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英
摘 ?要:物理學科一直都是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存在的,學生也需要通過豐富的物理學習全面積累豐富的科學知識,掌握多元的科學探究方法,由此形成終身學習意識。為此,高中物理教師也必須要全面解放學生,讓學生以主人翁身份參與學科探究,使其能夠全面展現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且能由此積累有效的有意義學習經驗。本文將從堅持先學后教,讓學生學會自學;豐富小組合作,優化學生合作意識;完善遠程教育,培養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三個角度來分析高中物理教師應該如何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習方式;優化策略
在高考的應試壓力影響下,物理教師普遍會選擇以單向講解的方式來組織學科活動,通過大容量的課堂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物理認識,以便讓學生及時生成物理意識,使其以自信的狀態應試。然而,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表現為:即便高中生全面學習了物理知識,但是卻難以靈活應用物理知識來解題,也無法在高考中順利應試。這是因為被動接受只能讓高中生產生膚淺的物理認識,并不能很好地優化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對此,高中物理教師要堅持及時改善學生的物理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深刻內化物理知識。
一、堅持先學后教,讓學生學會自學
轉化學生學習方式的基本前提是要保證學生能夠積極思考,能動根據教師指豐富個人物理知識結構。針對這一特點,高中物理教師便可落實先學后教教學模式,讓學生及時進行課前預習、物理探究,使其主動利用已有認知來分析現實問題,由此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使其能夠以主體身份參加物理學習活動。
就如在“形變與彈力”一課教學過程中,筆者就要求本班學生在課前全面預習物理知識,使其自主分析形變、彈力概念,了解物體發生形變的基本條件,由此更新物理知識結構。值得一提的是,高中生在現實生活中已經見到過許多形變現象,能夠據此探究物理概念,從生活現象中提煉抽象規律,所以能夠自主完成預習任務,但是有可能因為行為自制力較差直接放棄預習任務。對此,筆者便以導學案強調了預習的重要性,標注了預習任務、設計了預習作業,且明確表示自己會檢查預習成效,由此端正了學生的預習態度,讓學生自覺完成了預習活動。如此,則可根據預習成效確定課堂教學起點、重難點知識,讓學生能夠以主體身份參與課堂活動。
二、豐富小組合作,優化學生合作意識
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需要與他人合作、溝通,及時內化他人智慧,由此發展個人認知,高中生也不例外,需要通過同伴合作積累豐富的合作學習經驗,由此彌補個人認知不足。對此,高中物理教師要綜合判斷高中生的物理素養水平、智能優勢與性格特點等,積極完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切實豐富學生的合作學習經驗,將學生的獨立學習行為轉變成合作探究行為,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從而進一步開發學生的物理學習潛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
為了組織有效的合作學習活動,筆者通過分層活動、學生互選活動確定了各個小組的學生成員,確保各小組內部關系是和諧的、互助的。就如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探究”一課教學中,筆者就組織本班學生以4人小組形式參加了實驗活動。首先,各小組要積極討論,分析讓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可行方案,全面復習打點計時器的使用方式,合理分工,讓每個成員都能參與實驗活動。接著,各小組便要按照實驗方案操作各個實驗設備,觀察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過程,通過實驗現象歸納具體結論,總結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客觀規律。由此,高中生便可建構物理知識,真正實現能動學習。
三、完善遠程教育,培養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
遠程教育是一個比較先進的教學理念,隨著高中學校廣泛鋪設了信息化教學設備之后,落實現代遠程教育也變得可行與合理。實際上,在未來的時代發展過程中,網絡學習也勢必會成為高中生實現個人理想的基本形式。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利用智能化的教學手段來組織現代遠程教育活動,逐步提升學生的數字化學習能力,綜合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就如在“力的合成”一課教學中,筆者就設計了一輪遠程教育活動計劃。為此,筆者設計了一個關于力的合成演示過程的微課,通過直觀操作展現了力的合成的具體過程,編輯字幕,標注了重點內容,以便及時啟發學生。接著,筆者便整理了一些與“力的合成”有關的生活實例,將其與微課一同打包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利用這些電子資源進行物理學習。在此過程中,高中生也可通過網絡平臺搜索物理材料,全面解釋物理概念,由此積累網絡學習經驗。
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全面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其實現有效學習可以快速提高教學效率,也可為學生的一生成長打下堅持的基礎。因此,高中物理教師要重新調整物理教學方法,切實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實現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春蘭.基于高中物理導學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8.
[2] ?藍慶全.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資源,2018(04):12-13.
基金項目:本文系漳州市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室課題《中學物理學科學生學習方式研究》(立項批準號ZPLTY19047)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