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管子》 吏治 全面從嚴治黨
作者簡介:彭仁松,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中圖分類號:B22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3.351
管仲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其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霸主,被稱為“春秋第一相”。《管子》一書雖經考證非管仲所著,但其蘊含的治國理政思想卻與管仲的政治精神想通,被歷代后世所重視,成為傳世經典流傳至今。《管子》一書中集納的豐富治國理政思想特別是關于吏治、官德等方面的智慧,不但對古代中國政治改革產生過積極重要影響,對我國當前加強全面從嚴治黨也有一定的歷史借鑒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在歷史的長河中,那些帝國的崩潰、王朝的覆滅、執政黨的下臺,無不與其當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踐德有關,無不與其當權者作風不正、腐敗盛行、喪失人心有關。”《管子·牧民》提出“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國之四維”強調的就是加強官員隊伍的自身建設,特別是“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的觀點,可以說是提出了加強作風建設的總要求。“禮不逾節”就是不能超越法度規范,破壞規矩;“義不自進”就是不能妄自求進,不遵循舉薦之路;“廉不蔽惡”就是不會刻意掩飾過錯,貪圖虛名;“恥不從枉”就是不會同流合污,能夠潔身自好。上述觀點,從道德修養層面對官員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與當今從嚴治黨的各項要求可謂不謀而合。
《管子》認為治國首先要治吏,《法禁》篇提出了十八個“圣王之禁”,無論是嚴禁破壞國家法紀,封賞全由個人的“亂國之道,易國之常,賜賞恣于己者”,還是獨攬大權肆意搜刮百姓的“擅國權以深索于民者”,抑或俸祿很少而財產巨額的“其祿甚寡而資財甚多者”,都是對官員行為的各種約束,均是整飭官場惡習的有效措施。
(一)《管子》對結黨營私大力批判
《管子·立政》將危害國家政權穩定的九種因由列為“九敗”,其中的“私議自貴之說勝,則上令不行。群徒比周之說勝,則賢不肖不分”深刻闡述了官員各自為政、私立異說、拉幫結派、結黨鉆營等惡習的危害,指出了思想領域的斗爭問題,這與我們黨在全面嚴治黨中強調政治紀律,列出“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在黨內搞團團伙伙、結黨營私、拉幫結派”等負面清單的設想相互契合。
(二)《管子》注重政令暢通
《管子》建立了一套嚴密的責任追究制度,把政策落實與否作為官員考核問責的標準。《管子·重令》指出“國之重器,莫重于令”“虧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死,留令者死,不從令者死”。把令行禁止、政策執行上升到了刑罰的高度,并且都是死罪的嚴刑。同時,管子將官員考核制度固定化,明確具體的頻次和時間要求,“三月一復,六月一計,十二月一著” “論爵賞校官,終五日”(《管子·立政》),考核不合格,有相應的懲罰措施,或是罷其官職或是調整崗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多次強調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政令暢通。明確要求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決不允許在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管子》關于政令貫徹方面的制度設計,與當下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極為接近。
(三)《管子》嚴厲杜絕奢侈行為
在《禁藏》篇中,從君主修養、執法賞罰、因時為政、富民務本等方面,告誡君臣上下要克勤克儉,節欲從儉,不可奢靡浪費。要求人們“立身于中,養有節” (《管子·禁藏》),警告人們“適身行義,儉約恭敬,其唯無福,禍亦不來矣;驕傲侈泰,離度絕理,其唯無禍,福亦不至矣” (《管子·禁藏》),進一步指出“多營于物,而苦其力、勞其心,故困而不贍,大者以失其國,小者以危其身”(《管子·禁藏》),認為過分追求物質享受,不僅勞費心力,還會將國家弄得困頓不堪,嚴重的可致亡國,較輕的也會危害自身。管子將厲行節約、反對奢靡提升到了家國興衰與天下存亡的高度,這與我們黨提倡尚儉戒奢、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和反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有共通之處。
(四)《管子》重視官德建設
《管子》中蘊含了豐富的官德思想。指出“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子·牧民》),強調為官要忠于民心,以民為本;“卿相不得剪其私,群臣不得辟其所親愛” (《管子·任法》),強調為官不能徇私舞弊,任人唯親;“故先慎于己而后彼,官亦慎內而后外”(《管子·禁藏》),強調為官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臣各能其分,則國寧矣”(《管子·宙合》),強調為官要恪盡職守,各司其職。歷史的實踐經驗反復證明,政德正則民風淳,政德敗則民風降。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過程中,只有加強道德建設,才能筑牢不想腐的堤壩,最終做到標本兼治。標本兼治需要道德防線的堅守,《管子》中關于官德思想的論述對新時代加強黨的道德領導力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管子》用人觀突出政治標準
