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劍芳,王小紅
(1.浙江省金華市人民醫院,浙江 金華 321000;2.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04醫院,江蘇 無錫 214000)
雙胎妊娠雖在臨床上的發生概率較低,但其母嬰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較高[1]。有研究表明,孕婦的孕前體重和孕期增重對母嬰結局有重要影響,目前已成為圍產期重要的關注指標[2]。Kalafat等[3]研究指出,孕期增重過度可能會增加孕婦發生代謝性疾病的概率,而增重過低容易導致胎兒早產、體重較低等不良妊娠結局,給患者及其家屬身心帶來嚴重傷害。近年,美國發布了雙胎妊娠孕婦孕期增重臨時指南,但該標準對我國雙胎妊娠是否具有適應性,尚且缺乏相關討論[4]。本次研究旨在探索我國孕婦孕期增重對雙胎妊娠母嬰結局的影響,為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提供參考依據。
回顧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浙江省金華市人民醫院就診的124例雙胎妊娠孕婦為研究對象,所有孕婦平均年齡(30.28±4.17)歲,平均孕程(28.49±6.55)周。納入標準:①雙胎妊娠;②年齡≥18歲;③未合并心臟病等突發性疾病;④孕婦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腎、肝等嚴重器官性疾病;②精神、意識等障礙性疾病;③血液性疾病。本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并符合相關倫理學標準。
將124例孕婦按照孕期平均增重情況分為三組,64例為低增重組(每周增重<0.3kg),38例為正常增重組(每周增重0.3~0.6kg),22例為高增重組(每周增重>0.6kg)。收集并比較:①三組孕婦基線資料,包括年齡、孕周、孕前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孕期增重、是否是雙絨毛膜雙胎以及輔助生殖技術受孕等;②三組孕婦妊娠期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貧血以及胎膜早破等;③三組孕婦新生兒結局,包括早產(孕程28~37周)、低體重(出生體重<2 500g)以及新生兒窒息等。

三組孕婦的年齡、孕前BMI、雙絨毛膜雙胎數以及輔助生殖技術受孕數無顯著差異,數據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 三組孕婦基線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among the three groups
低增重組孕婦的妊娠期糖尿病和胎膜早破發生率顯著高于正常增重組和高增重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024、5.381,均P<0.05)。高增重組的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以及貧血發生率均顯著高于低增重組和正常增重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216、4.429、4.631,均P<0.05),見表2。
低增重組孕婦新生兒早產、低體重以及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顯著高于正常增重組和高增重組,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876、4.935、4.214,均P<0.05),見表3。

表2 三組孕婦妊娠期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n(%)]

表3 三組孕婦新生兒結局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neonatal outcom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n(%)]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生育觀念的不斷進步,育齡婦女生育年齡有所推遲,同時近年來生育政策的調整,使得高齡產婦顯著增加。另外,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提升,輔助生殖技術迅速發展,雙胎妊娠率也呈現增長趨勢[5-6]。懷孕前和懷孕期間的體重狀況是反映母體營養狀況的指標之一,同時具有監測、調控方便的優點,因此在臨床上受到廣泛關注[7]。
本次研究發現,低增重組孕婦的妊娠期糖尿病及胎膜早破發生率顯著高于正常增重組和高增重組;高增重組的高血壓、子癇前期及貧血發生率均顯著高于低增重組和正常增重組。提示雙胎妊娠孕婦孕期增重過高時,孕婦妊娠期合并高血壓、子癇前期以及貧血等并發癥的風險明顯增加,但合并糖尿病、胎膜早破的可能性卻較低,此結果與既往研究的結果、結論不完全一致[4,6]。原因可能是我國對于規范圍產期保健的重視程度較高,孕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后也能夠進行良好的膳食指導,保證基本營養攝入的同時減少糖分的攝入[8-9]。另外,本次研究納入的人群、樣本量、混雜變量與以往研究略有不同,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懷孕期間孕婦的營養狀況是否良好與新生兒健康狀況有著密切聯系,孕期適當的增重能夠保證胎兒正常發育[10]。低增重組孕婦早產、低體重以及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顯著高于正常增重組和高增重組,具有統計學意義。這提示我們,孕婦孕期攝入熱量過少,體重增加不足會增加早產兒、低體重兒甚至新生兒窒息等不良妊娠結局,給孕婦及其家屬身心帶來沉重打擊。另外,以往研究發現孕期體重增長過多,會顯著增加巨大兒的發生風險,從而使得孕婦的生產風險顯著增加,容易發生難產、產后出血以及剖宮產等事件[11]。因此孕婦在妊娠前和妊娠期間均應保持適宜的體重指數,避免不良妊娠母嬰結局的發生[12]。
綜上所述,雙胎孕婦孕期增重過高或過低均顯著增加了孕婦妊娠并發癥的發生率和嬰兒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需加強孕期管理,及時采取措施,減少不良母嬰結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