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會計生涯:“小白”的成長之路
回憶過去,在大學的第一堂課上,老師的諄諄教導仍歷歷在目:“同學們,當你一只腳踏進財務行業的時候,你就走上了終身規劃、終身學習的道路。”作為一門熱門專業,會計學的錄取分數通常是最高的,盡管崗位需求量大,但是基礎性的崗位工資很低,且競爭激烈。如何從激烈的競爭之中脫穎而出,就成了每個“會計人”無法規避而必須解決的問題。
要想擁有良好的職業前景,我們就必須對自己做出一個清晰明確的職業規劃,而知識的更新與經驗的積累都是十分重要的。抱著這樣的決心,在大學期間,除了本專業的會計從業資格、會計初級職稱兩個證書,我還考取了證券從業資格、劍橋商務英語等相關證書。到了畢業的時候,我抱著一堆證書,成功進入了一家世界500強的國企,開始了我的會計生涯。
從專業的角度上說,我的工作難度并不大,但是如何去平衡各方的利益,如何在風險與收益之間做出恰當的選擇,卻是讓我這個“小白”實實在在地感到頭疼的事情。因此,在業余時間,我讀了很多有關企業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的書,也算是為自己的工作能力發展添磚加瓦。
畢業四年之后,我擁有了參加會計中級職稱考試的資格。在備考的半年時間里,我緊抓工作空余的時間瘋狂學習,我仿佛又變成了那個挑燈夜戰的女大學生,為自己設定的目標而努力奔跑。今年的我26歲,成功拿到了會計中級職稱。眨眼間,這已經是我從事會計行業的第4個年頭了,前路或許布滿荊棘和泥濘,但我會一直走下去。
新媒體編輯的
“愛”與“痛”
新媒體行業近幾年發展愈發火熱,抖音、微信、微博等平臺受眾數量日益增多,新媒體運營的培訓課層出不窮,我在這樣的“風口浪尖”里靠著新鮮感和熱乎勁加入了這個大軍。
當我入職一個月后,我才明白這份工作并不只是“玩手機”這么簡單。在公司里,我負責微信、微博運營,每天手機不離手,長期打開著各大資訊網站,花式收集各式各樣的排版模板,開口談今日熱點,閉口講后臺閱讀量數據。
如果說進入新媒體行業是誤打誤撞,那么這份工作又與規劃和積累有關。每一天與新鮮時事打交道,我把職業規劃融入了每天的日常工作之中。今日有沒有相關熱點可以借勢,文章從什么角度切入會引發共鳴,排版設計如何做到錦上添花,文章的標題怎么取會獲得更多的閱讀量……一年時間下來,我沒想到自己也能掌握音頻和視頻剪輯、PS設計排版、單反相機拍攝技巧等技能。站在“浪潮”的尖端“弄潮”,我樂此不疲。
可工作里的成就感總是與壓力并存的。久而久之,我也習慣了面對不同客戶的需求做出相應改稿調整。在“疼痛”之中成長,收獲更多。一份職業,首先是選擇它,其次是堅持它,最后理應熱愛它。每天的工作,我收獲滿滿,入職兩年時間,我從一個職場小白,蛻變成為一個能夠獨當一面的新媒體編輯,離不開每天有條不紊執行規劃。做好職業規劃,朝著這個方向去堅持和努力,一定會收獲屬于你的職業成功。
幼兒教師:有風有雨有陽光
在幼師(“幼兒教師”的簡稱,下同)圈里,很多同行會吐槽說“幼師皆全能”——幼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決定了我們必須要多才多藝。在大學里,我們排課量非常大。那時我也會感到迷茫,因為似乎學前教育出身的人未來只能做幼師,別無選擇。懷抱這種觀念去學習,讓我一度感到很痛苦,對職業發展也是毫無計劃。
然而,在大三時我第一次去幼兒園見習,讓我對幼師的工作有了自己的想法。我永遠記得我走上講臺,臺下的小朋友昂起頭甜甜地對我說“老師好”的情景,與孩子們親密接觸的陽光燦爛的時光,讓我深刻體會到身為幼師的責任與使命,讓我發自內心地想要從事這份職業,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命運的選擇。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于是我抓緊用剩下一切的時間來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朝著心中的方向前進。在學校,我主動參加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小組,參與幼兒繪本設計比賽、教師技能大賽等活動。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準備教師資格考試,為了不浪費更多學習的時間,我定下一次性通過的目標。為了能進更好的幼兒園工作,我努力讓自己獲得了校級“優秀畢業生”的稱號。在大學最后一年,我用自己的決心和對未來的憧憬,做好了充分的職業規劃,邁出走向幼師崗位的第一步。
轉眼畢業已兩年了,我如愿地在一家自己滿意的幼兒園工作,盡管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但既然這是我發自內心想要做的事,那么我就要做到全力以赴。如今我有了新的目標——成為學校教研小組組長,我會朝著目標,一直走在這有風有雨有陽光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