《管子·乘馬》指出“非信士不得立于朝”,就是說不是真正名副其實的士人,不許在朝中做官。“信”就是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能嘴上說一套,行動上是另一套,不能是“兩面派”和“兩面人”。在官員的選拔任用上,《管子》講究以德為先,提出“三本”“四固”的觀點,“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一曰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國柄;二曰見賢不能讓,不可與尊位;三曰罰避親貴,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務地利,而輕賦斂,不可與都邑。此四務者,安危之本也”(《管子·立政》)。不管是“三本”還是“四固”,都是把“德”放在第一位,突出以德為先。可以說《管子》確立的以德為先的用人政治標準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堅持把政治標準作為第一標準”的全面從嚴治黨重要論述有很大的耦合性。
(二)《管子》反對人才選拔的不正之風
《管子》猛烈抨擊用人不當、賣官鬻爵等枉法行為,正所謂“金玉貨財之說勝,則爵服下流。請謁任舉之說勝,則繩墨不正”(《管子·立政》)。大家都去追求金玉財貨,官員就有可能賣官鬻爵,私自賞賜職位給不符合要求的人,導致奸佞當道。如果憑借請托拜謁、私人保舉就可以求得官位,那用人標準就不可能正確,也就談不上遴選合格的人才。《管子》認為鏟除官員拉幫結派的頑疾毒瘤是振興王朝的關鍵所在,針對選人用人,提出了“廢私立公,能舉人乎”(《管子·正》)的用人路線,倡導“言室滿室,言堂滿堂”(《管子·牧民》)的開誠布公、公平公開氛圍,反對暗箱操作,搞團團伙伙。在當下加強全面從嚴治黨的背景下,黨的紀律特別對選人用人提出明確要求,劃出組織紀律紅線,也是為了杜絕各類枉法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用人之風。
《管子·權修》有言“商賈在朝,則貨財上流”,認為商人在朝中掌權,財貨賄賂就流往上層,成為官員貪腐和朝政敗壞的根源。但若據此認為管子輕視商人則未免膚淺。管仲早年曾經商,經歷豐富,最后拜相,他對社會各階層均十分重視,認為“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管子·小匡》) ,并且還將四民分業定居作為重要的治理舉措,對“士農工商”各階層的社會作用、社會功能和社會地位進行妥善安排。由此可見,管子并非不重視經商或排斥商人,只是認識到經商之道與國家管理之道有所不同,不能混為一談,商道和政道也不可雜糅,要有明晰的分界線,四民各司其職,各守其業,國家才能正常運轉。管子將士的功能和商的功能進行明確的區分和切割,與我們當前倡導的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如出一轍。新型政商關系中的“清”,就是要界限清晰,互相保持清白純潔,不搞權錢交易,就是公是公,私是私,把為企業服務和個人關系分清楚,不搞親親密密、卿卿我我,不要兄弟相稱、江湖氣十足。新型政商關系,就是在合理的監督機制下“相敬如賓”,彼此保持適當的距離,既促進經濟發展,又保護干部。
《管子》重視吏治與法治的結合,指出“不法法,則事毋常;法不法,則令不行”“規矩者,方圜之正也”(《管子·法法》),深刻闡述只有依靠法治才能確保政令暢通,才能實現善治。在法令的執行層面,指出“不淫意于法之外,不為惠于法之內”“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詐偽”(《管子·明法》)。《管子》用法治保障吏治的思想,對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建設有積極啟示意義。黨中央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和預防腐敗的制度安排,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鏟除不良作風和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規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修訂出臺巡視工作條例、問責條例、黨內監督條例、廉潔自律準則、黨紀處分條例等黨內法規,指導制定《監察法》《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暫行規定》,以上舉措均是從制度層面上不斷扎緊織密反腐倡廉法規制度籠子,推動法規制度體系不斷健全完善,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梁啟超先生在《管子傳·敘論》中說“其以偉大之政治家而兼為偉大之政治學者,求諸吾國,得兩人焉:于后則有王荊公,于前則有管子。”對管子給予高度評價。雖說管子思想主要為君主服務,但其從嚴治吏、從嚴管理的思想還是值得后人借鑒。古往今來,只有保持優良作風的執政者才能實現長治久安。黨中央提出“全面從嚴治黨”的方針,就是要我們深刻認識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繩”,反腐倡廉永遠在路上,全面從嚴治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應本著對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發揮其政治智慧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中的建設性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山,軒新麗.管子譯注(第一版)[M].中華書局,2019.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第一版)[M].外文出版社,2017.
[3]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M].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06-20.
[4]汪鋒華.從《管子》的吏治思想看全面從嚴治黨[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18(5).
[5]吳樹利.《管子》的官德思想及其當代價值[C].第十三屆管子學術研討會——管學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文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