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


摘 ?要:在課外體育活動中,教師需要采用適當的調查研究方法,用對其進行數據與結果處理。通過研究與調查形式,去更好地了解學生的體育鍛煉狀況,從而能夠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分析,在意識到體育重要性的基礎上去調節課堂練習的強度與實踐。而調查研究在數據與表格的形式對學生的鍛煉情況進行統計,在運動傾向與喜好的項目類型上作調研,為后續的教學改變提供更多的參考。本文運用現代的媒介,在統計與宣傳中來探尋更好的積極性教學對策。
關鍵詞:高中生 ?課外體育 ?現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c)-0126-02
在國務院2016年下發的文件《“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青少年體育活動是宏觀上的戰略規劃,在培養青少年體育熱情與體育習慣的過程中,使到2030年國內學生的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及優秀率25%之上。研究高中生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是非常有必要的。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本文以本校及周邊的共計8所學校為調查對象,每個學校簡單隨機抽樣150名學生,共計1200名學生,其中包括女生562名,男生638名;高一年級421人,高二年級395人,高三年級384人。
本調查采取問卷調查、數據處理與文獻資料綜合的方法對高中生課外體育活動進行研究,在理論與實際的充分結合下去引導調查與分析的開展。
2 ?數據結果與分析
2.1 體育鍛煉習慣調查
從表1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男生相對來說更熱愛運動,對課外體育鍛煉活動比較積極的人占比最多,為67.9%,偶爾參與的人次之,有16.4%,相對來說女生就沒有那么多,對體育鍛煉比較上心與偶爾開展鍛煉活動的人基本持平,分別占到總人數的36.3%與38.6%;而從不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人也占有相當的比例,男生中占比達到15.7%,女生中占比達到25.1%。可以說,體育鍛煉的狀況不容樂觀,越來越多的學生對課外的體育鍛煉不太積極,疲于應付來自其他方面的壓力,因而,從這些方面看,改善教學過程是相當有必要的。
而分析參與鍛煉的學生與放棄課外體育活動的學生的動機,根據問卷調查現實,無外乎來自2個方面:時間與精力,課業負擔更重的學生往往很難留出時間去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將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看得更低。
2.2 對課外體育鍛煉產生影響的因素調查
從表2可以看出,學生不能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因素多種多樣,教師要學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盡量減少鍛煉對學生限制條件的同時轉變其體育鍛煉觀念,在個體的思想上去進行引導,使其產生運動與鍛煉的意圖。而學校方面也應該做出改變,從物質上去建設各種體育設施,在對文化課要求嚴格的同時也能對體育課予以一定的要求,使教學工作開展得更為到位,形成一個積極化的鍛煉氛圍,為課外體育活動產生更好的導向,給高中生提供一個科學鍛煉的途徑。
2.3 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調查
根據表2分析,男生更偏愛對抗性比較強的活動,在籃球與足球的項目選擇中,將其視為最愛的人占比分別達到43.3%與39.0%,而女生更多地偏重于技巧性與柔韌性的項目,在羽毛球與健美操的選擇中分別達到33.6%與37.7%。從結果看,教師實行的教學策略也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要與偏向,其對體育鍛煉才能更加投入,在健康向上的運動過程中,才能更好地提升其能力素質。
3 ?結論與建議
本調查結果顯示了大部分高中生對體育鍛煉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態度,但是整體的教學效果仍然不能樂觀,還需要更大的改善。而影響這樣的一個課外體育鍛煉活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師與學生應充分提起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認知,即使在有限的環境局限下也要發揮出體育教學的作用,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來自學習、家長與教師期望上的壓力,通過多方面的支持以及活動組織去讓學生的體育鍛煉健康化、完全化,在保持正確體育價值觀的基礎上去提高學生的基礎知識技能,在學習與運動態度的導向下去產生強烈的鍛煉欲望,從而去增進學生個體的體質。
作為教師,給予的第一個建議是需要更積極地開展體育活動,在人文環境的驅使下使學生逐漸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在校園文化氛圍的建設中加強體育鍛煉的宣傳,在各種運動會與體育賽事的舉辦中讓學生培養出濃厚的運動興趣。并通過多樣的活動去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身體素質上提升其能力。總體上,通過體育意識的形式來導向體育活動,使學生能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
第二個建議就是展開示范性教學,在教師主動帶領學生運動的前提下去調動學生的運動的積極性,從上行下效的過程使學生能夠去集中學習的注意力,跟從教師的動作,進而逐漸培養出正確的體育鍛煉習慣。另一方面,也能通過習慣去讓學生跟隨教師的腳步,在各種動作舒展中去逐漸調節身體姿態,放松肌肉與骨骼,緩解由于肌肉運動等方面產生的壓力,在更舒緩的過程中可以去讓學生感受到對體育運動的認同感。相對地,這一過程也能在系統性的科學理論引導下,讓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基礎認知,在閑暇時間能夠自主嘗試鍛煉動作,從而使體育活動深入到各類行為中。
參考文獻
[1] 朱懋彬,趙青.對安慶市太湖縣高中生課外體育鍛煉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運動精品,2018,37(3):13-15.
[2] 王志瑋.對南京部分高中生課外體育鍛煉情況的調查及對策分析[J].體育科技,2017,38(6):158-160.
[3] 翟慧.晉中市高中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3):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