古旅游資源數量多、品質高、時代鏈完整,大多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世界文化遺產、博物館等形式呈現,為考古旅游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2.1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大遺址是文化遺產最具代表性的組成部分,考古遺址公園是我國大遺址保護領域日趨成熟的一種考古遺址保護和利用模式。2010年10月,國家文物局在全國范圍內遴選了一批極具重大考古價值、歷史價值、科研價值、教育價值的大型考古遺址,設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成為全國文物保護的范本。西安、洛陽在考古遺址公園的立項和建設方面成績斐然:①西安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西安依托周、秦、漢、唐遺址積極建設遺址公園。2010年國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12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西安的漢陽陵考古遺址公園、秦始皇陵考古遺址公園、大明宮考古遺址公園入選,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和秦咸陽城考古遺址公園同期獲準立項。2017年,漢長安城未央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這些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大明宮考古遺址公園的遺址保護改造工程,強調遺址周邊的環境中居民的生活質量也不容忽視,開創了“以人為本,因地制宜,讓全社會共享保護成果”的古城大遺址保護新模式。②洛陽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2006年以來,洛陽借助國家大遺址保護的機遇,先后實施了漢魏故城閶闔門遺址、隋唐城定鼎門遺址和偃師商城西城墻等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啟動了隋唐城宮城核心區拆遷整治工程,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截至2018年,洛陽擁有隋唐洛陽城、漢魏洛陽故城和二里頭遺址3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偃師商城遺址也獲準立項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洛陽的夏、商、東周、漢魏、隋唐“五都”遺址全部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形式進行開發和保護,為洛陽考古旅游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2.2 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包括世界自然遺址、文化遺產(包含文化景觀)、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三類[7]。其中,世界文化遺產包括文物、建筑群、遺址。西安、洛陽依托豐富的遺址遺跡,各擁有6處世界文化遺產。①西安的世界文化遺產。截至2019年,西安市擁有秦始皇陵兵馬俑、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6處世界文化遺產。其中,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于1987年12月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于2014年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遺產點入選世界文化遺產。②洛陽的世界文化遺產。截至2019年,洛陽共擁有龍門石窟、回洛倉遺址、含嘉倉遺址、漢魏洛陽故城遺址、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新安縣漢函谷關遺址6處世界文化遺產。其中,龍門石窟于2000年11月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回洛倉遺址和含嘉倉遺址于2014年作為“中國大運河”河南段的遺產點入選世界文化遺產。漢魏洛陽故城遺址、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新安縣漢函谷關遺址2014年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遺產點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2.3 博物館

博物館是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與人類文化遺產實物的場所[8],博物館及其衍生物是考古旅游發展的重要載體。西安、洛陽擁有為數眾多的綜合性和專題性博物館,是發展考古旅游的重要資源。①西安的博物館資源。作為陜西省的省會和知名的古都,西安素有“天然歷史博物館”之稱。截至2018年,西安共擁有各級各類博物館138座。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首批中國“AAAA”級旅游景點、國家一級博物館,藏有一級文物762件(組)、國寶級文物18件(組),其中2件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居我國博物館前列。由于參與了《國家寶藏》節目,陜西歷史博物館成為大西安的“網紅博物館”。碑林博物館是陜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志和石刻為主,成為在我國獨樹一幟的藝術博物館。西安博物院以著名唐代建筑小雁塔為中心,整體按文物鑒賞、旅游觀光、綜合服務三大功能區設計,形成集博物館、名勝古跡、城市公園為一體的歷史文化休閑場所。半坡遺址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也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以大唐西市博物館、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為代表的非國有博物館在全國也具有較大影響力。②洛陽的博物館資源。洛陽市著力打造中原文化特色“博物館之都”,截至2018年,已建成開放各類博物館68個。洛陽博物館創建于1958年,館藏文物40多萬余件,展出文物1.1萬余件,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洛陽市的文化地標。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原名洛陽古墓博物館,于1987年建成開放,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館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依托21世紀重大考古發現——“天子駕六”大型車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是一座以原址保護展示的東周時期大型車馬坑為主體的博物館,輔展包括東周王城概況、王陵考古的新發現和部分東周時期珍貴文物的“王城、王陵、王器”專題博物館,是當今世界獨一無二的“駕六”遺存。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以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郭愛和創立的“洛陽三彩”學說為基礎,并以其“三彩藝”釉畫作品及不同時期的“洛陽三彩”藏品為主體,收藏洛陽三彩藏品近千件,集洛陽三彩藝術的研究、制作、展示和銷售于一體,既能夠使觀眾近距離清晰地觀瞻洛陽三彩藝術,又能夠給觀眾提供體驗三彩工藝的實踐操作。

