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好友因劈柴時有柴屑濺入左眼導致左眼看不見了,后來進行了玻璃體切除。手術后恢復了視力,可十多天后又看不見了,請問這是怎么回事?他還能二次手術嗎?還有恢復視力的希望嗎?
重慶 蔣先生
蔣先生:
玻璃體是填充于人眼球內的透明膠狀液體,起著支撐眼球、屈光介質的作用。通常情況下,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玻璃體積血、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黃斑裂孔、黃斑前膜、復雜眼外傷、眼內異物、嚴重眼內感染等情況需要切除玻璃體。
玻璃體被切除后無法復原,通常情況下術中會暫時人為在玻璃體腔內填充氣體或平衡鹽水或硅油等物質替代玻璃體。術后視力恢復時間也取決于手術結束時玻璃體腔充填的東西。如果充填的是平衡鹽水,那么術后第二天即可獲得不錯的視力,術后一個月左右就能獲得比較穩定、滿意的視力。如果充填的是硅油,受術后眼部的炎癥情況、眼底病變的嚴重程度及是否有其他問題的影響,術后第二天也會具有一定的視力。如果情況都比較理想,那么術后一個月左右視力能矯正到一定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硅油是不會被吸收和替換的,也不能長時間填充在眼內,必須通過手術取出,并置換成生理鹽水,以后逐漸替換成體液,取油手術一般在術后半年進行。如果充填的是氣體,那么視力跟氣體的吸收密切相關:如果是單純的空氣,術后一周左右也會具有一定的視力;如果是膨脹氣體,就要等眼內的氣體絕大部分都吸收,瞳孔區完全被水所覆蓋,這時才能逐漸有一定的視力,時間大概在術后半個月左右。而且氣體的濃度、患者的年齡以及患者的基礎疾病都會影響氣體的吸收情況。一般來說,多數人的眼內氣體都得在一個月左右才能逐漸吸收,有的人要到兩個月才能吸收完全。
總之,視力恢復過程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區別,大部分恢復情況比較好的患者一般在術后3個月即可達到一個比較穩定的視力。不過對于沒有同時做白內障手術的患者,可能又會因為白內障的逐漸出現,而再一次逐漸出現視力下降的情況。那就牽涉到白內障的手術及術后視力恢復的問題。需注意的是,玻璃體被替換掉以后雖無太大影響,但是可能增加以后眼部手術的風險。
玻璃體切除后的風險有出血、發炎、角膜水腫、并發性白內障、屈光改變等,這些都不嚴重。少見的有醫源性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高眼壓等,對視力有一定影響。特別罕見的有爆發性脈絡膜出血、眼內炎等,可能對視力有永久性損傷。需要注意的是,眼內填充空氣者,術后2周會暫時性看不清(因為被氣體蒙蔽了眼睛),待氣體吸收后會恢復。眼內填充硅油者,雖然不會像氣體那樣暫時性看不清,但是會多800~1000度遠視,取油后會恢復。針對您朋友目前出現的視力問題,建議先行復查,明確是填充物引起的,還是術后不良反應引起的,及時采取解決措施。
此外,玻璃體切除術后應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定期復診。平時應多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干體力活,避免長時間用眼,注意眼部衛生。眼內填充空氣或者硅油者,術后需每天進行3~5個小時的頭低位(臉朝下,與地面保持平行),通常情況下保持2周左右。具體怎么趴、趴多久、間歇多久由患者的主治醫生詳細告知;填充生理鹽水的無需頭低位。眼內填充氣體或硅油者禁止臉朝天躺,可以側躺或俯臥,注氣患者直到2~4周氣體吸收為止,注油患者直到硅油取出為止。有的患者眼內填充的不是空氣,而是膨脹氣體( 如C3F8),術后2周內禁止乘坐飛機,填充其他材料者無此禁忌。患者術后的飲食無特殊禁忌,也無需長期遮光或佩戴墨鏡。患者術后可以洗澡、洗頭,但注意不要讓水流入術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