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我們常說人老腿先老,而腿老,又往往是從膝關節老化開始的。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承重關節,人站起來和走路的時候,膝關節的負重大約是正常體重的1~2倍,承受的重量越多,關節軟骨磨損也越大,肌腱也容易受傷,膝關節退化就比較快,且這種退化是不可逆的。我們只有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保養,才能減緩其退化速度,提高生活的質量。具體的保養方法如下:
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膝關節滑液的流動,促進軟骨吸收營養,減慢退化速度。但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尤其是像上下樓梯、爬山、跑跳多的運動。
人到中年以后,膝關節的肌肉、肌腱、韌帶開始發生退行性改變,力量的下降導致膝關節穩定性變差,而穩定性差是膝關節出現磨損的根本原因。所以,平時應該加強臀部和腿部的力量,以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減少對膝關節的刺激。練習項目推薦負重半蹲、坐姿伸膝等,如果年紀偏大,關節不適,可選擇靜蹲、臀橋(仰臥屈膝,雙腳間距略大于肩寬,雙臂向兩側分開,臀部向上發力,以肩和上背為一個支點,雙腳為另一個支點,將臀部向上頂起,中下背和大腿也順帶著向上抬起,直到整個軀干從肩部到膝蓋基本處在一條直線上,并與小腿大致垂直,保持1~2秒后,臀部用力,緩慢而有控制地還原)這些靜態練習方式,以練到肌肉酸脹為度。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的肌肉柔韌性也會下降,導致關節活動度降低,影響關節活動,也更容易導致人體受傷,所以要進行靜力性拉伸練習,每個動作30秒1組,拉伸3~4組。高質量的肌肉應該是既有力量又有彈性,練習了力量,柔韌性也要跟上。而且拉伸大腿后側和小腿肌肉有助于減輕膝關節壓力。
膝關節不穩定,一直磨損,就會產生骨刺來幫助穩定,這是人體的一個自我保護機制。所以,除了通過力量練習來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還需要單獨進行膝關節穩定性練習,比如,利用平衡球、閉眼單腳站立等方式,在不穩定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身體保持穩定。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鈣會不斷流失,導致骨質疏松,尤其是女性,因為女性要經歷生育、更年期、停經,這些過程中體內激素都會發生變化,導致鈣流失,骨密度下降。所以,要科學補鈣,補鈣后也要多曬曬太陽,以促進鈣的吸收。
受涼會導致膝關節的血液循環變差,引起疼痛等不適。上了年紀的人,特別是有老寒腿的,要注意保暖,可以經常使用鹽袋熱敷。
理療可以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如果關節有不適,可以經常去做做理療。目前醫院開展的理療項目很多,包括磁療、超短波、微波、電腦中頻、沖擊波、針灸等。關節炎的損傷存在于關節腔內,這些理療項目可以滲透到關節腔里面,能處理病灶,并具有鎮痛和消除炎癥的作用。
研究發現,體重每超重1斤,膝蓋就會額外增加3斤的壓力。這也就是說,假如你超重10斤,你的膝蓋就得承受比正常人多30斤的壓力。因此,維持健康的體重對于保護膝關節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