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丹 陳晶 冷麗蓮 鄭連成

摘要:當前,中俄跨境電商貿易蓬勃發展,逐步成為雙邊經貿關系的增長點和新亮點。但與此同時,中俄跨境電商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困境,如物流問題,跨境電商人才問題,跨境支付問題等。本文分析了中俄跨境電商發展的現狀,針對中俄跨境電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與建議,這些問題的解決對于中俄跨境電商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跨境電商;物流;跨境人才;跨境支付
中圖分類號:F7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2096-3157(2020)07-0013-02
近年來,中俄經貿關系總體穩中向好,亮點紛呈。2018年6月8日,在中俄兩國首腦的共同見證下,中國商務部部長與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部長在北京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俄羅斯聯邦經濟發展部關于電子商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根據該備忘錄,中俄雙方將建立電子商務合作機制,共同推進“絲路電商”合作。通過電子商務促進優質特色產品跨境貿易,為兩國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空間,不斷提高貿易便利化程度和合作水平,進一步推動雙邊經貿關系持續穩定發展。當前,中俄跨境電商貿易蓬勃發展,逐步成為雙邊經貿關系的增長點和新亮點。然而,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因素制約著中俄跨境貿易的快速發展。如何突破發展瓶頸成為中俄跨境貿易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中俄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1.中俄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持續增加
近年來,中俄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持續增加。2016年,兩國跨境電商貿易額約23億美元,占俄羅斯跨境電商貿易總額的54%。2017年,兩國跨境電商貿易額達到了35億美元。2018年1~9月,中俄跨境電商貿易額達到了37億美元,同比增長23%。
可以看出,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較為成熟的網購環境等因素,使得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電子商務發展程度比較高,這些國家是中國出口電商主要的目的地。近年來,俄羅斯、巴西、印度等國家對于電子商務有著較大需求,可以看成電子商務的新興市場,吸引了大量的中國電商企業。
2.中俄跨境電商平臺廣受歡迎
俄羅斯擁有歐洲最大的在線客戶,且俄羅斯消費者對海外商品有著濃厚的興趣,甚至在這個幅員遼闊國家的最偏遠角落,網購規模也在逐漸增長。據《電商報》了解,研究機構Data Insight提供的數據顯示,俄羅斯電商市場在2019年上半年同比增長26%,達到7250億盧布(約為110億美元),網購量增長44%,達到1.91億次,創下歷史新高。
近年來,包括阿里巴巴、京東等中國互聯網大佬紛紛進入俄羅斯市場,大量價廉物美的中國商品通過互聯網進入俄羅斯及周邊國家。根據俄電商協會(AITC)市場調查顯示,2016年中國的網絡商店占俄跨境電商貿易總額的52%。其中,俄羅斯排名第一的電商平臺是阿里速賣通,擁有超過2000萬的俄羅斯消費者。在俄羅斯用戶看來,與俄羅斯本地市場比較,中國商品五花八門,價格也便宜。
SPUTNIK是俄羅斯的一個新興平臺,主要銷售服裝、鞋、消費品、配飾、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等各種商品。目前,其已與歐洲、美洲、亞洲等地區的制造商合作。SPUTNIK平臺將為賣家提供英語、俄語和中文版本。當賣家在SPUTNIK網站上成功銷售商品后,平臺將扣除傭金,并將其余的金額匯出給賣家。2019年9月份,SPUTNIK已經與28個中國制造商和供應商正式簽署協議。
3.中俄跨境電商銷售產品結構日漸豐富
由于歷史原因,俄羅斯的重工業較輕工業發達,中國的小商品在俄羅斯比較受歡迎。以前中國的小商品主要出口歐美國家,現在這些商品同樣吸引了俄羅斯的消費者,這些產品包括電子類產品、鞋、時尚用品、視頻娛樂以及通訊服務。目前,在俄羅斯最受歡迎的網上服務是旅游,其中飛機票和酒店服務所占市場份額最大,其次是旅游套餐、交通出行。中國市場則對俄羅斯糖果、蜂蜜、天然護膚化妝品越來越感興趣。
二、中俄跨境電商發展面臨的困境
1.物流時間與成本問題
近幾年,俄羅斯電子商務貿易金額增速較快,俄羅斯的很多消費者的地域消費傾向也正在發生變化。以前,美國產品對俄羅斯消費者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但近年來,俄羅斯消費者對中國商品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中俄跨境電商發展面臨的困境之一是跨境物流。目前,由于中國的跨境物流系統仍然存在一定缺陷,所以貨物配送的周期比較長。與此同時,由于跨境電商貨物配送路程比較遠,運送時間比較長,貨物容易損壞甚至丟失,再者很多貨物依賴航空運輸,進而貨物配送成本比較高。直郵配送時間較慢,需承擔海外倉建設成本。
2.跨境電商人才
中俄跨境電商發展面臨的困境之二是關于跨境電商人才,目前,主要是國際商務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國際貿易專業、以及外語專業的畢業生從事與跨境電商相關的工作。盡管這些專業的畢業生具有相對豐富的專業背景,比較龐大的數量,但是這些畢業生依舊不能完全滿足企業需求和社會的需要。跨境電商人才問題可以總結成以下兩個,第一,課程設置不合理,我國跨境專業還處于探索階段,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不夠合理,導致從業人員難以滿足企業需求;第二,高校師資隊伍嚴重缺乏,在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的教師中,常常出現“無理論知識”、“無實踐經驗”、“無實訓操作”等“三無問題”。
