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咳嗽,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長期咳嗽會影響小兒的休息和睡眠,增加體力消耗,不利于生長發育。那么,孩子咳嗽不止時,家長能做些什么呢?
兒童咳嗽最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氣道或肺部感染(包括普通感冒);第二,氣道內卡有異物;第三,哮喘,這是一種可造成呼吸困難的肺部疾病;第四,其他肺部問題,譬如某些兒童出生即帶有的疾病;第五,習慣性咳嗽,這種咳嗽通常會在兒童睡覺時自行消退。
治療的方法主要取決于孩子咳嗽的原因。對于感染引起的咳嗽,只有明確感染是由細菌所致,才可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對于病毒引起的感染,如普通感冒,一定不能隨便使用抗生素治療;對于僅表現為咳嗽的咳嗽變異性哮喘的治療,需要采用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和吸入性激素等藥物治療;如果咳嗽是由于異物吸入氣道所致,則可能需要醫生實施支氣管鏡檢查以尋找和清除異物。
小兒咳嗽,可在對因用藥的基礎上,采取多種手段,達到更理想的緩解效果,具體措施包括——
改變體位:如果小兒夜間睡覺時出現持續咳嗽,家長抬高其頭部,就能緩解癥狀。因為小兒處于平躺狀態時,鼻腔內產生的分泌物會流入咽喉下方,引起喉嚨瘙癢,導致咳嗽加重,而抬高小兒的頭部,能夠減少鼻腔內分泌物向下流的情況。還可以經常變換小兒的睡姿,盡量采取左右側臥的姿勢,以利于小兒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
熱鹽敷背:將約150克鹽置于鐵鍋中翻炒,炒至微黃,用布包好,隔衣給小兒敷背,直至鹽的溫度變冷。鹽可清火。熱鹽可祛痰,既可治熱咳,又可治寒咳。
藥浴法:用麻黃、桂枝等藥物適量,水煎,每天用藥湯給小兒泡腳或泡澡,有散寒解表、疏通經絡、通鼻竅的作用。
穴位按摩:家長可以給孩子擦搓肺腧穴(第三胸椎和肩胛骨之間)和膻中穴(前胸兩個乳頭連線中點的位置)。具體操作時,可在這兩個穴位上灑一點痱子粉、爽身粉作為推拿的介質,或者稍微抹點雞蛋清,然后將手掌的外側緣(小魚際)放在穴位上,左右或者上下快速摩擦,直至皮膚發熱。
食療:這里主要推薦兩款,分別針對風寒型與風熱型兩種咳嗽。
蘿卜蜂蜜飲——白蘿卜5片,生姜3片,大棗3枚,蜂蜜 30克。將蘿卜、生姜、大棗加水適量煮沸約30分鐘,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每日1~2次。本飲可起到驅寒宣肺、祛風止咳的作用,多用于治療風寒咳嗽。
荸薺百合羹——荸薺(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l個,冰糖適量。將荸薺洗凈去皮搗爛,雪梨洗凈連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凈,三者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適量冰糖煮至熟爛湯稠。溫熱食用。此方有滋陰潤燥、化痰止咳的作用,適用于治療風熱咳嗽(發熱痰黃)。
由于小兒身體機能還未發育成熟,極易受到感染而引起炎癥,最終出現咳嗽等癥狀,所以家長應該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具體包括——
1.不要忽略雙足保暖:足部離心臟較遠,供血相對要少,而小兒皮下脂肪少,保暖功能相對要差,再加上小兒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十分健全,因此足部御寒能力較差,容易受寒著涼。
2.加強體育鍛煉:室外體育運動可以促進肺功能的發育,增加肺活量,增強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因此,應該鼓勵孩子多去戶外環境中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對體溫的調節功能,提高他們的御寒能力。
3.少去公共場所: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家長應盡量避免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如電影院、戲院、大商場、室內體育館等。另外,家中若有成員患感冒等傳染病,也應盡量將嬰幼兒與其隔離。患者要戴上口罩,并勤洗雙手,以防通過接觸等方式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