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國
摘 ?要:面對國內治安形勢多變的情況,培養實戰能力較強的警察專業人才任務緊迫。在警察專業院校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從實戰出發,培養警察學員的戰斗技巧,還要強化基礎訓練,提升警察學員身體素質水平,從而使其學到的戰斗技巧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徒手控制是警察院校學員的一項基礎實戰技能,在其教學過程中,需要強化學員速度力量訓練。本文對警察院校徒手控制教學的內容及重點進行分析,探討速度力量訓練在徒手控制教學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研究警察院校徒手控制教學有效開展速度力量訓練的方法,以期促進警察院校徒手控制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速度力量訓練 ?警察院校 ?徒手控制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c)-0040-02
1 ?警察院校徒手控制教學內容及重點
警察院校徒手控制教學屬于近身搏擊技術的一種,掌握徒手控制技能,可以對對手進行快速、精準的打擊,并提升自我保護能力。在開展警察院校徒手控制教學的過程中,還要培養學生的實戰心理素質,幫助其克服心理緊張情緒。同時也要開展必要的戰術訓練,幫助學員活躍思維,在實戰中善于找到自身優勢及對手的突破口,從而獲得近身搏擊的勝利。總體而言,警察院校徒手控制教學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訓練項目,在學習徒手控制技術動作前,還要開展身體素質訓練。其中,速度與力量訓練是徒手控制教學基礎訓練中的重點內容,對學員技術動作的應用水平有重要影響。學員只有具備較強的速度和力量素質,才能靈活運用踢、打、摔等各類技術動作,并給予對手有效的打擊。在徒手控制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應從實戰要求出發,提升學員的綜合素質能力[1]。
2 ?警察院校徒手控制教學中速度力量訓練的重要性
2.1 幫助學員提升實戰對抗能力
開展速度與力量訓練,能夠有效幫助學員提升實戰中的身體對抗能力。速度和力量訓練是針對徒手控制技術動作的學習需求,通過合理設計訓練方式及負荷量,幫助學員逐漸提升身體素質水平,使其徒手控制技術動作可以更具有爆發力。在實戰過程中,決定學員對抗能力的關鍵要素往往不是徒手控制技術動作的完成情況,而是學員的思維反應速度和身體執行力。一些學員由于身體素質水平較差,容易出現動作跟不上思維的情況,白白錯失打擊對手的寶貴機會。通過開展速度力量訓練,能夠解決此方面的問題。
2.2 幫助學員掌握徒手控制技術要領
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條件,可以為學習徒手控制技術動作打下良好基礎。學員要完成某個技術動作,首先要具備足夠的力量素質,對對手進行有效打擊。無論是出拳還是出腿,如果力量不足,都難以對對手造成傷害。而且徒手控制中的動作力量并非運用蠻力,同時融合了柔韌性、速度等諸多要素,只有達到相應的身體素質標準,才能對各種技術動作進行靈活運用。在實戰過程中,如果雙方搏擊技術水平相近,力量和速度也是勝負的決定性因素。應通過合理設計速度力量訓練內容和形式,幫助學員打好徒手控制運動基礎[2]。
3 ?警察院校徒手控制教學中速度力量訓練的有效方法
3.1 速度訓練方法
3.1.1 訓練方式
在開展徒手控制教學速度訓練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多種訓練方式,每種訓練方式有不同的側重點,可以對學員反應能力、躲避能力、爆發力等進行有效訓練。其中,示靶訓練是培養學員反應能力的一種訓練方式,學員只有先具備足夠的反應能力,才能根據實戰情況靈活選擇戰術和技術動作,達到克敵制勝的效果。在示靶訓練過程中,由陪練員進行無規律示靶,然后由學員快速完成擊靶,提升其反應能力。步伐移動訓練主要是針對學員步法移動速度開展的訓練,包括前滑步、后滑步和交叉步訓練等,通過開展高頻率訓練,讓學員掌握步伐的靈活變換能力。腿部爆發力訓練一般采用蛙跳的方法進行訓練,可以提升學員腿部技術動作的攻擊速度和爆發力。此外,速度訓練還包括防守反擊訓練,采用對練的方式,由陪練員進行先實施攻擊,學員作出防御或躲避,然后伺機采取反擊措施,可以同時鍛煉學員的反應能力和爆發力。
