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道剛
摘要:以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作為地理教師的教學觀,加強情境與課堂“聯系”,豐實課堂底色;加強現學與已學“聯系”,豐實課堂厚度;加強現學與現學“聯系”,豐實課堂結構;加強本科與他科“聯系”,豐實課堂廣度。課堂因聯系而豐實,師生因聯系而融洽,師道尊嚴因聯系而久遠。
關鍵詞:地理課;聯系觀;豐實;教學相長
現有教材分章節教學,知識點雖突出但前后的聯系需要教師思考并挖掘。教師如不加強學習整合各方資源,容易造成學生學習方向不明、重點不突出、顧此失彼、南轅北轍,不能系統掌握所學知識,更難以建立知識之間的高階“聯系”,難以發揮地理學科育人價值。為此,教師要處理好以下幾種聯系,從而達到增強教學、豐實地理課堂的效果。
一、加強情境與課堂“聯系”,豐實課堂底色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將完整呈現問題和相應情境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和背景,避免將情境僅作為‘導入,要引導學生在充分理解情境的前提下展開學習。”適切的情境引人入勝、能起到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激發學習興趣,并且以疑入學,達到制造認知沖突并刺激探究欲望的效果,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2019年11月28日,我所在的學校與昆山市第一中學聯合舉辦了主題為“踐行積極教育理念、有效提升核心素養”的對外開放教學活動,我和來自貴州省銅仁十五中學的侯艷教師同課異構了《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一節內容。
在導入環節的設計中,我采用以圖片疊加順序呈現地球之星空美、地形美、氣候美、水之美、生物美、土壤美,并配以陳述性語言:同一地區這些要素相互聯系,構成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不同地區這些要素又存在差異。導入環節的設計目的:既對上一節《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起到承上的作用,又能啟下引出本節《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同時以地球差異性之“美”,從“形”的主要表現——植被(自然帶)、“異”——地帶性規律和非地帶性規律、“用”——對人類活動影響、“殤”——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續”——因地制宜五個篇章貫穿課堂,構建美的線索,創設美的情境,培養學生欣賞美、感受美,進而能創造美的價值,豐實了本課教學的“底色”,起到畫龍點睛作用。
二、加強現學與已學的“聯系”,豐實課堂厚度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意思是學到知識后按時溫習并實踐練習,是孔子重要的學術思想之一。已學知識對現學知識的學習和知識體系的構建具有促進作用,地理教師要善于構建現學和已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總結現學與已學知識的相似點,捅破現學與已學知識的“窗戶紙”,懸疑設問提供“障礙”,“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在聯系中構建知識體系,在疑問中“推波助瀾”,豐實課堂厚度。
例如,一次章末檢測試卷講評常態課上,在一道考查板塊構造題目的選項追問下,引發了學生對南半球低緯度東南信風產生影響的思考以及教師對知識的挖掘,在教師的啟發下,師生共同對已有“經驗”東南信風影響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將已學知識由點及面有機串聯,加強了現學與已學的知識聯系。此過程是我對新課標指導下中學地理教學方式、學生成長方式和教學價值追求的思考,豐實了課堂厚度,實現了教學相長。
三、加強現學與現學“聯系”。豐實課堂結構
一節優質地理課應該具有完整、科學、簡約的課堂結構,知識的前后聯系應該是緊密的,安排的順序應該是“鱗次櫛比”的,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師要善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在探究過程中串聯前后知識,而“點睛”之筆表現在教師的板書設計。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時,我以如下板書設計串聯整章內容的教學,突出教學重、難點,起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效果。
板書設計,設計的是教師的一份責任和情懷。科學的板書設計能起到直擊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構建簡約課堂和創設教學佳境等作用。同時,板書設計也是性能高效的催化劑,能極大地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和能力提升。
四、加強本科與他科“聯系”。豐實課堂廣度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具有綜合性和區域性等特點。地理學科是復雜的,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也是多元的。地理問題存在一般性和特殊性,地理學科的特點決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要求學生能深入學習,掌握解決地理問題的優良品質和關鍵能力,變學生感性認識為理性理解,提高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用與知識相關的有聯系的地理案例或其他學科知識,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師地理教學的深度。
例如,在教學地球運動部分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時,當地球處于北半球夏至日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地球上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區域?很多學生回答:北回歸線以北地區,忽略了此日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也達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為學生更好地理解、遷移、運用地理知識,提高解題能力,寫出準確“漂亮”的答案,此處教師可以引入地理問題解決的數學機制,地理問題“問什么”相當于數學函數式中的自變量x,自變量的定義域(函數自變量的取值范圍)分別用開區間x(a,b)、閉區間y[c,d]、一開一閉z(e,f)三種情形。此題結合數學機制的問題解決,提高答題的準確性,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加強地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拓寬學習知識面,利于知識遷移和運用,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而不僅僅是知識的機械傳承。
聯系是普遍存在的,聯系也是地理學科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的重要思想,地理教師要不斷學習和挖掘有聯系的知識、案例、情境等現實中的“存在”,適度地運用于地理教學中,于聯系中發現共性和差異,善于總結和歸納,將地理學習從千篇一律的感性和應試中轉向立德樹人。地理教師不僅要精通本學科的教學,更要具備跨學科的知識貯備和能力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