3.跨境支付問題
首先跨境支付存在交易背景審核難度大的問題。一方面,審核每一筆交易背景真實性成本較高。另一方面,互聯網本身就具有虛擬性的特點,加之涉及境外商戶,獲得商戶真實信息的難度更大,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從事跨境支付服務方面缺乏完全掌握交易信息的動力。其次,第三方支付機構國際收支申報不規范增加監管難度。根據規定,支付機構自行向銀行申報涉外收支數據,且支付機構從事跨境交易業務人員至少有5年外匯交易經驗,但在實際操作中,從事外匯業務人員經驗存在差異,而且支付機構跨境業務面對商戶及客戶群體眾多,交易類型以小額多筆居多,還原每一筆交易進行申報成本高工作量大,漏報、遲報現象難以避免,銀行從支付機構端獲得的外匯收支信息不能保證準確有效。另一方面,由于對支付機構上報的跨境交易類型編碼規定不嚴格,也受到銀行業務人員素質所限,在銀行無法通過直接審驗單據的情況下,交易編碼使用存在隨意性,影響對跨境業務監管的針對性與全面性。
三、相關建議
1.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按照共享經濟的理念,可以采用“共享海外倉”的方式。對于中國海外倉經營業主而言,在滿足自身需求外,將多余的倉儲空間開放給第三方,通過“共享倉儲”,不僅填補倉庫建造和人力運營的巨大成本,還能提高倉儲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拓展盈利空間。
哈爾濱電商綜試區突出對俄羅斯和北美特色,已吸引120家電商企業進駐,已建成14個跨境電商海外倉。其中,俄速通-莫斯科海外倉是我國首個落地俄羅斯的合法公共服務海外倉,能夠將中俄跨境電商物流時效從曾經的20~30天,提升至2~7天,并在最短時間提供門對門配送服務。此外,還可以建立快速鐵路跨境電商運輸貿易線。與普通鐵路對比,快速鐵路的運輸速度更快,進而快速鐵路的運輸費用和運送時間都要比海運、空運更有優勢,而且快速鐵路的適用產品范圍也要更廣。
2.多渠道、多角度培養跨境電商人才
跨境電子商務由于涉及不同的國家,各個國家的政策、語言、國情又有很大不同。因此需要培養更多的具有綜合能力的跨境電商人才。這就需要做以下幾方面努力。第一,加強校企合作,學校和企業聯合起來培養熟練掌握小語種的專業跨境電商人才。第二,可以在國外當地培養跨境電商人才。此外,還應該合理設置跨境專業課程體系,使得從業人員滿足企業需求,企業需要相當數量的合格的跨境電商人才,高等學校只增加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等專業的人才培養數量并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企業希望大學增設實踐性比較強的課。同時務必加強高校相關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做到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訓操作和實踐經驗。
3.完善科技監管手段,細化監管法律法規
完善科技監管手段,增強非現場監管的基礎設施,在外匯非現場監管系統中加入對于第三方跨境支付機構的單獨監管模塊進行獨立監管,或者由間接上傳數據轉變成機構直接接入等方式都會提升第三方跨境支付業務風險防范水平。
細化從業人員的從業資格規范,在從業者端盡可能規避道德風險、操作風險。另外,相關部門的規定中對從事跨境交易規定較少,針對具體業務,制定相關細則,銀行從事跨境電商類業務在電子信息的采集和審核上也可以有更明確的規定可循。
中俄跨境電商貿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及時突破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境,可以助力其快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熊若曲.中俄跨境電商發展狀況淺析[J].中國市場,2019,(22):190+192.
[2]王姝麗.“一帶一路”倡議下中俄跨境電商發展的路徑研究[J].國際公關,2019,(06):1~2.
[3]景俠,王馨桐,梁穎.“一帶一路”視域下中俄跨境電商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實現路徑[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3):85~95.
[4]宮艷華.中俄跨境電商:現狀、風險與制度安排[J].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19,(02):123~138+158.
[5]喻躍梅.對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08):162~163.
[6]欒威.“一帶一路”背景下中俄跨境電商發展研究[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9,(02):11~12.
[7]郭穩.“一帶一路”背景下中俄跨境電商發展[J].中國經貿導刊,2018,(31):46~48.
[注]基金項目:黑龍江省2018年度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18JYE663)“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俄跨境電商貿易金融風險防范機制研究
作者簡介:
1.李美丹,哈爾濱金融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互聯網金融,跨境電子商務。
2.陳晶,哈爾濱金融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跨境電子商務貿易,國際金融。
3.冷麗蓮,哈爾濱金融學院教師,教授;研究方向:國際金融學。
4.鄭連成,哈爾濱金融學院教師,教授;研究方向:經濟學,量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