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平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已經成了小學體育教師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的根本方式。眾所周知,小學體育教學屬于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培養學生創造力將有效鍛煉學生的學習思考能力。目前,已有很多的小學體育教師正在探究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方式方法,而且已經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將根據這些研究成果進行如下分析,希望能為各位小學體育教師提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創造力;培養方法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對優化學生的學習思路和方法、樹立正確的體育學習價值觀等方面意義重大。基于新課程理念要求,優化學生創造力培養方法作為促進小學體育教學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方式,需要小學體育教師繼續在現代教育領域中進行深入研究。借助培養方法,讓學生接觸更全面的學習內容,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是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根本指導方針。下面,我將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論證。
一、根據學生特點。設計體育活動
小學階段正是培養學生意志的最好階段,因為小學生的心智發育和身體發育還不成熟,對外界事物的認知還不全面,在課程和體育活動選擇的過程中,大多數的學生都是依據自身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活動應多按照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來設計。這樣才能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發揮出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激發學生的潛能。在體育活動設計的過程中,要將“死板”的體育活動轉變成“靈活”的體育游戲,因為游戲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并為體育教學課堂增加趣味性。同時,將體育活動游戲化,也能豐富教學內容,找到更多適合小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方式,以此鍛煉學生的創造力。
例如:跑步是體育課的必備項目,沒有跑步的體育課是沒有“靈魂”的。因為,跑步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熱身運動,避免學生在進行劇烈活動時受傷,如肌肉拉傷等。但小學生往往都不喜歡跑步,一方面是因為太累,另一方面則是覺得跑步沒意思。這時,教師就可以將跑步這項運動游戲化。比如,在進行跑步之前,教師可以將一個班級分成兩個隊伍,并為這兩個隊伍命名,像“和諧號”、“復興號”等這一類的名字,同時規定一個隊伍從起點往終點的方向跑,另一對則是向相反的方向跑,在跑步過程中還要保證隊伍的整齊,哪個隊伍保持得整齊就是獲勝隊(特別要注意不能進行速度的比賽,跑步屬于熱身運動,需要慢跑)。這樣,將傳統的跑步方式進行轉變,就可滿足學生的新鮮感,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為了獲勝就可以合作創造出許多保持隊伍整齊的方法,比如喊口號、打節拍等,大大提升其創造力。
二、豐富教學內容,開展多樣化體育鍛煉
體育運動雖然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但因為每種體育運動的特點不相同,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的側重點也不相同。教師要豐富教學內容,根據教學內容開展多樣化的體育鍛煉,從而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比如:長跑需要耐久力,重點是引導學生創新呼吸訓練方法;短跑需要的是爆發力,重點是引導學生創新爆發力的訓練方法;籃球需要的是團隊性運動,則重點是引導學生創新戰略戰術等。
例如:有些學生在籃球運動中不配合而經常丟球。這個時候體育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引導其制定科學的配合策略。當然,如果只是單純地讓學生制定策略那未免太為難他們,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召開“團隊會議”,通過分析比賽對手制定有針對性的合作布防和合作進攻策略,經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就能改變原來“單打獨斗”的戰術,創造出新配合和新打法。此外,還有些學生性格較為內向,不善于表達自己和與同學交流,在體育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其他同學多多配合這名同學制定相關的戰略戰術,從而在體育運動中讓學生打開心扉,培養學生開朗、團結和積極等優秀品質。
三、開展能力提示型活動
小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只有在刺激和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潛能,讓學生的創造力得到更好的培養。因小學生在此階段的發育參差不齊,能力也有高有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能力標準適當提高要求,以此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例如:在進行跳高體育活動中,教師先告訴學生跳高的技巧和應注意的事項,然后親身示范標準動作,并在學生提高過程中做好防護工作。因為每個學生的彈跳力不同,其所跳的高度也不同,所以對每個學生的要求也不能相同。首先,讓學生用最簡單的方式進行跳高,如:原地干拔,助跑跨欄等方式,并逐一記錄每個學生所跳的高度,觀察每個學生的跳高情況。然后,引入背躍式跳高,并針對每個學生設置在原有基礎上上升的高度,引導他們分析背躍式跳高的優點并進行嘗試。當然,學生可能剛開始還達不到這個高度,但隨著練習和自己的摸索,肯定會找到屬于自己的跳高方式,從而在不斷地試錯、糾錯中提升自身的創造力。
四、結語
小學體育是小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樣也是實現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因此,在小學教育中要重視體育教學的意義,要讓體育教學發揮出自身的作用,以此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在小學體育教學,教師要合理地設計體育活動,豐富教學內容并起到親身示范的作用,讓小學生在體育課上不僅能鍛煉身體素質、掌握體育知識技能,還要讓學生的創造力得到全面培養。同時,在教學活動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帶動學生的學習,促使學生創造力的培養,為我國培養全面的優秀人才。當然,上述分析只是我的個人淺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希望各位小學體育教師能基于本文的論證分析,繼續探究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學策略。文中尚存的不足也請各位讀者朋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