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冤有頭,債有主”.高考題甚至競賽題很多可以在課本上找到“源”.有的是對例題改編,有的是對習題改編,有的對例題或習題進行拓展和延伸.因此如何應用好教材中的例題和習題,是一線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同時也是難題.課堂教學應當以教材和習題為基礎,并作合理的變式,適度的拓展,充分發揮例題和習題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和一般方法.下面筆者就一道高三第一輪復習中的一道習題,與大家做探討和交流.
【評注】通過消元,化為一元函數的最值問題,而導數法是處理一元函數的一把利器.盡顯導數法的“英雄本色”.
結束語
著名的教育家G.波利亞曾說:“掌握數學就是意味著善于解題,如果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能對課本的例題和習題作深入的研究,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一法進行變式教學,立根課本,必定能取得豐碩的成果”。作為一線教師,我們應該學會通過一個好題,發現和研究其內在的聯系;并要做到與例題之間的自然過渡,通過不斷變式和提出問題,促進學生的積極思考,讓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悟。通過學習感受和體會數學的美,從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同時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提出問題和解決的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形成對知識的主動的探究意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不正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思想的體現嗎?以上是本人對此題的一些淺陋的見解,如有不妥之處,敬請原諒。
參考文獻
[1] ?魏欣 鄧春梅 ?二階線性遞推數列通項公式的解法探究[J] 中學數學研究(粵)2018(4)
[2] ?陳偉 ?等式中兩個變量取值范圍問題的解題探究[J] 中學數學研究(粵)2019(5)
作者簡介:劉勝軍,出生于1978年10月.江西師范大學數學專業畢業,一直在臨川二中工作,并一直擔任一線的高中數學教學,平時熱衷鉆研教學與教研,主攻高考和自主招生考試.本人多篇數學論文在《中學理科應試》、《高中生之友》、《中學研究數學》等雜志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