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2019年9月的一天,南寧的天氣還帶著一點悶熱。與往常一樣,我被早上6點50的鬧鐘叫醒,趕緊洗漱完畢,匆匆坐上了公交車。我家離環境監測中心有半小時的車程,正好可以利用坐車的時間想想今天應該完成的任務,合理規劃時間。
整個9月,我和同事們都在忙碌著土壤例行監測項目中土壤樣品的有機分析。這里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土壤例行監測項目。土壤例行監測是國家土壤普查重點項目,簡單來說就是采集各地的土壤,進行化學分析,分析pH值、重金屬含量(包括鎘、汞、砷、鉛、鉻等元素)、有機物的含量(包括土壤中的多環芳烴、有機氯農藥),參照國家標準,通過監測結果準確分析本省土壤污染狀況,從而對土壤后期的管控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我主要負責其中的土壤中多環芳烴類物質的監測,多環芳烴是一類具有較強致癌性的化學污染物,因此在實驗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謹慎。
穿好實驗服,帶好防護眼罩后,我和同事們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首先,我們把從各地采集回來的土樣稱取10g,拌入干燥劑攪拌成流沙狀,然后將磨好的樣品放入加速溶劑萃取器中,啟動儀器。儀器開始工作時,大量的有機溶劑會進入土壤的空隙,將土壤中的有機物質萃取出來,半個小時后收集到60mL的萃取液,將萃取液濃縮至1mL,再凈化濃縮,最后轉移到上樣小瓶中。一天下來,由于長時間戴著手套,手有些發白起皺,甚至洗手的時候都會有點刺痛,但對我們來說習以為常,同事之間還常常比誰的手泡得更白、誰每天的樣品做得更多。
前處理完畢后,我們就可以將樣品拿到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去分析了,將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確認無誤后才能上報到國家總站。如果整個過程都順利完成的話,從樣品的前處理到上機分析再到報告形成,每六個樣品需要一周的時間;一旦實驗過程中出現任何不符合規范的操作,都將導致實驗數據無效,需要重新進行前處理以及樣品上機分析。廣西每年都有幾百個點位等著我們去監測,每一個點位耗時久、任務重,我和同事們工作時都戰戰兢兢,不敢出現絲毫的紕漏。
以上就是我一個“環保小兵”的日常工作。其實,土壤監測只是我們工作內容的小部分,在全年的工作計劃中,除了土壤,我們還需要監測大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以及109項地表水項目的全分析。2017年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之后,我的日常就是這樣,每天在實驗室里做著忙碌而重復的工作,忙的時候甚至一早上連一口水都喝不上。
所謂“上管天,下管地,中間還要管空氣”,說的就是我們光榮的“環保人”。目前,環保行業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將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相應的環保產業也將日趨成熟,但是我們身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工作的確不輕松。
足以自慰的是,我們的辛苦,換來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完善,保護環境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旋律。可以驕傲地說,正因為有“環保人”,昔日的黑臭小河溝如今才蝶變美如畫,無污染的蔬菜、新鮮的空氣、干凈的水才會成為大眾習慣的生活日常。
題外話:對于職業規劃,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想好自己是否能夠長時間對這份工作飽含熱情,并且能夠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我以前常暢想未來能在高檔寫字樓里工作,辦公桌上擺著香氣四溢的咖啡。而大學選擇了化學專業,畢業后選擇了環境監測工作,我就避免不了和試劑打交道,每天都要做實驗,但我認為這是值得的。當然環保工作也并不是只有環境監測這一種,在環保行業,還包括新能源開發、空氣質量預警預報、環保督察、環境風險評估、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核與輻射安全管理等,可以選擇的崗位還是有很多的。為藍天,為碧水,為凈土,我們期待著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