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艾鑫
“謊言重復的次數足夠多也就變成了事實。”美國華人精英組織“百人會”原副會長、國際戰略聯盟公司創始人顧屏山(GeorgeKoo),以此描述美國在疫情危機中的對華宣傳模式。他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美中關系的最大絆腳石是美國需要樹敵來證明其龐大軍工復合體的合理性。
環球時報:那些政客重復有關中國的謊言的動機是什么?
顧屏山:妖魔化中國一直是美國兩黨政客的流行手法,他們制造的噱頭得到主流媒體的忠實報道。越是粗暴的指控越能得到關注,媒體的反應反過來強化了這種離譜行為。這成為一個可以自我加固的閉環,也是政客獲取政治好處的廉價方式。以往,不到40%的美國公眾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現在隨著“把一切都歸咎于中國”的炒作,皮尤中心調查發現接近70%的美國人有反華情緒。
由于國務卿蓬佩奧,美國總統特朗普得出結論,“甩鍋”中國是將公眾注意力從美國政府應對疫情的無能轉移開的最佳方式。他們成功說服其核心支持者,讓他們認為中國是罪魁禍首。如今,許多溫和派及中立的觀察人士在批評政府對疫情應對不當時,也認為有必要把部分責任歸于中國。就連民主黨批評特朗普時,也沒有動機為中國辯護。
要說服美國人民相信中國不是敵人,需要一位高度正直并具有政治勇氣的領導人,但我還沒有在美國政治版圖上看到這樣的人。
環球時報:阻礙中美合作的最大障礙是什么?
顧屏山:最大絆腳石是美國需要樹敵來證明其龐大軍工復合體的合理性。華盛頓的結論是,中國將取代蘇聯成為美國的“敵人”。除此之外,美國竭力把國內嚴重的疫情責任“甩鍋”中國。結果則是兩國之間幾乎不存在信任。
環球時報:您對后疫情時代的中美關系有何預測?
顧屏山:我相信這次疫情對各國經濟的損害將遠超以往任何一次金融危機,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可能除外。在缺乏領導力的情況下,疫情對美國經濟的打擊將大于華爾街和K街(美國智庫、游說集團和倡導團體的中心——編者注)的普遍預期。如果華盛頓恢復理智,重點應是經濟復蘇,用于對抗的開支應減少。如果特朗普再次當選,而他的身邊還是一群拉斯普京(著名“妖僧”、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寵臣,許多人認為是他葬送了沙俄帝國和羅曼諾夫王朝——編者注)這樣的人,繼續對著他吹對抗中國的耳邊風,那么“瘋狂”將會持續。
環球時報:華裔在美國的生活受到哪些影響?這樣的影響是暫時的嗎?
顧屏山:疫情暴發以來,特朗普和蓬佩奧使用“中國病毒”,針對中國、華裔及亞裔的多層次指責,已使華人成為種族侮辱和人身攻擊的對象。施暴者往往是受教育程度低、消息掌握不全面的人。這些由仇恨引起的事件在增多,不是小數目,比過去多了幾倍。歷史上,每次亞裔作為一個群體遭受種族主義攻擊,他們都會更堅定,政治上更積極。
這種情況在疫情結束后還會發生。亞裔是增長最快的群體,受教育程度高于平均水平,在政治上也越來越活躍。他們已經明白,被稱為“模范少數族裔”除意味著種族主義者會在需要替罪羊時找上門外,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