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心楗
摘 ?要:排球專項身體素質是排球技術教學依賴的的基礎,對技術的掌握具有促進作用。掌握任何一項技術動作,必須具備相應的身體素質。在排球技術教學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以身體素質做載體。本文重點論述了排球專項速度素質對排球技術教學效果的影響。身體素質分為一般身體素質和專項身體素質,而一般身體素質卻是專項身體素質的基礎。
關鍵詞:排球 ?專項 ?身體素質 ?速度素質 ?專項素質
中圖分類號:G8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c)-0029-02
1 ?速度素質對教學效果的影響
速度素質是指人體在單位時間內完成某個動作或位移某段距離的能力。排球運動中的反應起動、移動、傳球、墊球、發球、扣球和攔網技術都需要在快速中完成動作。因此,速度素質對排球專選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同樣對排球技術教學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速度素質包括反應速度、移動速度、蹬跳速度、手臂揮動速度等。根據排球的特點,任何一項專項身體素質都對排球運動及專項排球技術教學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為了更加說明問題,從速度素質中的反應速度進行說明。
1.1 反應速度
反應速度是指動作反應潛伏期,即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快慢。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反應速度就是感應器接受外界刺激通過傳入神經、中樞神經、傳出神經到效應器做出應答性反應過程的快慢。即人體對外界刺激的作用反應的動作快慢。這種能力通常以“綜合反應時”來反映。例如:從看到對方扣球到開始做相應的接球動作所需要的時間。
反應速度由啟動速度、動作速度及反應速度三部分構成。
1.1.1 起動速度
起動速度就是人體由靜止到運動這一過程的時間長短。這就是在比賽和上課時對來球做出準備姿勢到接到球的身體運動這一時間過程。它對場上各種刺激進行加工,做了一次預見性的判斷。
起動速度包括3個方面:視野、判斷力、爆發力。
(1)由于比賽和教學都是在18m×9m的排球場上進行的(比賽相對于教學要激烈的多),這就要求場上的每個隊友都必須縱觀全場和縱覽全局,有目的地擴大視野,隨時觀察本隊隊員、對方隊員及教學中同學所處的位置和球的運行情況,并根據球的飛行情況做好急速起動的準備。這在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對提高動作質量有顯著的影響。
(2)移動要根據場上情況判斷,這種判斷能力對起動及時與否有很大影響,它不屬于身體素質的問題,是對戰術意識強弱的表現。這要通過戰術、技術訓練來提高。只有提高了這種判斷力,才能做好場上的移動。對教學而言,自己預先判斷好了球的飛行路線、落點,才能繼續下一個練習的進行。如果判斷不準確,總成為死球,總是中斷練習,動作不能連貫進行,蓄意破壞動作的整體性,這樣的教學效果是很差的,而且也不利于技術連貫,使學生厭倦學習、怕練習,以至于動作不規范,不符合生物力學原理,不利于身體健康。只有理解了技術動作的內涵和外延,進行反復練習,提高排球的技術、戰術,鞏固動作并熟練掌握,才能逐漸形成條件反射,對排球教學的完整性有積極的意義。
(3)排球運動中隊員要有良好的起動速度,不僅要提高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而且要發展機體的效能力。它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發揮出盡可能達到最大力量的能力,也就是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發展力量素質。因為力量素質是排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基本素質之一,是掌握運動技術、發展身體各項技能、提高運動成績的基礎。排球運動員的靈活性、協調性、耐力等都與力量素質有密切的聯系。如果具有良好的爆發力,在教學過程中,起動速度、擺脫靜止的時間就短,使得排球課的教學氣氛積極向上,提升學習的興趣。
1.1.2 動作速度
在排球場上完場各種擊球動作的速度就是動作速度。排球運動對動作速度的要求很高。測定男子扣球速度已超過30m/s,女子已超過20m/s。沒有相應的揮臂速度是達不到這么快的扣球速度的,即動作速度是對于完成動作過程的快慢而言的。
在技術教學過程中,任何一項技術動作都要突出一個“快”字,這就要所做的動作速度要快。例如,在接一傳球的過程中,一切的前期準備都已到位(視野、判斷力),然而在擊球時,由于動作速度緩慢而導致成了死球,這是由于自身動作的緩慢導致的。由于自身的專項身體素質,對技術動作理解出現了偏差,完成遲緩或者完不成技術動作,這樣依賴于專項身體素質完成的技術動作將無法完成,不利于完整的技術教學。在排球比賽中完成一次進攻所用過的時間也就在7~8s之間,也就是完成一項技術動作不到2s,體現技術動作的完整性就在瞬間。提高動作速度有利于與技術動作的完整性傳授。
1.1.3 應變速度
應變速度是人在外來條件變化下做出相適應的反應的快慢,也就是通常所指的靈活性。排球運動中的情況千變萬化,需要敏捷的反應、靈活的頭腦、靈巧的身體,動作才能隨機應變,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場上需要。
1.2 反應速度的訓練方法
發展反應速度的訓練方法有很多,本文只列舉一些方法僅供參考。強度和量度在教學中有教師根據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的情況而定。
1.2.1 起動速度的練習方法
(1)站、坐、跪、臥姿準備,看教師向各個方向起動。
(2)隊員背對墻站立,自己對墻拋球并迅速轉身將反彈球墊起。
(3)移動截球:教師在網前站立,隊員在半場中做好準備,老師向各個方向各位置拋球,要求隊員迅速判斷移動,在球未出半場或落地之前將球截獲。
(4)2人隔網相對,一人做各種快速徒手移動及攔網動作,另一人力爭同步跟隨。
1.2.2 動作速度練習方法
(1)2人一組,相距10m以上,相互單手肩上擲排球。要求以揮手臂扣球動作擲球,并且使球出手后近似平行飛出。
(2)原地對墻用扣球動作甩壘球。
(3)連續跳欄架3~5個,腳落地后立即跳起,節奏感要強。
(4)助跑起跳網上甩壘球。
1.2.3 應變速度的練習方法
(1)結合體操中的技巧動作,練習滾翻技術,如前滾翻、側滾翻、魚躍滾翻等。
(2)籃球中與排球相遷移的動作,如蓋帽等。
(3)各種移動步伐的聯系,如交叉步、并步等。
(4)分散注意力的練習,如盯球移動傳球、攔、防、傳、調的組合等。
不論哪種練習方法,都是結合專項身體素質進行的技術動作練習,在技術教學中的影響中有深刻的意義。
2 ?結語
專項身體素質是根據排球技術動作結構的特點,利用輔助器械和徒手做模擬的訓練,也可以結合球在基本技術訓練中上身訓練的部分,任務是按技術動作規格的要求,強化某部分肌肉、韌帶的訓練,以建立正確的動力定型或改進技術動作。它對排球技術教學的效果有顯著的影響。
2.1 專項身體素質對技術動作學習有促進作用,且使動作精準化
由于動作之間的遷移,使機體學習動作的時間縮短,且容易掌握,對教學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2 技術教學的基礎是身體素質,身體素質又是技術展示的基礎
有了良好的身體素質,很容易完成技術動作,對技術教學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3 ?結語
總之,專項身體素質與排球技術教學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互相影響。專項身體素質是技術動作的保障,技術動作反過來影響身體素質。技術完成的好壞依賴于身體素質的強弱,在排球技術教學中,身體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技戰術的學習。只有保證了專項身體素質,才能在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吳中量,李安格.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葛春林.最新排球訓練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3] 王彤.我國青年女排各專位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現狀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