3.1.2 訓練負荷
在開展速度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對訓練負荷進行合理控制,負荷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學員速度力量素質的提升。在此方面,應控制好速度訓練的時間和頻次。在進行速度訓練時,單次訓練持續時間應在6s以上,這是達到運動最高頻率的最短時間,低于6s難以激發學員速度潛力。在速度訓練過程中,更側重于提高學員單位時間內的打擊次數,追求最大的打擊頻率,一套快速的徒手控制技術動作往往能夠讓對手失去防御能力,從而對對手造成有效擊打。在訓練頻次的控制方面,進行持續時間較長的速度訓練會讓學員陷入疲乏狀態,應通過合理設計間隔時間,使其狀態能夠恢復。同時可以在休息過程中采取一些恢復訓練措施,讓學員在放松肌肉的同時,可以保持神經興奮度,以更好的狀態投入下一組訓練。一般而言,速度訓練每組動作時間不能超過5個6s,單次訓練不應超過4組。
3.2 力量訓練方法
3.2.1 器械訓練
警察院校徒手控制教學中的力量訓練可以分為器械訓練和無器械訓練兩大類。在開展器械訓練的過程中,可以選擇腕部屈伸訓練、平推訓練、彎舉訓練等方式。在腕部屈伸訓練中,主要采用杠鈴,學員以蹲伏姿態雙手反握柱杠鈴,小臂發力向上提升杠鈴,可以鍛煉學員的腕部和小臂力量,從而提升其徒手控制出拳力度。具體可以選用20kg的杠鈴,每次進行5組訓練,一組20次,完成一組訓練后休息1min。平推訓練主要鍛煉學員的出拳力量和速度,在訓練過程中保持直立,分開雙腳,與肩部同寬,雙臂向前平推杠鈴,完全伸直后收回,通過進行快速反復訓練,提升學員出拳力度。在訓練過程中,每次可進行10組訓練,一組20次,每組間隔1min。彎舉訓練主要鍛煉學員的上肢力量。訓練時學員保持直立,分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握住杠鈴,屈臂提升至頸部高度。通過進行彎舉訓練,能夠有效提升勾拳動作的力量和速度。可選擇30kg以上的杠鈴進行訓練,每次10組,一組20次,每組間隔1min。
3.2.2 無器械訓練
許多無器械力量訓練方法也可以對學員肌肉力量及肌群協調性作出有效鍛煉。比如通過開展肌肉張弛訓練,讓學員重復某個單節動作,并在動作回復后,使肌肉處于放松狀態,使肌肉神經得到緩沖,提高持續發力能力。在肌肉刺激強度訓練過程中,主要讓學員以全力完成某個技術動作,使其肌肉神經達到高度興奮狀態,對肌肉進行刺激,提升其強度水平。還有肌群協同訓練,通過采用較為復雜的技術動作開展訓練,使學員上肢、下肢、腰腹肌群等形式配合,提高力量協調性,避免因發力過猛出現身體失衡等問題。無器械力量訓練可以與徒手控制技術動作訓練結合起來,讓學員在學習徒手控制技術動作的過程中,獲得肌肉、肌群的鍛煉。此外也可以與器械訓練相結合,達到不同的鍛煉效果,促進學員力量素質水平的較快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速度力量訓練在警察院校徒手控制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開展速度力量訓練,是提升學員實戰能力的基本途徑。通過采取科學的速度力量訓練方法,控制好運動負荷,可以促進學員速度力量素質水平的逐步提升,從而使學員充分發揮出徒手控制技術能力,提高未來工作崗位勝任力。
參考文獻
[1] 魏杰.速度力量訓練在警察院校徒手控制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優化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6,6(9):13-14.
[2] 程云旺.武術徒手控制教學方法的改進性研究思考——以公安院校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3):190-191.
[3] 譚瑋.定向運動與警察體能訓練的理念融合與優化策略研究[D].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