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盛

摘? ?要:現代醫學水平不斷提升,在幫助醫院醫療系統進行工作、挽救人類生命的同時,也給醫療設備的維修、維護管理工作帶來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互聯網+”視域對我國醫院醫療設備維修管理存在的問題、改善的方法等進行了分析,認為我國醫院醫療設備管理工作應從人才隊伍建設、促進日常維修保養、提高設備重視程度3個方面入手進行增強,基于Web技術提出了一種“互聯網+”視域下的醫院醫療設備維修管理新模式。文章的論述過程和所得結論可以滿足一般醫院在引入醫療設備之后對該設備的全壽命周期監控、分析和有效管理。
關鍵詞:“互聯網+”;醫院;醫療設備;維修管理
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逐漸提升,我國平均醫療水平、醫院規模以及醫院醫療設備的數量和質量均在迅速發展。對醫院醫療設備進行科學、合理的維護和管理,是保證該醫院設備以及設備醫療科室進行正常工作的關鍵[1]。同時,對醫院醫療設備的維護和管理,還能夠顯著延長醫院醫療設備的使用壽命,較大程度地降低醫院的日常支出、提升醫院的經濟效益,從而從設備支持和經濟支持兩個角度促進醫院的發展和進步。
1? ? 醫院醫療設備在維修上的主要問題
1.1? 醫院設備維修人員的技術能力比較薄弱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醫院目前都存在著重醫輕工的問題,醫院在人力資源配置中存在著問題缺乏引進專業技術型人才的意識。部分城市醫院問題較輕,而城鄉醫院里這種現象比較嚴重[1]。大部分設備維修人員學歷比較低,一般為大專或者中專,因此在專業素養和技術水平上參差不齊,也導致在專業知識和基礎理論上的掌握比較薄弱。一般的維修人員都是在老技術人員一對一的帶領下,手把手地學習,是在實踐中培養起來的維修能力。由于相對落后和不夠重視,鄉鎮醫院里的設備維修人員很少能夠有機會出去進修,周圍醫院都是如此,也導致維修技術較為單一、落后,因此在出現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時,往往需要聘請外部技術人員或者返廠維修,會大大地增加設備的維修時間,進而影響醫院的正常工作和患者的就診時間。
1.2? 對醫院設備的日常維修和保養意識不足
中小型醫院的維修人員大多沒有經歷過系統培訓,做事一般是憑借經驗和感覺,因此在日常維修中往往會因為系統性不足導致一些存在隱患的醫療設備未能及時返修。假如醫院同時去維修多個設備而相關技術人員系統維修意識缺乏,未能及時作出追蹤記錄,一旦時間比較久了或者和設備制造商溝通不及時、不到位,也可能會面臨設備丟失的風險,給醫院造成經濟損失[2]。除此之外,技術操作人員的專業手段和設備的定期保養也會影響醫療設備使用的精確性和壽命,醫院目前的管理層和醫務人員還沒有完全認識到這一點,在設備維修和管理上不夠明確,比較注重使用醫療設備而忽略了日常維護設備,還沒意識到醫療設備的定期調試和日常維護清潔的重要性。
2? ? “互聯網+”給設備維修帶來的優勢
2.1? 通過“互聯網+”加強專業人員隊伍建設
醫院擁有種類和數量繁多的醫療設備。任何一個小細節出現問題都需要及時得到解決,如果完全依賴外聘高技術人員或者設備廠家上門維修和返廠維修會大大降低設備的及時性和效率,從而影響到設備的使用率,返廠維修也會導致設備成本的增加。“互聯網+”視域下醫院醫療設備的維修管理,技術人員使用遠程面對面的形式,對設備的故障進行溝通交流可以有效優化設備故障的維修流程和減少外聘技術人員,減少一系列外聘流程,大大節約了維修經費也提高了維修效率。而且技術人員在遠程面對面的溝通交流中,可以不斷學習進步提高受援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同時支援技術人員在互聯網遠程調控能力上也會得到提高,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對雙方技術人員都能起到一個良好促進作用。
2.2? 通過“互聯網+”加強設備日常的維護與保養
醫院方面應該根據廠家提供的相關數據資料定期對設備進行維護和保養,并且應該制定一系列有序的維護和保養計劃,在使用醫療設備時如果不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操作會增大設備損壞的風險,進而影響到設備的使用率和壽命。“互聯網+”視域下醫院醫療設備的管理,可以幫助中小型醫院的工作人員養成系統維護意識,同時高水平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互聯網平臺進行實時監控、巡檢等,對于醫院醫療設備的日常維護可以起到監督或者提醒的作用。在幫助受援單位技術人員的同時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技術,不斷思考、進步以及優化各項技術。
3? ? 基于Web的“互聯網+”現代醫療設備管理系統開發
3.1? 系統架構
