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根據國家藥典委員會規定的藥品通用名稱命名原則,藥品大多是用其主要成分的化學名字命名,而大部分化學名字都是外文音譯過來的,所以讀起來比較拗口難懂。這種情況,極易導致普通人出現買錯、用錯藥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威脅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另外,有些藥物的名稱很相似,例如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只差一個“左”字,但是在使用上卻有著區別。
我們的雙手左右相同,大拇指至小指的次序相同,但順序不同,左手是由左向右,右手則是由右向左。這種左右不同的性質就是“手性”。藥物的分子結構就有許多手性現象,因此在對藥物結構測定后,按照其旋轉方向的差異命名為左旋或右旋。手性藥物的性質有時差不多,有時差別極大。而在化學合成中,左右兩種分子出現的比例是相等的,所以制藥企業每生產一種藥物,就會把另一半分離出來,這樣就有了前面提到的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
最先出現在市場上的是同時含有左旋體和右旋體的“氧氟沙星”,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人員發現左旋氧氟沙星的體外抗菌活性是右旋氧氟沙星的 8~128倍,是氧氟沙星的2倍,不良反應發生率也比氧氟沙星低得多,便用化學合成的方法僅保留鹽酸左氧氟沙星,從而提高療效,減少毒副作用,但價格也因此要高一些。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都能夠對DNA的合成和復制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進而導致細菌無法在人體內存活,達到殺菌的目的。但氧氟沙星對需氧革蘭陰性菌抗菌活性高,對少數陽性菌具有抗菌活性,對銅綠假單胞菌也有抗菌活性;左氧氟沙星對大多數臨床分離菌的活性則是氧氟沙星的2倍,其對呼吸道常見病原菌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支原體具有良好的活性,對銅綠假單胞菌抗菌活性較前者強。所以兩者的適應癥有少許差別。
氧氟沙星的適應癥:主要用于治療各種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如革蘭氏陽性菌、革蘭陰性菌、非典型病原菌導致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皮膚感染、軟組織感染、膽囊感染、膽管感染、中耳感染、鼻竇感染、淚囊感染、腸道感染等。
左氧氟沙星的適應癥:可以治療多種疾病,例如泌尿生殖系統感染(單純性泌尿感染、復雜性泌尿感染、細菌性前列腺炎等)、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肺部感染)、胃腸道感染、傷寒、骨關節組織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敗血癥等。
但要注意,兩者對厭氧菌活性都差。所以,腹腔、膽道感染及盆腔感染治療時,需與甲硝唑等抗厭氧菌藥物合用。
氧氟沙星有片劑、注射液、輸液以及滴耳劑多種劑型,患者最好根據醫囑來選擇和使用。處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不能使用氧氟沙星,避免胎兒或嬰兒出現不良反應。氧氟沙星的不良反應表現為腎功能障礙、肝酶水平升高、血液細胞減少、跟腱炎或跟腱斷裂、胃部或者腸功能障礙、皮膚過敏、頭暈、失眠等。
左氧氟沙星的用法用量需要根據病情的不同由醫生制定用藥方案。對于不同部位的感染,用藥的療程也不同。如果患者為細菌性支氣管炎或者肺部感染時,1~2周為一個療程;如果為急性單純性下尿路感染,10~14天為一個療程;如果是細菌性前列腺炎,則需要28天,甚至更久的療程。
在臨床上還有很多和氧氟沙星以及左氧氟沙星類似,藥品名稱僅差一個字但是用法不同的藥物,需要大家特別注意。例如,枸櫞酸鉍鉀和枸櫞酸鉀,前者是保護胃黏膜的藥物,后者則是用來調節電解質、補充鉀鹽,預防低鉀血癥的;又如阿糖胞苷和阿糖腺苷,前者用于治療腫瘤,后者則是用來治療皰疹病毒所致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