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7歲,之前腿特別疼痛去醫院檢查顯示股骨頭壞死,醫生建議雙髖置換。可是由于時間的原因我并沒有進行雙髖置換,所以右腿行走疼痛至今。近兩年來兩腿明顯長短不一,而且右腿肌肉明顯萎縮,行走瘸痛,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所以想問一下股骨頭壞死必須要雙髖置換嗎?換了髖關節就能治好股骨頭壞死?就不痛了嗎?
湖北 廖先生
廖先生:
股骨頭壞死是一個病理演變過程,以髖(kuān)部疼痛、活動受限、行走能力下降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其治療目的是減輕疼痛和維持髖關節功能,治療方法也不只有髖關節置換,需根據不同分期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臨床上,醫生一般根據X片的評估對股骨頭壞死進行分期:
Ⅰ期股骨頭壞死僅有骨掃描或MRI異常,X片上是看不出來的,患者無疼痛感;Ⅱ期股骨頭壞死可以通過X片看到,此時患者髖關節會出現疼痛等;Ⅲ期股骨頭壞死可從X片上看出股骨頭出現斷裂,或者本來是圓形的股骨頭現在不圓了,這時患者稍一活動就會覺得疼,而且休息后不能明顯緩解;Ⅳ期股骨頭壞死可從X片上看出股骨頭明顯不圓了,而且與股骨頭配套的髖臼也變得不光整,同時還出現了重度的骨關節炎等。
絕大多數Ⅰ、Ⅱ期股骨頭壞死患者是不用換關節的,可以進行保守治療,包括減輕負重、高壓氧治療、脈沖電刺激治療、高頻沖擊波治療、藥物治療等。Ⅲ期患者也可以進行保髖手術,如髓芯減壓、帶血管蒂骨瓣移植術(帶旋髂淺動脈髂骨瓣、帶旋股外動脈橫支大粗隆骨瓣)、粗隆間或股骨基底旋轉截骨等。總之,只有當股骨頭壞死導致出現骨關節炎,一活動就疼,影響到日常生活時,才需要做髖關節置換。
股骨頭壞死換關節的時機,是根據X片上的表現以及患者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的。如果拖著不手術,就會讓關節周圍的肌肉發生萎縮,接著腰椎、膝蓋也出現疼痛。而做完髖關節置換,原來的股骨頭已經被替換掉,自然是治好了股骨頭壞死。手術后也基本不會再疼了,只是疼痛的消失需要一個過程,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有些患者在手術3~4周以后,就能脫拐正常走路,而且不會感到疼痛;有些患者可能需要3個月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有患者擔心髖關節置換后是否會復發,所謂換了關節后出現復發,就是指出現了嚴重的關節磨損等問題,此時是否需要再手術呢?其實,一個好的人工關節是非常耐磨的,如果用了30年都沒有問題,就不需要再手術。但如果關節使用過程中,發生假體斷裂、聚乙烯材料的磨損等,這時可能面臨再手術的問題。為了防止“復發”,建議患者要定期復查復診,每1~2年找自己的主刀醫生看看片子,檢查關節的情況,不要等到人工關節出現嚴重問題時才想到就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