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減肥還是養生,總能看到“清淡飲食”的說法。請問,清淡飲食是白水煮嗎?怎樣才算清淡飲食呢?
四川 龔女士
龔女士:
清淡飲食不等于白水煮。相反的,快炒、清燉、清蒸等烹調方式都可以做出清淡飲食。真正的清淡飲食是指在食物多樣化的基礎上合理搭配營養,將動物性食物、食用油和鹽限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過多地使用辛辣調味品等。因此,清淡飲食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少油
油炸、油煎食物口感好,香味足,但吃太多容易造成能量過剩,久而久之慢性疾病就悄悄找上門來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人每天烹調油的攝入量要控制在25~30克。
2.少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健康成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不同年齡人群的推薦量也各有不同:1歲以內,不建議額外添加食鹽,含鹽食品也不宜多吃;2~3歲,每天不超過2克;4~6歲,每天不超過3克;7~10歲,每天不超過4克;11~64歲,每天不超過6克;65歲及以上,每天不超過5克。1啤酒瓶蓋裝滿,大約是6克鹽;1礦泉水瓶蓋裝滿,大約是10克鹽。因此,如果家中沒有控鹽勺,可以此為準:1啤酒瓶蓋或半礦泉水瓶蓋的鹽,就是一個成人一天的用量。
除了食鹽,還要嚴格把控生活中的隱形鹽。如調味品,包括味精、番茄醬、蠔油、醬油、甜面醬、乳腐、咸菜;甜品,包括蛋糕、餅干、奶茶、罐頭;熟食,包括香腸、熏肉、雞腿、午餐肉、臘肉;零食,包括薯片、烏梅、蠶豆、五香豆、瓜子等。此外,在購買商品時還要注意看營養標簽中鈉的含量,1克鹽等于400毫克鈉。
3.少糖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和兒童每天添加糖(如白砂糖、綿白糖、冰糖、紅糖等蔗糖)的攝入量應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過25克。食用大量添加糖會刺激胰島素水平急速上升,從而加快脂肪合成。此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盡量少喝含糖飲料,少吃甜味食品,因為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陷入甜蜜的陷阱。
4.少辣
過辣容易刺激消化系統,讓人遭受上火、口腔潰瘍、便秘等問題,影響身體的代謝。辛辣還會刺激食欲,使我們吃得更多,再加上油膩辛辣的食物會在胃腸停留更長的時間,不僅增加胃腸負擔,還促進脂肪堆積。
5.多樣化
清淡飲食,很多人以為就是要頓頓吃清粥,雖然這確實做到了“少油、少鹽、少糖、少辣”,但卻忘記了“膳食平衡、營養合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明確指出,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每人每天應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建議日常飲食葷素搭配,食物多樣化。
總之,科學的清淡飲食方式有助于保持健康,適用于絕大多數人,尤其是有高血脂、肥胖、胃腸疾病、心腦血管問題以及手術后的患者更應清淡飲食。
生活中用骨頭之類的煲湯時會先焯水,此時會有一些血沫是不能留的。但是打豆漿或果汁之類的時候也會有泡沫,有的人說也應該撇去,有的人說不用。請問,這些食物產生的泡沫到底要不要留呢?
廣東 孟女士
孟女士:
食物出現泡沫是因為含有一些皂甙類(也叫皂苷、皂角苷)物質。皂甙有點像肥皂,能夠在水里起泡、起沫。糧食、豆類種子中往往會有一些皂甙,如大豆里的大豆皂甙就非常有名;燕麥和蕎麥也含有少量的皂甙,是其中保健成分的來源之一。很多果蔬中也有皂甙,比如萵筍和生菜莖表皮的白色汁液里也有皂甙,所以用水洗生菜的時候會看到不少泡沫,但這并不表明使用過農藥。
打豆漿時產生的泡沫主要是其中的大豆皂甙產生的。它本身沒有什么問題,但它的存在會使得豆漿在沒有被加熱到沸騰時就滿鍋泡沫,造成沸騰的假象。此時的豆漿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劑等反營養物質,會影響蛋白質的吸收。此時如果加幾滴食用油,就可以消除泡沫;或者小火加熱等泡沫消失,把豆漿加熱到真正沸騰后再食用。真正沸騰后留下的泡沫其實是可以吃的,但是如果覺得口感不好,可以撇掉。
生活中在煮粥或煮面時也會有不少泡沫。這是因為大米和面粉中都含有蛋白質,煮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溶到水中起到表面活性劑的作用。此外,大米和面中的淀粉也會有一些溶到水中,增加水的黏度。高黏度的湯有助于泡沫的穩定存在,也就是說湯的黏度越高,泡沫可能越多。這樣的面湯和米湯喝起來濃濃的,特別香,而且這些泡沫對健康沒有害處所以可以保留。
泡茶時產生泡沫的物質叫做“茶皂素”,是皂甙的一種。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它可能具有抗菌作用,并能抑制脂肪的吸收,但茶中的茶皂素距離產生抗菌等作用所需要的量差得很遠。總之,喝茶時不用把這層泡沫去掉。咖啡中能產生泡沫的成分很多,細微的咖啡顆粒能產生泡沫、卡布奇諾中用的牛奶也會產生泡沫,這兩種泡沫都可以盡情享用。蔬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如果是混合蔬果汁,也會產生豐富的泡沫,它們也都是果蔬汁中的營養成分,并不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