系統包括設備管理、維修管理、在線報修、PM管理、計量管理、效益分析6大主要模塊。系統采用B/S模式,分為3個層次,即客戶層、Web服務器層以及數據服務器業務層。客戶層負責與Web服務器之間的數據交互以及數據的顯示。Web服務器層處理用戶的業務需求以及跟數據服務器層交互。數據服務器層主要負責數據的存取[3]。
3.2? 系統模塊設計
3.2.1? 設備管理
設備管理實施3級目錄管理。一級目錄:全院所有擁有醫療設備的科室,后面添加科室擁有醫療設備的數量數字,可以清楚、明了地看到。二級目錄:科室目前在使用的設備。三級目錄:設備的詳細信息設備的編碼就拿國家管理部門發布的代碼為范本,然后完成相關工作。
3.2.2? 維修管理
維修管理可以記錄醫療設備的從報修到維修的過程,可以積累大量的維修數據,從而可以有效地利用記錄的數據進行分析技術。可以從大量的模糊和不完全的數據中提取出一些人們之前不了解的有用信息知識。
維修數據的標準化是可以更好地分析大量維修數據的前提,本系統將所有的故障原因分為10個大類:常規損耗、使用不當、系統故障、附屬配套設施故障、保養不及時、機械故障、常規維護保養、管線路故障、PC故障、外部環境影響。自系統投入使用以來的所有維修數據分類統計如表1所示。
可見,機械故障、管線老化故障、系統故障、正常損耗占了81%的比例,設備的預防性維修工作重點應該放在這4個方面,為今后的維修工作提供了決策支持。
3.2.3? 在線報修
在線報修體現了和諧可持續發展,實現了無紙化辦公流程,而且隨時報修,可以實現維修的全程記錄還保證了維修時間的可靠性。
3.2.4? PM管理
PM管理是將所要做PM的設備進行PM計劃的記錄,其中包括:下次PM的時間、PM的內容、完成耗時等。而且可以在系統的首頁設置實時提醒,方便技術人員及時完成工作。
3.2.5? 計量管理
計量管理需要上傳所有計量設備的報告,可以隨時進行查看,而且在系統首頁設置實時提醒可以給技術人員一些時間提前做好準備。
4? ? 結語
“互聯網+”視域下醫院醫療設備的維修管理結合了衛生部新頒布的三甲標準細則中對醫院醫療設備的管理要求,提出了一套基于“互聯網+”視域下的現代醫療設備管理的平臺。從新三甲標準要求的各個醫療設備管理的細節出發,不僅完善了醫療設備的信息化管理還為醫療設備的管理提供了決策支持,而且還可以完善“互聯網+”視域下人事管理制度,可以打破一些陳舊的固有枷鎖,去行政化建立優質的考核機制。
[參考文獻]
[1]孔軼,謝超,劉利娜,等.“互聯網+”框架下醫聯體間設備維修管理探究[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15):159.
[2]于強,廖曉斌,林建彬.基于Web的現代醫療設備管理系統的研制[J]中國醫療器械雜志,2017(1):70-72.
[3]梁志華,任婷婷.研究醫療設備計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與創新,2016(7):62,66.
Study on a new model of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in “Internet+” view
Xu Sheng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00, China)
Abstract:The improvement of modern medical level not only helps the hospital medical system to work and save human life, but also brings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Based on the “Internet+” horiz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thods of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in our hospital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hree aspects: talent team building, daily maintenance and equipment attention.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ode of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under the “Internet+” horizon. The process and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can meet the needs of life cycle monitoring, analysis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in general hospitals.
Key words:“Internet+”; hospital; medical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