2.4 其他重要考古旅游資源

文物保護單位是重要的考古旅游資源,它們很多沒有成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世界文化遺產或者博物館,但發展考古旅游時卻不可小覷。如西安的藍田猿人遺址、姜寨遺址、楊官寨遺址等,洛陽的關林、白馬寺、千唐志齋等。截至2018年,西安市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8處;洛陽市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2處。

3 西安—洛陽旅游發展現狀及對比

作為絲綢之路上的兩座重要古都,目前西安、洛陽兩城市間高鐵趟數多且用時均不到2h。因此,兩城市合作開發出新旅游產品,聯合設計考古旅游線路,進而深層次開拓旅游市場,具有可行性和極高的現實意義。

3.1 主要客源國構成

西安、洛陽都是我國入境旅游重點城市和旅游熱點城市,其中西安市作為陜西省的省會城市,接待游客的數量和旅游收入遠遠超過河南省洛陽市。但從2013—2017年兩個城市的主要客源國組成(表1)可以看出,它們有很多共同的客源國,如韓國、日本、美國、德國、法國等。因此,西漢和洛陽兩座城市可以合作向共同的客源國推出考古旅游線路,以提振入境旅游。

表1 2013年—2017年西安洛陽主要客源國組成

3.2 主要旅游線路

作為較早發展的旅游城市,西安、洛陽均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旅游線路,在游客心目中有了固定的形象,無論是團隊游客還是散客,在兩座城市的旅游內容基本相同。西安的旅游線路主要有市內(西安城墻、大雁塔、陜西歷史博物館、鐘鼓樓廣場)+東線“二日游”或者市內+大東線(兵馬俑、華清池、華山)“三日游”,自由活動時游客一般選擇回民街或者永興坊。洛陽的旅游線路以“一日游”為主,主要是少林寺、龍門石窟,部分線路包括白馬寺。在牡丹花開的時節會有專門的賞牡丹游(一般去牡丹園),時間以1d居多。

3.3 世界遺產旅游現狀

西安、洛陽分別擁有6處世界文化遺產。其中,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大雁塔是西安的旅游熱點景區,洛陽的龍門石窟是洛陽的旅游熱點景區。除了這些,其他各世界遺產的市場知名度低、旅游吸引力弱,游客接待量較少。

3.4 A級景區數量

西安市共有A級景區80家,其中5A級景區6家(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華清池景區、西安城墻景區、西安碑林博物館和西安城墻—碑林歷史文化景區)、4A級景區26家、3A級景區32家、2A級景區16家;洛陽市共有A級景區48家,其中5A級景區5家(龍門石窟、白云山、老君山、雞冠洞、龍潭大峽谷)、4A級景區21家、3A級景區18家、2A級景區4家。

4 西安、洛陽考古旅游產品設計

考古旅游產品的設計主要面向專業游客與中小學生群體。專業游客包括考古、美術、歷史、設計、城市規劃、旅游管理、建筑學等專業的專家、研究人員和大學生群體。一方面,幫助他們開展相關研究,進行專業知識學習;另一方面,借助他們的專業成果,為兩個城市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面向中小學生群體開展與課程學習有關的研學旅游線路。和一般的旅游線路不同,考古旅游線路要有專業的人士進行專業知識的講座與探討。因此,西安、洛陽的考古旅游產品需要同兩省的考古研究院、相關高校和文博單位進行密切合作,共同進行相關內容的開發與設計。

