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祥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指的是采用人工授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等各種醫療輔助手段使不育夫婦妊娠的技術,該項技術的出現不僅有效實現了不孕夫婦妊娠生子的愿望,同時也解決不育引發的相關問題,因此,其對提高病人家庭和睦及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義[1]。然而,受病人自身認知不足及傳統思想等因素的影響,有不少病人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后會出現不愿讓醫務人員知曉妊娠過程的心理,從而導致其隨訪護理管理質量較低,進而也會影響其妊娠的成功率[2-5]?;诖?,我院對59例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病人實施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獲得滿意效果,現將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病人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情況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2016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收治的118例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病人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病人均符合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適應證;病人均為女性。排除標準:合并存在嚴重腦部及心、肝、腎等系統疾病者;存在精神障礙疾病者。該項研究已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18例病人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9例,兩組病人年齡、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
1.2.1 研究組
研究組采用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①健康宣教護理。病人出院前,護理人員需為病人建立詳細的健康檔案,并告知其隨訪管理的重要性和隨訪管理過程會做到嚴格保密、充分尊重,以提高病人對隨訪護理管理工作的依從性[6]。②術后2周護理。護理人員需積極探尋多種渠道的隨訪方式,如電話、QQ、微信等,給病人提供多階段的隨訪護理管理,需指導病人來院復診,主要檢測其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以確定其是否符合生化妊娠標準(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5 mIU/mL),若符合則繼續采用黃體支持治療,若不符合,需給病人提供必要的心理安慰,并引導其接受進一步治療。③術后4周護理。對確定生化妊娠的病人,在術后4周,需指導其定期來院復查,并給病人提供適當的孕期指導和母嬰孕期監護護理[7-9]。④分娩及遠期隨訪護理。護理人員還需采用電話隨訪方式了解病人分娩情況,并在病人分娩后1~2年內,了解病人及輔助技術生出子代情況,主要了解病人是否出現并發癥、子代智力及生長發育情況等。
1.2.2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隨訪管理,主要在病人出院時為其提供常規的口頭宣教護理,出院后,定期采用電話隨訪方式了解母嬰情況[10]。
比較兩組病人隨訪應答率、隨訪困難率、定期復查率、妊娠成功率及對隨訪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采用問卷調查表收集病人對隨訪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價,分為十分滿意、滿意和不滿意3個評價標準,總滿意率=(十分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研究組病人隨訪應答率高于對照組,隨訪困難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隨訪應答率及隨訪困難率比較 單位:例(%)
①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
研究組病人定期復查率、妊娠成功率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病人定期復查率及妊娠成功率比較 單位:例(%)
①采用Fisher確切概率法。
研究組病人對隨訪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病人對隨訪護理工作總滿意率比較
注:兩組總滿意率比較,χ2=8.104,P=0.008。
據我國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在已婚夫婦中不孕癥發生率高達10%[11]。不孕癥不僅會導致已婚夫婦雙方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同時還會降低其家庭的和睦及幸福感,并引發其發生婚外戀、離異之類的家庭問題,嚴重時還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和諧,因此,臨床通過積極探究,研究出一種能夠輔助生殖的醫療技術——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該項技術的出現不僅有效實現了不孕夫婦妊娠生子的愿望,同時也解決不育引發的相關問題,因此,其備受臨床和不孕病人的青睞[12-14]。但是,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后,并不是所有的不孕病人都能妊娠成功,原因是受不少病人自身認知不足、傳統思想的影響,在行輔助生殖術后,會出現不愿讓醫務人員知曉妊娠過程而將聯系方式更改的問題,從而會影響其術后健康指導及妊娠情況監測,進而會影響其妊娠率。為解決上述問題,就需臨床在輔助生殖術后,給病人提供有效的隨訪護理管理[15]。
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是一種多渠道隨訪模式,將其應用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病人護理質量管理中,有效避免常規隨訪管理中多采用單一的電話隨訪方式進行口頭宣教,而是采用QQ、微信等現代網絡化技術提高了與病人隨訪過程中的互動性,因此,其能有效克服常規隨訪的困難,并提高病人的隨訪應答率[16]。并且,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還具有較多節點,其能夠在病人術后的不同階段給其提供個體化的隨訪管理,如術后2周主要是給其提供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檢測隨訪管理,以確定其是否符合生化妊娠標準,術后4周,再給病人提供孕期指導和母嬰孕期監護護理,有效促進母嬰獲得良好的妊娠結局,因此,能有效提高病人對隨訪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度[17]。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少病人存在過度的自我保護意識,因此,在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中,護理人員還需掌握靈活的語言及交流溝通等技巧,并切實做到保護和尊重病人的隱私以及積極探尋多渠道的隨訪管理方式,使病人放下心中的戒備,更加積極地配合臨床隨訪護理管理工作,從而使其自身的妊娠成功率顯著提升[18]。
本研究中,通過對兩組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病人分別采用常規隨訪管理及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比較兩組隨訪管理的效果,結果顯示,研究組病人隨訪應答率(98.3%)、定期復查率(98.3%)、妊娠成功率(66.1%)及對隨訪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96.6%)均顯著高于對照組(83.1%、84.7%、44.1%、79.7%),研究組病人隨訪困難率(1.7%)顯著低于對照組(13.6%),這與吳蔓等[19]研究報道中得出的采用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組病人隨訪應答率(92.5%)、臨床妊娠率(56.0%)均明顯高于常規隨訪管理組(83.4%、45.5%)的結論基本一致,說明對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病人施行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不僅能有效提高病人隨訪應答率和妊娠成功率,同時,還能降低其隨訪困難率,因此,其是一種高質量的護理管理模式。
綜上所述,階段性追蹤隨訪管理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病人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大力應用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