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澤平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展,傳統的以灌輸知識、講解解題方法的數學教學模式的弊端暴露出來。傳統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違背課改要求,還限制著學生們自主、探究學習,影響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為了改變數學教學現狀,把握新課改時機,在“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我們積極探尋多樣的教學,總結出了“愛種子”教學模式。所謂的愛種子模式是指融合互聯網,進行自主學習、互動探究、主題拓展的教學模式,提出以“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應用多種教學資源,驅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知識、技能、能力的協同發展。該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贏得了廣大數學教師的青睞。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愛種子教學模式到底有何作用呢?我們要如何應用該教學模式呢?這是本文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為主的,教學不足和教學弊端早已暴露出來。將愛種子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之中,可以有效地打破教師灌輸知識的限制,利用自主學習、互動探究和主題拓展,豐富教學活動,點燃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在多樣的活動體驗過程中,既能獲取有價值的數學知識,又能積累數學學習經驗,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參與過程中,受以教師為主體教學的影響,大部分小學生被動地接受數學知識,機械地套用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長此以往,養成了被動學習的習慣,很難進行自主學習,學習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愛種子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其實就是還給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權。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可以自主地利用網絡資源開闊視野,運用多樣的方式探究數學知識,潛移默化地獲得學習能力的發展,有利于提升數學學習能力。
愛種子教學模式強調“三環四得”,其中“自主學習”“互動探究”和“主題拓展”這三個環節都需要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是有效踐行愛種子教學模式的主要方式。所以,在實施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本人采取合作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們積極探究數學知識,獲取數學學習經驗,提高數學學習質量。具體做法如下:
合作學習的實現離不開小組的建構。小組的建構是有效實施合作學習方式的保障。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實施過程中,盡管大部分教師會將學生們劃分為不同的小組,但是其劃分小組的依據是以學生的座位為主,未能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忽視學生的數學發展情況,這是與課改要求相違背的。隨著低年級小學生數學學習的不斷發展,他們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學習差異。因此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差異,將他們劃分為不同的層級,以學生層級為切入點,組建合作小組,力求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需求,驅動學生們在平等的交流中,實現合作學習。
因此,在實施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為了有效地應用愛種子教學模式,驅動學生合作學習。在分層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可以首先根據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情況和日常的數學學習表現,將他們劃分出不同的層級,然后,將處于相同層級的四個學生劃分到一個小組中。保證各個小組成員的數學學習水平、學習能力是旗鼓相當的,可以互相監督、互相指導,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同時,由于部分學生的自控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有限,不知道如何在小組中合作探究數學知識。此時,就需要教師發揮教學引導作用,立足教學內容和各個小組學生的發展情況,設定有針對性的探究任務,明確分工,合理安排成員,驅動學生們集思廣益,合作交流,以保證合作學習任務的順利開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學習活動中來,從而實現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在建構合作小組的同時,教師還需要采取適宜的評價手段,對小組成員的合作學習情況、自主表現情況進行點評,從而使學生們在有針對性的評價下,能準確地認知自我,尤其產生競爭意識,投身到小組合作活動中,與小組成員積極合作,為小組贏得榮譽。
在劃分好學習小組之后,接下來,教師需要以小組為依托,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們設計相應的探究任務了。因為探究任務是學生們進行合作探究的主要途徑,當缺乏探究任務的時候,學生們的合作學習將無從談起,甚至會將學生們打入到傳統的學習活動中,不利于愛種子教學模式的應用。因此,為了使每一個小組成員都對數學問題展開探究,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設計難易程度不同的任務,將這些任務分配給不同的小組,最大限度地滿足各個小組學生的學習需求,使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完成探究任務,獲取數學認知。
如在學習“角的認識”時,在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先立足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的關系,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了生活中常見的含有角的物品,如剪刀、時鐘指針、三角尺等。熟悉的生活現象很容易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根據所展現的生活物品,再根據各個小組成員的數學發展情況,設計了不同層次的學習單。如學習水平較低的小組成員只需要觀察身邊哪些物品上有角。學習水平中等的小組成員不僅觀察,更要找出角的特點。學習水平高的小組成員,不僅要找出角的特點,還要嘗試畫一個角。因此,有針對性的探究學習任務不僅為各個小組的合作探究指明了方向,還讓學生們在親身探究的過程中,從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對角的認知,有利于學生們獲取有價值的數學知識,提升了學習的成功感,同時也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學困生任務單:

中等生任務單:

優秀生任務單:

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施旨在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靈活地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愛種子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要求教師打破課堂的限制,拓展教學內容、學習空間等,使學生們在多樣的活動體驗中,通過合作學習,拓展思維,進一步地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知,提升學習能力。因此,在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根據課堂內容,為學生設計合作探究活動,驅動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數學知識的方法,或者在活動體驗中,靈活運用所學,進一步地增強數學認知。
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時,在組織了基礎知識教學之后,我首先為學生們設計了不同的實踐任務:第一,以小組為形式,利用網絡渠道搜集與人民幣有關的知識,豐富知識儲備;第二,模擬買貨方到商店向售貨方買物品,利用自己手里的虛擬人民幣去購買物品,學會了正確的付錢以及正確的找錢方法。然后通過收集到生活知識,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并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發展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同時也提升了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建構同質小組、設計探究任務和拓展性任務單的目的都是為了引導學生們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能力。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施是以講授知識和應用知識為主的。愛種子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們合作學習,還要指導學生們在課后合作應用,如此實現學用結合,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簡單地說,在組織了課堂教學活動之后,教師要聯系教學內容,為學生們設計極具實踐性的探究活動,驅動學生們以小組為形式切身體驗,實現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進一步地增強對所學知識的認知,掌握數學知識的應用方法,潛移默化地發展數學應用能力。因此,本人在講授了基礎的數學知識之后,會為學生們設計多樣的實踐應用活動。
以“扇形統計圖”為例,在學習該內容之后,學生們掌握了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每種統計圖有不同的優點。為了使學生們建構完整的統計圖認知,學會選擇適宜的統計圖展現統計信息,在組織了教學活動之后,我為學生們設計了搜集信息的實踐任務。具體地,學生們需要回到家中,調查搜集自己家去年一整年每個月的用水、用電情況,用表格的方式分別展示具體的數據。然后,根據表格內容,設計出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并分析哪一種統計圖能準確地反映出每個月用水、用電的差異情況;哪種統計圖能清晰地反映出每個月用水、用電的變化情況……在這樣的實踐應用活動體驗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可以自主地動手操作,透過數學現象發現數學規律,建立對所學內容的深刻理解,還可以鍛煉數學應用能力,促進數學學習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總之,在組織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立足愛種子教學模式的應用作用,結合教學所需,靈活地應用愛種子教學模式,科學地建立合作小組,設計合作任務。拓展學習主題,組織應用實踐活動,使學生們在發揮自主性的過程中,通過合作、探究,獲取數學知識,積累數學學習方法,不斷地提升數學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