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法醫學 損傷 法律 標準
作者簡介:羅韜,福建中衛司法鑒定中心。
中圖分類號:D9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3.290
在鑒定過程中,公平正義是核心價值,在人體損傷案件賠償中,傷殘程度鑒定是司法案件的重要一環,傷者能不能獲得賠償,賠償多少,鑒定報告是重要的甚至有時是唯一的參考依據,所以,作為法官的專家輔助人,運用法醫學、醫學等相關專業知識對傷者進行檢查、分析、鑒別,參照相關標準得出準確的鑒定意見,使傷者權益得到保障,公平得以維護是每一個鑒定工作人員的終極目標,本文就《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以下簡稱《分級》等標準中的部分條款進行探討,提出見解及建議。
(一)鑒定資質及程序方面
在法醫臨床鑒定過程中,鑒定人對鑒定結果的準確性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因部分鑒定人對鑒定標準的理解有偏差,沒有真正解讀出標準所表達的深層含義,以及缺乏責任感,沒有嚴謹的工作意識,疏忽大意,對醫院病例的資料審查不夠全面,導致鑒定意見錯誤的發生;其次,對鑒定程序把關不到位,如將顱腦損傷導致肢體癱瘓合并精神障礙案件的護理依賴程度由誰來評估等問題。不論你鑒定技術多么精湛,資質是什么職稱,如果鑒定程序違法、不合理,鑒定結果就是錯誤的結果,就會被全權否定,所以明確什么樣的鑒定屬于法醫臨床鑒定范疇在鑒定實際操作中尤為重要。
(二)損傷基礎方面
就《分級》標準來說,其外傷是定殘前提,功能障礙是定殘依據。首先,損傷的部位和損傷的嚴重程度,以顱腦損傷為例,比如聽力障礙和視力障礙的損傷基礎確定,視覺中樞位于枕葉,接受外側膝狀體發出的視輻射,視神經在視交叉處來自鼻側半視網膜節細胞的軸突交叉到對側,故一側視中樞損傷可導致雙眼視功能障礙;聽覺中樞位于顳橫回,接受內側膝狀體發出的傳導兩耳聽覺信息的聽輻射,一側聽覺中樞損傷,可引起雙耳聽力障礙。由此可見,不論是視覺中樞還是聽覺中樞中那一個傳導通路損傷,均有可能導致雙側視覺或者聽覺功能障礙,但同時要考慮損傷的嚴重程度,顱內出血有沒有累及到通路,明確后遺功能障礙是損傷導致還是疾病導致。再如廣義的肩關節是一個復合關節,是由多個關節共同組成的復雜結構,對于肩關節活動功能來說, 其胸鎖關節旋轉運動功能對其影響很大,假如胸鎖關節強直,那么肩關節的上舉活動很難超過90度,而在實際鑒定中,很多鑒定人認為鎖骨與喙突以螺釘固定視為夠得上鑒定傷殘的損傷基礎,而胸鎖關節的損傷卻不予理會,輕重倒置,舍本逐末,以至錯鑒的發生。其次,明確損傷基礎后,再來考慮后遺功能情況,同樣的基礎損傷,因治療情況、傷病關系、個體差異以及后期的康復情況,查體時鑒定人的專業水平以及傷者的配合程度等因素,其所導致的傷殘程度是不一樣的,要有“同傷不一定同殘”的理念。
(三)在鑒定時限方面
傷殘程度鑒定時限一般應在各種因素直接所致的損傷或確因損傷所致的并發癥治療終結后進行評定,即臨床醫學一般原則所認為的臨床效果穩定時進行評定。身體各部位的損傷的鑒定時限在《分級》中以及相關規范中基本都有明確的規定,就不再贅述。本文著重探討傷殘程度鑒定和“三期”評定的關聯性及影響,很多以原發損傷作為鑒定依據的案件,包括肢體、臟器缺失,內臟切除、修補,顱骨和頜骨缺損,肋骨缺損,牙齒脫落等損傷,此類損傷一般出院后其損傷或者損傷引發的并發癥經過治療,癥狀和體征基本穩定,即屬臨床治療穩定,但是未達到臨床治愈,即未到治療終結時間,在鑒定實務中,此類以原發性損傷為依據定殘一般是出院后可予以評定,出院后視為臨床醫學一般原則所承認的癥狀和體征穩定,予以評定“三期”,這樣一來,依據《人身損害誤工期、護理期、營養期評定規范》,其誤工期評定的時間有時會大于定殘前一日,而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誤工時間最高只能計算至定殘日前一日。由此而知,上述對誤工期評定的處理方式和法律相悖,根據法律效力優于標準的原則,上述誤工期評定的時間大于定殘前一日的時間就變成了一種錯誤的鑒定。
(一)進一步規范法醫臨床鑒定程序
將法醫臨床學鑒定和法醫精神病學鑒定嚴格區分開,不利于顱腦損傷導致肢體癱瘓合并精神障礙中護理依賴的客觀評定,其實用性不強,不能將傷者的實際護理依賴反映出來。從廣義上講,法醫精神病學屬于法醫臨床學,因此,筆者建議,作為一名法醫臨床鑒定人應該了解和掌握法醫精神病學的相關知識,法醫精神病鑒定機構對傷者進行精神障礙或者智能減退的鑒定,法醫臨床司法鑒定人再以此鑒定報告作為依據,綜合考慮傷殘等級及護理依賴程度。
(二)加強臨床醫學的學習
