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表面上看,建筑的最終目的是在工期內完成對應的建筑要求,但在國家建設環節,建筑活動是關系到我國未來發展趨勢的基建產業。本文從現階段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出發,結合現階段的建筑管理要求,論述在實際建筑活動中進度管理的主要因素,并對如何加強工程管理環節的進度管理工作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建筑;工程管理;進度管理;策略
在現階段的建設活動中,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管理工作與質量管理、投資管理并稱為工程建設三大目標,在建筑工程管理環節,相關管理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工程經濟效益。在實際開展建筑工程的過程中,進度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問題往往更為復雜,如何展現建筑工程的技術性、綜合性,使建筑工程在預定時間內交付使用,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建筑工程進度管理的重要性
1.1合理控制施工成本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環節,相關工程往往要涉及到人力支出、資源支出等多項開支,在相同的建筑條件下,建筑工程進度管理工作直接影響到相關工程的投入成本與建設質量。相關基建單位要保障工程建設質量,就必須根據施工任務對施工進度進行明確規劃,嚴格按照施工方案來進行施工。在有效的建筑工程進度管理體系下,建筑單位能夠在保障工程質量的同時將縮短工期,進而控制施工時間與施工成本。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指的“控制施工成本”是指在建筑設計方、施工方的三方合作下提出可行的成本控制方案,并將其應用在實際建筑工作中的過程中,并非粗制濫造、質量低劣的應付行為[1]。
1.2提高經濟效益
在開展建筑工程進度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相關設計單位和管理人員能夠同步開工,在控制現場施工質量的同時,能夠從設計方案、設計目標、基礎建設項目、項目應用要求等多個角度出發,在保障建筑質量的同時為施工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在建筑工程施工環節,多個施工單位之間往往是互相配合的,依靠建筑工程進度管理工作,相關單位既能夠保障在施工周期內完成項目工程的建設工作,又能根據實際建設要求制定不同的建設方案。依靠建筑工程進度管理,施工單位能夠發起科學、全面的建設工作,保障工程質量,按期交付成品。
2、開展建筑工程進度管理工作的具體策略
2.1靈活調整施工措施
建筑工程依舊保留著建設周期長、投資規模大、涉及單位復雜、施工環節多樣的特點,與其它項目管理工作相比,要針對建筑工程開展施工進度管理工作,就必須根據各個職能制定對應的管理計劃,從而提出可行的管理制度。在現階段的建筑工程進度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建筑單位以甲乙雙方簽訂的施工合同為工期基準,其建筑目標僅僅局限于“保障產品的如期交付”,在這種情況下,成本支出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為了發揮進度管理工作的最大效益,在達成交易意向之后,施工單位應根據施工要求重新制定可行的施工計劃,深入分析、研究工程所規定的工期目標,積極落實“控制循環理論”[2],在開展施工工作的過程中,建立實時監督、抽樣監督等多元化管理機制,并將其與預期的建設進行比對分析。對于比對結果無差異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施工單位可提出加快施工進度的相關方案;對于比對結果差異較大、實際施工進度小于預期進度的,工程單位負責人應積極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根據施工環境、施工單位提出對應的調整計劃,如錯峰開工、多單位開工等,積極調動各單位的建設積極性,避免出現工期延誤問題。企業應對預期的資源輸入情況進行記錄,并根據施工環節的資源消耗速度科學預測未來的施工進度,通過及時建立工程進度報表、跟進工程實時進度等方式了解實際施工情況,進而提出靈活的施工措施。
2.2建立多元管理途徑
在工程項目建設環節,部分建筑單位所發起的進度管理工作比較局限,其忽略了建筑工程的系統性、宏觀性,在對建筑工程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其關注點過度集中在施工進度、施工質量或某一方面,要保障建筑施工的穩步運行,建筑產品的如期交付,建筑單位及相關監管人員應嚴格重視各個項目之間的進度管理工作。
企業應加強對建筑施工的關鍵部分的進度管理,努力使生產要素和施工進度相互配合,以此為基礎,加強對施工工序的管理工作,實現建筑工程的有序開展、高效開展。根據以往的建筑經驗來看,針對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功能產品、不同的施工環境,其關鍵部位的施工職能也不盡相同,建筑單位應加強對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如物資運輸單位、現場施工單位,質量檢測單位等,在保障耗材穩定供給的同時,保障施工的高質量;建筑工程的施工規模較大,其所涉及到的生產及建設活動也十分復雜,施工單位要加強對生產要素的管理工作,實現資源使用到的合理化,降低建筑及生產開支,企業可根據不同的分項工程對資源數量和類別進行優化配置,實現生產資源的有機利用,從而推動工程建設。
2.3努力提升監管力度
為了實現計劃進度與項目進度的同步配合,在開展建筑工程進度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及施工監管機制,從施工質量、耗材要求、耗材運輸、人員調動等多個角度實行監管工作[3],進而落實工程進度管理工作。施工單位應建立動態化監控與管理機制,在施工過程中,管理者應對施工進度進行及時考核,并將其反饋到項目進度當中,根據計劃進度與項目進度之間的差異調整工程計劃。
根據不同的施工方案,施工單位應建立不同的監管制度——對于整體進度較為緩慢的,在選定監管部門的同時,可適當提升施工力度,確保產品的正常交付;對于已經產生調整施工建筑進度意向的單位,其應當及時選定對應的進度管理人員與質量管理人員,在保障施工工作的正常開展的同時,注重施工環節的質量問題,安全問題。管理者應將監督單位視為自己的第三只眼睛,要求監督單位及時上報工程進度、建設進度及施工問題,在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的同時帶動進度管理工作的有序發展。
結語:
進度管理工作已經成為工程建筑活動中的重要一環,要發揮建筑管理工作的最大價值,就要建立完備的監督及管理機制,依靠靈活的制度與施工方案保障整體建設進度,管理者應培養自身的大局觀念,從施工質量、外界環境等多個角度考慮進度問題,確保工程的如期交付。
參考文獻:
[1]王正菲.建筑工程項目進度管理現狀淺析[J].科技展望,2017,27(6):00185-00185.
[2]常明,杜永鵬.建筑工程施工進度管理及控制措施[J].智能城市,2016(4).
[3]李中能.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如何加強工程進度管理[J].建材與裝飾,2019,(08):169-170.
作者簡介:
趙銳(1984.11~),男,漢族,山東青島人,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