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劉媛 本報特約記者 金惠真

本以為疫情得到暫時控制的韓國卻在近日再次迎來嚴峻形勢,而導致這種狀況的罪魁禍首便是怎么也“關不掉”的韓國夜店。本月6日至13日,由“夜店聚集”引發的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達到119人,包括被去過夜店的補習班老師傳染的7名初高中生。令人擔憂的是,其中兩名學生近期還參加過教會禮拜,密切接觸人數多達千人,這更加劇了第二輪社區擴散的風險。對此,韓國輿論憤怒不已,紛紛譴責政府為何不及早關閉夜店,也有聲音認為“夜店文化”已經成為引發韓國社會問題的罪惡之源。
補習班老師被起訴
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3日統計,截至當日零時,韓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6例,累計確診10962例。新增病例中,22例是本土病例,且大部分集中在首爾、仁川、京畿道等韓國首都圈。
韓聯社13日稱,自本月6日首例“夜店聚集”確診患者出現后,截至13日上午10時,“夜店聚集”關聯確診病例已增至119例。其中,一名家住仁川的補習班老師傳染7名學生、2名老師以及1名家長的“1傳10”事件格外引人擔憂。報道稱,該補習班老師A某是一名24歲大學生,他在本月2日晚至3日凌晨間前往首爾梨泰院的夜店、酒吧等娛樂場所,9日被確診。問題是,起初他向防疫部門謊稱自己是“無業人員”,但仁川市很快通過手機基站、衛星定位等方式查出A某提供的信息虛假。再三追問下,他才如實坦言曾在一家補習班講課,并且還去一名學生家進行輔導。
隨后,仁川市對涉事補習班學生、老師、家長等15人采取隔離措施,并進行病毒檢測。截至13日,被A某二次傳染的確診病例已達到10例。13日,仁川市政府召開緊急記者會表示,A某虛報行程、隱瞞身份,涉嫌違反“傳染病預防管理相關法”,將移交警方接受刑事調查,并對其進行索賠(用于被傳染患者康復治療)。
同性戀夜店顧客成追查重點
《首爾經濟》13日報道稱,韓國總理丁世均在當天舉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會議上表示,政府將在本周內,通過調取信用卡消費記錄、手機基站信息、夜店監控記錄查出全部“梨泰院夜店訪客名單”。他還承諾:“病毒檢測時,防疫部門不會過問任何隱私。即使檢測結果呈陽性,也僅公布行程路線,不透露個人信息。請在黃金周期間去過梨泰院的人員,盡快接受病毒檢測。”
據悉,韓國6日出現的首例“夜店聚集”確診人員曾去過的夜店,被《國民日報》7日曝光是同性戀夜店。消息傳出后,韓國網絡上各種謾罵、侮辱、譏諷同性戀群體的言論不斷,韓國網民甚至將新天地教會和同性戀群體捆綁為“禍害韓國的兩大群體”。韓國反對同性戀民間組織11日更是發表聲明,敦促政府“應該像應對新天地一樣,開展公開透明的追蹤調查,防止疫情再次擴散”。這種背景下,曾去過梨泰院夜店的同性戀群體紛紛“玩失蹤”,讓政府的防疫工作面臨巨大困難,而這部分群體預計為3112人。對此,丁世均多次向韓國社會敦促“請停止抨擊同性戀群體,這至少無益于政府的防疫工作”。
年輕人為何冒死也要去夜店
在疫情如此嚴重的情況下,為何遲遲不徹底關閉夜店?年輕人為什么要冒著感染病毒的風險非要去夜店?疫情加劇后,韓國民眾對夜店文化的譴責之聲不斷。
事實上,韓國的夜店文化源于一群熱愛音樂的年輕人。上世紀90年代弘益大學附近住著很多懷揣音樂夢想的年輕人,他們常聚在一起玩音樂,很多人都從事酒吧駐唱、夜總會DJ,弘益大學附近逐漸成為韓國最大的夜店一條街。然而,時至今日,曾承載著年輕人音樂夢的夜店早已變了味道,從剛開始時單純玩音樂,變質為年輕人獵艷或一夜情為主要目的的場所,由此衍生出很多社會問題,比如賣淫、吸毒窩點等。對于一些韓國年輕人而言,泡夜店已經成為他們社交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即便疫情當前,他們也冒死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