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
(河北省邯鄲市第七中學,河北 邯鄲 056000)
學校擁有電腦室4個,多媒體多功能室12個,并且每個課室都配有多媒體教學平臺,每個教師辦公室都配高標準電腦。為了確保每臺電腦都能正常上網瀏覽、下載資源,學校開通了20兆寬帶,這些硬件的投入使用,為實現教學資源共享、推進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學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數量的急劇增加,有關教育教學的各種信息量也在不斷增長。學校已充分地認識到,信息化建設己經成為了學校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升綜合競爭實力的重要手段。正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我校信息技術科組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的應用研究。
在推進信息技術應用方面,我校主要體現在“學生成績處理、教學資源建設、教師績效管理、公開課網上申報”等方面,通過設計開發各種軟件系統,使我們可以減少在教學管理方面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學管理的效率。
近年來,我校在推進信息技術應用中始終堅持信息技術優先服務教學為宗旨,采取“整體規劃,逐步實施”的原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地推動我校的教研教改,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具體如下:
1.建立有效制度,促使教研常態化
按照我校“信息技術優先服務教學的宗旨”,每學年度,學校都要制訂電教工作計劃。通過制定一系的制度,如:《計算機教室管理制度》、《教室多媒體設備管理制度》、《教師辦公室電腦使用注意事項》、《教師信息化應用工作常規要求及考評辦法》等,逐步建立了符合本校的特點的網絡教研的規章制度及科學的評價體系,為規范化管理提供了保證。
2.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為了讓教師盡快掌握信息技術的方法,并有效運用于日常教學中,我校采用“在學習中應用,在應用中學習”循環訓練的方式,逐步使教師達到四會:即會上網瀏覽、下載資源、搜集信息;會使用電子備課;會在網上交流、教研;會使用多媒體和制作課件。因措施得力,效果極為明顯,教師人人都能上網瀏覽、搜集自己所需的資源并制作課件,都會用WODR軟件編寫學案。
我校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中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過程,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應用中,主要從激發課堂教學興趣,突破教學重難點兩方面實現突破。
1.運用信息技術,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中,隨著多媒體的運用讓課堂呈現了豐富多彩的形式,文字與圖片、音頻、視頻的應用帶給課堂新的活力,通過給學生展示圖片,讓學生先從感官上去體會感受,同時配以音樂,圖聲并用不但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給了學生視覺與聽覺的美感享受,而且更容易的突破了難點教學。
2.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打破傳統課堂模式,呈現活力課堂
我校在進行公開研討課時,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資源的視頻優勢創設教學情景,營造了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不僅帶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也為講解新課做好鋪墊。學生在觀看有趣的動畫劇情,刺激了其思維敏感之帶,輕松的突破了陳舊教學中教師單一的陳述道理的教學模式,而是讓學生學會給故事創設情境,化難為簡。
為了能更直觀展示信息技術在教學教育管理上的作用,結合我校在推進信息技術應用工作中的實際情況,初步設想展示應由以下兩方面組成:
通過電腦操作,真實展示我校在推進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應用。進入各演示系統的主界面如下所示:
以上是我校在推進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一些做法,今后我們將繼續把握機遇,進一步優化教學資源,深化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深度,促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