4.1 面向專業人士的考古旅游設計

本文依據考古旅游市場的需求特點,從西安、洛陽的考古旅游資源資源構成出發,以定都、建都、寺廟、藝術等為主題內容進行了考古旅游線路的設計。

定都考:以西安、洛陽的國家遺址公園為旅游線路的主要節點,開展以定都史考證為主題的考古旅游。國都通常是一個國家的政府所在地、政治活動的中心城市、各類國家級機關集中駐扎地,是國家主權的象征城市,都城擇址與國家性質和國家發展變化密切相關,會有多種考量,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關于古都選址的政治、經濟、 社會、思想、軍事、文化、風水構成、自然環境變遷的考量對現代城市建設和當代旅游者均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西安、洛陽在古都中無疑是最典型的,對我國古都制度有許多重要的開創和發展之功,所體現的我國古代定都觀念與都城制度對后世有重要的影響。如洛陽二里頭都城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就是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提到“昔三代之皆在河洛之間”的有力佐證。而夏朝定都洛陽的重要目的是尋求優良生態環境,滿足生存訴求,實現族群的生存發展;商代的擇都理念比夏代有所發展,除了對自然災害、物質資源、生存環境等自然因素的考慮外,在商代晚期,都城概念上出現了“國家之中”的意識,成為后世立都于“天下之中”擇都理念的重要基礎;西周以洛陽為都,體現的是都城選擇中的全局意識,既有延續夏之正統地位的政治內涵,又有加強控制商遺民和東方地區的統治需求,既考慮到洛陽地區天下之中的交通地理優勢,又注重其環境優越、資源物產豐富的生存環境優勢。

建都考:以西安大明宮遺址、漢唐長安城遺址、楊官寨遺址,洛陽漢魏洛陽故城遺址、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等為主要節點,開展以都城建設考證為主題的考古旅游。我國古都的規劃建設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集中體現,它的選址、營造、形制變遷乃至毀棄都反映了中國古人的哲學觀、宇宙觀,并受到當時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制約[9]。以南北中軸線為中心左右對稱,宮殿官署與居民區截然分開的布局是中國古代都城建設的基本形制[10,11]。我國古代都城的建筑以中軸線為中心左右對稱的布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每座宮殿單體建筑以自身的中軸線對稱;二是整個宮殿建筑群即后世的皇宮沿著南北中軸線對稱;三是整個都城南北中軸線對稱,且主要建筑的中軸線與整個都城的中軸線相重合[12]。西安、洛陽在都城建設上均有許多獨到之處,對后來的中國都城建設甚至國外許多城市(如日本的京都、奈良)的建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很多做法值得現代城市建設借鑒。

寺廟考:以西安大慈恩寺、薦福寺、興教寺、草堂寺、華嚴寺、興善寺、香積寺等,洛陽少林寺、白馬寺、龍門石窟等為主要節點,開展以佛教發展史考證為主題的考古旅游。佛教寺廟作為珍貴的宗教文化遺產,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古絲綢之路與佛教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西安、洛陽的佛教寺廟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寺廟考的內容主要有佛教發展史考、佛教經典考、佛學交流、禪修體驗、善行旅游、佛教養生等內容。發展寺廟考的目的在于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思想,而不是發展信徒。因此,寺廟考線路要結合時代特色,重視發揮宗教協會、佛教研究學者的作用,將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體驗結合起來,激發參與者對宗教文化的濃厚興趣和深層體驗。

藝術考:作為古都,西安、洛陽的許多遺跡、遺物在繪畫、雕刻、書法、建筑、音樂、文學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成就,對現代的藝術設計與創造有重要的影響。以西安、洛陽的博物館、古建筑為主要吸引物,以造型藝術、繪畫風格、彩畫紋樣等為主題,以藝術家、藝術工作者、藝術院校師生、藝術愛好者為主要對象,聯合開展以藝術考察、寫生、藝術創作為主要內容的藝術考古旅游。具體內容:白馬寺、龍門石窟與大慈恩寺的佛像造型藝術、建筑設計風格、彩畫風格、服飾設計、經變故事創造等,將傳統的信仰、審美與現實結合,使它們成為現代藝術創作的源泉,從而培養提升人們的審美水平,鼓勵創作出更多有價值的藝術作品。