法醫臨床學是指運用臨床醫學和法醫學知識及其他自然科學技術研究并解決法律上有關活體醫學問題的一門學科。臨床醫學是基礎,因此,鑒定人應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這樣才能確保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有效認清事實,避免錯誤鑒定意見的出現。
(三)法律優先原則
在鑒定實務中,我們會經常看到“三期”評定的時間大于定殘日前一天,其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應屬錯鑒。從法理上講,誤工時間計算至評殘前一日的理論依據是殘疾賠償金在一定意義上而言就是對誤工損失的賠償,如果誤工時間高于定殘前一日,那么在賠償殘疾賠償金的同時還計賠高出部分的誤工費,就屬于對同一損失的重復賠償,這對于侵權人來說是不公平的。當然,在實際案件處理過程中,傷者想盡快獲得賠償,侵權人也想盡快解決問題等情況,在各方當事人一致要求在治療終結前進行傷殘等級鑒定的,筆者建議在鑒定意見不涉及刑事責任的情況下,告知各方當事人治療未終結時,此時得出的殘情和實際殘情可能不相符的情況,以及訴訟到法院時可能不被采納,各方當事人已表明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鑒定人可酌情決定。
針對法醫臨床鑒定過程中常見爭議性問題,給出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提高鑒定意見的準確性,有效規避鑒定結論的偏差。鑒于此,筆者提出自己的建議,供同行和法律界人士參考、批評。
參考文獻:
[1]劉技輝主編.法醫臨床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2]鄧甲明等主編.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S].法律出版社,2016.
[3]吳在德等主編.外科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4]徐達傳主編.系統解剖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胡耿丹等主編.運動生物力學[M].同濟大學出版社,2013.
[6]王躍進. 基層法醫臨床鑒定疑難問題解析[C].中國法醫學會法醫臨床專業委員會.法醫臨床學專業理論與實踐——中國法醫學會·全國第二十屆法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法醫學會法醫臨床專業委員會:中國法醫學會,2017:374-375.
[7]李國. 法醫臨床鑒定中存在問題的探討[C]. 中國法醫學會法醫臨床專業委員會.法醫臨床學專業理論與實踐——中國法醫學會·全國第二十屆法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法醫學會法醫臨床專業委員會:中國法醫學會,2017:679-680.
[8]何華. 法醫臨床司法鑒定中醫療費用鑒定常見問題及對策[C]. 中國法醫學會法醫臨床學專業委員會.法醫臨床學專業理論與實踐——中國法醫學會·全國第十九屆法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法醫學會法醫臨床學專業委員會:中國法醫學會,2016:455-456.
[9]徐斌. 法醫臨床鑒定中存在問題的探討[C]. 中國法醫學會法醫臨床學專業委員會.法醫臨床學專業理論與實踐——中國法醫學會·全國第十九屆法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法醫學會法醫臨床學專業委員會:中國法醫學會,2016:639-640.
[10]石聿樹. 基層法醫臨床司法鑒定常見問題及對策[C]. 中國法醫學會法醫臨床專業委員會.法醫臨床學專業理論與實踐——中國法醫學會·全國第十八屆法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法醫學會法醫臨床專業委員會:中國法醫學會,2015:398-399.
[11]郗增新. 法醫臨床學鑒定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C]. 中國法醫學會法醫臨床專業委員會.法醫臨床學專業理論與實踐——中國法醫學會·全國第十八屆法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法醫學會法醫臨床專業委員會:中國法醫學會,2015:7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