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摘 ?要:音樂教育是素質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實施審美教育的參考依據。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初中音樂教學也受到了普遍關注,倡導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結合實踐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
前言
對初中生來說,音樂課程是一門娛樂休閑課程,不僅能夠愉悅他們的身心,還能緩解他們的學習壓力,擴展他們的文化視野,提高個人的文化品質。但從目前初中音樂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看,普遍存在著重視度不夠、教學效率低、學生興趣不高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音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需要考慮的重點問題。
一、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創設自由探索情境
從現在的情況看,在部分初中學校的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一般都是以歌唱訓練為主,音樂教學內容十分單一、枯燥。有的教師在音樂教學時,僅僅簡單播放幾首音樂,讓學生跟唱,甚至還有的教師將音樂課來上別的課程。這種情況的存在,完全背離了音樂課堂教學的要求,師生間、學生間缺乏有效互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更不用說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了。為了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教師就要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創設只有探索情境[1]。如,在欣賞《蓓蕾之歌》這首首歌曲時,我先播放這首首歌,讓學生聽,聽完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學生很快就能夠聽出這首歌是贊美教師無私奉獻精神的歌曲,當學生對這首歌曲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后,我讓他們再次聆聽,從速度、節拍、節奏這些要素去細細品味,并復習學過的有關音樂的知識,如,介紹歌曲創作的背景等。當學生對這首歌產生興趣后,我通過語言情境的導入:同學們,通過學習這首歌,大家一定對教師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讓我們說一句“老師,您辛苦了”并用歌曲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感謝。讓學生相互間討論,說出自己所知道的贊美教師的歌曲,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
音樂課程是需要師生互動交流的一門課程,師生關系是否和諧關系著整個課堂教學的質量。若是教師在上課時表情過于嚴肅,學生也會跟著緊張起來,從而不敢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或者是與教師進行互動,課堂教學效果不佳。若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幽默風趣,態度溫和,能夠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那么學生也會放下心中的顧慮,與教師進行互動,喜歡上音樂課。所以,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我在教學《歌唱祖國》這首歌時,我先講解歌曲的創造背景和作品的意義,讓學生對這首歌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接著我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開展有針對性地教學活動,對性格比較活潑,表現欲望非常強烈的學生,我用欣賞的方式讓他們感受到音樂學習帶給他的成就感,對性格相對內向的學生,我用鼓勵的言語、關心的態度,引導他們大膽唱歌,即使唱錯了也不要緊,就當是自己對歌曲的一種創新,讓學生能夠放松心情,更自信地參與到歌唱練習中來,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2]。
三、開展合作性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一般都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教什么歌,學生就學什么歌,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不高。而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將其音樂到音樂課程教學中,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貫徹落實新課標要求,科學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在教學《中學時代》這首歌時候,我先讓學生自由分組,每組2-4個人,學生分組完成后,我播放這首歌,讓學生跟唱,并仔細聽聽,歌曲中說講的是怎樣的一個中學時代,讓學生先在小組進行討論,當學生討論完后,我對歌詞的大意進行講解,再開始讓學生進行視唱練習,分小組練習歌曲,要求盡量能夠背誦歌曲,而我則巡堂指導學生練習唱歌,并讓學生討論找出認為這首歌難唱的樂段,我根據學生的反饋反復教幾遍。當學生學會唱這首歌后,我讓全班同學齊唱以便,再播放水木年華的《中學時代》讓他們去欣賞、體會這兩首《中學時代》有何不同。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到歌曲學習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自身的教學思想和手段,認識到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多向優秀的教師學習,積累經驗。同時,要強化自身的創新意識,多了解教育新形式,加強學習,熟悉新的教學理念,并將其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高樹峰,丁云.初中音樂欣賞課型互動教學策略的分析研究[J].當代音樂教育,2017,10(12):129-135.
[2] ?張順,劉若明.關于如何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探討[J].青年與社會,2017,12(02):32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