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紅梅
【摘 要】 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信息技術目前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與普及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與必然。文章以“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為主要研究對象,就其具體的應用策略展開研究和深入、細致的探討,提出建議與對策,希望能為進一步做好信息技術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小學語文 ?語文教學 ?應用 ?實踐
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原本抽象的知識更加直觀、生動、形象,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利于學生學習欲望的激發,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改善和提升,利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全面提升。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應用信息技術尤為重要。
一、在預習環節應用信息技術
課前預習對于學生的后續學習活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和積極意義,而且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對于小學生,尤其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預習是他們必須逐漸養成的能力。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就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讓學生利用互聯網自主查詢,然后到課堂上進行分享。
需要注意的是,預習環節需要教師的引導,這樣學生才能夠正確利用互聯網,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使得預習環節更加高效,更加利于后續活動的順利開展。我們以《獨坐敬亭山》和《望洞庭》的古詩教學為例,詩中所描述的景色非常優美,但是由于學生本身對古詩缺乏興趣,因此在預習中往往很難積極主動投入。在這樣的情形下,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預習,可以引導學生到互聯網上查閱與此相關的圖片或者視頻,直觀感受景色的獨特魅力;然后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學生就會根據自己查閱的資料和素材進行分享和交流,預習的效果也更加良好。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說預習是在課余時間完成,教師最好是能夠與家長進行溝通,由家長和孩子共同完成有效的預習,能夠真正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全面發揮信息技術應有的積極效用。
目前很多小學的班級都已經有交流平臺,有的是QQ,有的是微信,甚至有些學生還有微博。那么教師就可以首先了解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然后引導學生如何正確應用這些交流平臺。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群里展開集體的預習活動,讓大家在群里針對預習的成效進行分享,遇到的問題大家一起討論,一起分析。學生對這樣的方式表現出極大的參與興趣,熱情高,效果也事半功倍。
二、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科學運用信息技術
實踐活動是小學階段重要的活動環節之一,在正式展開實踐活動之前,教師就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準備實踐,查閱資料,可以查閱課本,可以查閱互聯網,完成自我的探究。比如說今年是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教師就可以抓住這一契機,展開綜合實踐活動。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視頻的方式展示“十一國慶天安門的閱兵儀式以及群眾游行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祖國的強大,一種源于內心的震撼往往會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強烈的共鳴,讓他們有很多話想要說,很多感情想要表達。這樣的話,教師就可以展開“我愛祖國”的主題演講活動,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所見所感抒發感情。
再比如說“我身邊的名人軼事”等,教師就可以在活動開始前,首先進行小組的劃分,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查閱資料,在互聯網上搜索資料,準備素材,為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由于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學生的學習空間更加廣闊、學習手段更加豐富、學習內容更加深刻,進而在信息技術的引領下,學生更加愿意主動探究,展開思考,學習的效果自然也就更加理想。
三、在閱讀教學中合理應用信息技術
閱讀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環節,但是也是教學的難點。如果能夠以合適的方式引入信息技術的話,閱讀教學將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當然,這需要教師備好課,備好教材。通過信息技術,原本抽象的事物更加具體、形象,更加直觀得以呈現。
我們以《詹天佑》的教學為例,他的偉大創想成功解決了火車上山困難的問題。文章關于人字形線路設計的描寫非常具體,也配上了圖片,但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如此抽象的描述恐怕比較難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了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將人字形的設計通過三維動畫的方式形象呈現在學生面前,然后演示火車在這樣的線路上如何順利安全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將原本富有難度的知識具體化、生動化,讓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自然就愿意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更利于對文章的整體理解。
閱讀之所以對小學生而言具有很大的難度,是需要他們首先需要了解其中重點詞匯的意思,然后以此為基礎,去對整個句子的意思進行分析,再結合全文,才能夠把握文章的整體內涵。這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有著極高的要求。詞匯的了解和掌握本來就很枯燥,也有難度。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我們以《山雨》的教學為例,教師就可以通過配樂詩的方式將學生帶入情境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
當然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閱讀教學中,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性教學手段,有著傳統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是這并不是對傳統教學的完全否定,而是一種補充和完善,切勿喧賓奪主,否則不僅信息技術的作用發揮會受到影響,還容易產生一些不良的結果。
四、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對于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但是要想真正通過信息技術達成全面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師理念的轉變、知識的完善和充實,需要教師深刻了解學生,從而能夠立足小學生的認知發展,將信息技術以合理的方式導入,方能達到預期的良好效果。還有一點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信息技術涉及的因素很多,幻燈片的制作、圖片以及視頻等相關素材的選擇都需要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不能盲目選擇,而且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否則就會起到不好的影響。為此教師要不斷提升專業素養,了解和掌握必備技巧,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效用。
參考文獻
[1] 李靜.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的策略[J].現代教育,2017,5(22):33.
[2] 姜鋒.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之我見[J].學周刊,2017,16(1):22.
[3] 張莉娜.淺談小學語文中信息技術的應用[J].信息記錄材料,2017,4(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