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潔
春季,細雨綿綿,寒風夾濕,天氣變化容易導致各種疾病多發。中醫講究治未病,強身健體,未病先防很重要,人們可以用艾灸、香囊和足浴來防病。
用艾灸避穢除濕在中國由來已久。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艾灸對常見的十多種細菌和真菌有顯著的消殺和抑制作用。
室內熏艾,建議每間房用一根普通艾條(直徑1.8厘米即可)關門關窗后點燃熏蒸30分鐘以上,這樣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殺菌滅菌效果。如果不方便關閉門窗,也可以將艾條點燃放置在上風處,可以祛濕除穢,開竅醒神。
春季寒濕較重,肝氣上升,易倦怠、心煩氣躁,可以佩戴中藥香囊緩解這些情況。
抗流感香囊:可選用白豆蔻、香薷、艾葉、佩蘭、藿香等中藥,有助行氣化濕、醒脾和中,起到預防流感的作用。
鼻炎通竅香囊:可選用蒼術、薄荷、木香、白芷、細辛等中藥,有助疏散風熱、清利頭目、通鼻竅。但細辛的用量要控制在1~2克。
安神助眠香囊:可選用丁香、五味子、酸棗仁等中藥,有助收斂固攝、養心安神、補脾寧心,緩解因心氣不足引起的失眠煩躁、驚悸等問題。
足三陽經止于腿足部,足三陰經起于腿足部,腿足部是陰陽交會的地方。不僅如此,足底還布滿了相應的反應區。通過沐足可以刺激相應的經絡和臟腑,促使陽氣生發,推動氣血運行,溫暖周身,強身健體,預防感冒。春季沐足還能生發陽氣,促進生長。
配方:艾葉、干姜各3 0克,肉桂20克。
方法:藥物加水5升,煮開40分鐘。取3升藥汁,加冷水調至水溫合適足浴,并不斷加藥汁,泡腳時間以30分鐘以上為宜。
功效:溫中散寒、發汗解表,特別適用于外感風寒、感冒初起,適合咳嗽、鼻塞、頭身困重初起之時。
(摘自《現代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