4.2 面向中小學生的研學旅游設計

面向中小學生的研學旅游線路,以增加學生對古都歷史的和文化文物遺產遺存的認知,強調旅游內容的知識性與情操的培養。2016年,國家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了《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要求各地將研學旅行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動研學旅行健康快速發展,這是兩城市聯合發展考古研學旅游的重要機遇。和專業人士的考古旅游以實地考察、專家講座為主,強調學術性不同,中小學生的研學旅游要突出內容的生動性和趣味性,通過參與激發中小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興趣。在內容上可以增加模擬考古實踐、高等學府游學、藝術熏陶體驗、禮儀習俗體驗等活動。

模擬考古實踐:模擬考古是在已經完成考古發掘的遺址上,將部分文物的復制品埋藏起來,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參與者在學習考古發掘基本知識技能之后,借助專業考古工具,進行模擬發掘、器物整理、修復和歸類等工作,從而使參與者體驗到考古發掘的科學性與神秘感。模擬考古是目前國內外頗受歡迎的體驗項目。西安、洛陽的考古遺址公園都具有發展模擬考古的條件,如大明宮遺址公園已經有了模擬考古體驗項目。作為兩城市聯合開發的模擬考古實踐,在埋藏文物復制品時要充分考慮兩個城市之間的歷史淵源,注意文物之間的線索鏈接,使參與者在模擬考古時,能主動發現真實的歷史,增強他們的成就感。

高等學府考古游學:高等學府游學一直是中小學生游學項目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西安、洛陽均擁有歷史悠久的高等學府,它們所處的位置也歷史悠久。如西安交通大學興慶校區、曲江校區、雁塔校區分別位于唐興慶宮、曲江流飲、大雁塔附近;陜西師范大學雁塔校區旁邊就是唐天壇遺址;洛陽師范學院所在的安樂窩為宋代邵雍故居所在地。這些高等學府具有非常悠久的建校歷史,特別是西安交通大學的“西遷精神”在國內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西安、洛陽的高等學府考古旅游線路一方面是考察游學高校本身的發展歷史、學校特色等內容;另一方面結合歷史遺跡,對它們校址的歷史進行考察研究,寓教于樂。

藝術熏陶體驗:藝術教育是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方面。針對中小學生的研學旅游活動中,可以借助西安、洛陽在書法、繪畫、雕刻、戲劇藝術等方面的特色和優勢,設計有特色的藝術熏陶體驗內容。如在碑林博物館進行現場書法練習和碑拓學習,在龍門石窟進行素描寫生,在半坡博物館進行陶藝制作等活動;在西安學習秦腔,在洛陽學習豫劇等。

禮儀習俗體驗: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而西安、洛陽都是我國禮儀的重要發源地,具有研究和學習禮儀的天然優勢。自原始社會晚期,若干禮儀因素就陸續或約定俗成,或人為制定出來,并在實踐生活中加以施行。經過夏、商兩代的不斷發展和損益,至西周初,周公姬旦“制禮作樂”,禮儀趨于完備。春秋戰國禮樂崩壞,大量禮儀散佚,若干內容被戰國秦漢時期陸續撰作的有關文獻典籍,尤其是儒家學派的文獻典籍加以記載,《周禮》就是其中的經典。漢風唐韻也和現代禮儀有密切的聯系。因此,在中小學生的研學旅游中,傳統禮儀習俗的學習體驗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環節加以設計。

猜你喜歡
洛陽博物館旅游
洛陽關(中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14
洛陽正大劇院
現代裝飾(2022年1期)2022-04-19 13:47:12
博物館
小太陽畫報(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立法為民”的洛陽實踐
人大建設(2019年9期)2019-12-27 09:06:20
洛陽自古繁華
海峽影藝(2019年1期)2019-06-24 07:36:48
旅游
博物館奇妙夜
露天博物館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海外英語(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无码AV动漫|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99re在线视频观看| 不卡国产视频第一页| 亚洲二三区|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福利一区在线|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97超爽成人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 91亚洲视频下载|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18禁黄无遮挡网站| 草逼视频国产| 久久一级电影| 国产在线自揄拍揄视频网站|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国产乱子伦视频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操美女免费网站|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亚洲va欧美ⅴa国产va影院|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在线观看国产精美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页|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色天天综合| 毛片视频网|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亚洲性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国产女人爽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亚洲国产看片基地久久1024 | 亚洲另类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福利|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99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精品色综合|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