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本報記者 范凌志 鄭璇
當地時間12日晚,印度總理莫迪宣布該國將推出總額為20萬億盧比(約合1.9萬億元人民幣)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他表示要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機遇推行“大膽改革”,讓印度成為自力更生的經濟強國,將21世紀變為“印度世紀”。對于莫迪的這一宏偉藍圖,執政黨印度人民黨(印人黨)歡呼雀躍,但反對黨和部分印度媒體卻認為,這和“印度制造”一樣,是莫迪難以實現的口號,莫迪公布它是為了“搶頭條”。
整體轉型并做強“印度制造”
據印度《金融快報》13日報道,上述經濟刺激計劃涉及金額相當于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10%。莫迪稱,該計劃將把印度從土地、勞動力等4個關鍵領域的約束中解放出來。他強調,印度經濟要自力更生,需要依靠濟、基礎設施等五大支柱。這位印度總理還呼吁民眾購買國貨。13日下午,印度財長西塔拉曼召開新聞發布會,闡述了莫迪經濟刺激計劃的內容,總計15條措施,其中對中小微企業的幫扶力度最大。西塔拉曼表示,印度的目標是實現“整體轉型”,并不是“漸進式改革”。為支持“印度制造”、鼓勵本地化生產和采購,印度政府未來在國際市場采購額度將設置20億盧比的上限。
莫迪希望印度利用疫情帶來的機遇全面調整經濟。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莫迪近期一直在與官員磋商,希望制定印度爭取制造業新投資的戰略,爭取對象是那些尋求全球供應鏈多元化、減少對中國依賴的企業。新德里方面已經接洽了美國、日本和其他地區的潛在投資者,將印度說成是中國的替代國。
轉危為機還是“白天看星星”?
莫迪的講話受到印人黨的熱烈贊揚。據巴基斯坦《政治家報》報道,印人黨主席納達欣喜若狂,稱贊莫迪在抗疫“前線”領導國家,“21世紀將由印度來定義,總理今天的講話為實現這一目標奠定了基礎”。北阿坎德邦首席部長拉瓦特稱,救助計劃是總理做出的“大膽”和“及時”的決定。印度新德里電視臺(NDTV)稱,印度工商聯合會等組織對救助計劃大加贊賞,稱這將使印度經濟實現自力更生并使深受疫情打擊的經濟回到正軌。“印度電視”網站13日發文稱,世界需要印度來支撐全球經濟,“如果我們繼續相信自己,相信我們總理的領導能力,莫迪的印度自力更生夢想一定會實現”。
不過多個印度反對黨并不看好莫迪的救助方案,有人諷刺莫迪宣布這一計劃是讓民眾在“白天看星星”。據NDTV報道,印度最大反對黨國大黨領導人之一、印度前財長奇丹巴拉姆周三嘲笑莫迪的經濟刺激計劃只是一個“標題和空白頁”,并表示國大黨將調查那些“貧窮、饑餓和絕望的農民工”在徒步幾百公里回家后,能從政府的救助計劃中得到什么,“我們還將調查底層人口到底獲得了多少錢”。國大黨發言人拉吉問:“(救助方案中的)錢從哪里來呢?”《印度快報》稱,雖然莫迪公布的計劃金額為20萬億盧比,但此前已公布的約10萬億盧比救助計劃也包括在其中,因此莫迪周二公布的方案余額只有10.26萬億盧比。NDTV評論稱,莫迪是出色的演說家,他表示印度將把疫情危機轉化為機遇,但對于如何做到這一點并沒有具體說明。“自力更生的印度”似乎成了莫迪的新口號,讓人想起了他第一個任期的招牌計劃“印度制造”,不過這一計劃從未真正付諸實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重新調整經濟是一場細節之戰,但莫迪對細節缺乏耐心。
印度的優勢劣勢
截至本報記者14日凌晨發稿時,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7.7萬例。英國廣播公司稱,印度的確診病例將在一周內超過中國。《金融時報》稱,印度因疫情采取的封鎖措施導致該國經濟幾乎完全停擺,造成約1.4億人失業,其中包括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工。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印度的工業產值3月同比萎縮近17%。分析師預計,4月和5月這一數字會更大。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南亞問題專家錢峰1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莫迪宣布的經濟救助方案能不能達到效果,現在還很難說。他表示,印度發展經濟的優勢包括人口結構非常年輕,而且現在印度年輕人物質主義觀念變得更強;莫迪政府想在經濟上進行改革,因此政府在引進外資方面提供了很大助力;印度近年來經濟發展進步很明顯,基礎不錯;此外,整個國際大環境對印度有利,在當今中美大國博弈的背景下,印度處于一個“左右逢源”的地位,它也寄希望于承接從中國轉移出的產業。
不過錢峰表示,印度的文化和政治體制導致該國將經濟計劃落到實處的能力較弱。首先,印度的聯邦制和政黨斗爭可能導致中央政府的政策難以在地方得到落實。其次,印度的官僚主義一直被外界詬病,效率低下。再次,宗教對印度的影響很大,印度民眾長期以來對物質利益的重視遠不如對精神層面的重視,在物質層面上很容易滿足。
這一觀點和一些印媒的看法類似。“印度電視”網站的文章就表示,莫迪如果希望將危機轉化為機遇、吸引國際投資者,那印度就要終結官僚主義、修改勞動法、進行勞動力改革、提供高質量的基礎設施,還要使企業免受“稅收恐怖主義”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